摘要:/本文旨在初步探讨基于“多规合一”规划理念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综合规划策略与方法。文章首先简述了当前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市政网规划的概念与背景,最后结合乌海市城市市政网建设规划实践提出市政管网综合规划的一般性策略。笔者认为应编制各专项规划之上的“综合性城市市政管网规划”,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我国城市市政管网综合规划研究与实践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多规合一 城市市政基础设施 综合规划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城市市政基础设施也在逐步走向完善,市政管线作为我国城市建设的基本环节,也越来越多地得到业内外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乌海市城市市政网建设规划的编制实践,并以经验为指导,以案例为基础,探讨城市市政管网综合规划的实现策略。
1 当前问题分析
1.1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问题
各规划存在表达方式不统一、实施时间不统一、建设时序不统一、实施主体不统一等问题,亟需综合的顶层规划来统一协调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总体规划:对市政工程建设指导性不强,尤其对近期建设项目不具指导性,存在“总规指导性不强”的问题。
市政专项规划:过于条块化,缺乏各专业间的统筹与协调;没有从城市整体发展角度分析与研究,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城市问题。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存在“专项不协调”的问题。
建设规划:侧重规划目标、建设任务及建设投资的确定,缺乏在空间上的落实,建设规划存在“不落地”问题。
1. 2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城市建设理念:“重地上、轻地下”,“重面子、轻里子”。
城市基础设施“碎片化”建设问题尤为突出。由于历史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地下管线基本上是由各建设单位各自为政、条块分割、多头敷设、导致各种管线重叠交错、杂乱无章,管线安全问题日益增多。
1.3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管理问题
部门林立与职能交叉并存。现有的市政管理领域,不仅管理机构体系庞杂,而且存在较为严重的职能交叉情况,在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管理体制不顺造成的问题。
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与市政基础设施工作的复杂性之间存在矛盾。
综上所述,我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在规划、建设、管理三个层面均存在问题,亟需从规划编制体制、管理体制、建设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
2 乌海市城市市政网规划实践
3.1相关规划评估与协调
规划编制时对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各专项规划编制情况进行评估与协调。
①城市总体规划中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评估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国家提出海绵城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城市发展建设新理念,这些新理念的提出,给乌海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总体规划中提出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理念已不适应当前城市建设发展的需求。
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到2015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72.3万人, 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87万。按照《2015年乌海市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2015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为55.55万人。现状城市人口规模与总体规划中确定的人口规模相差较大,对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影响较大。
②专项规划编制情况评估
海勃湾旧城区编制了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海南区、乌达区、滨河新区尚未编制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规划对现有的专项规划进行“并线”分析,存在各专项规划不协调的问题。
市政工程专项规划表达方式不统一、实施时间不统一、建设时序不统一等问题,亟需综合的顶层规划来统一协调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过于条块化,缺乏各专业间的统筹与协调;没有从城市整体发展角度分析与研究,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城市问题。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存在“专项不协调”的问题。综合管廊建设规划与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衔接不够,规划确定到2020年建设任务过于超前,实施难度较大。
3.2建设规模预测
①人口规模预测
《2015年乌海市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2015年11月1日,全市常住人口为55.55万人。《乌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人口规模:2015年人口规模72.3万人,2020年人口规模87万人,2030年人口规模107万人。第六次人口普查汇总数据显示: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为532902 人,同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十年间共增加97977人。
本规划采取年龄递推法,对乌海市人口规模进行重新预测与评估。预测结果为到2020年,乌海市实际人口规模大约为67万人,与总体规划确定人口相差巨大。
②设施存在问题
污水管道尤其是车站路污水截流干管经常爆管。污水管存在大管接小管的现象,导致排水不畅,污水处理厂必须满负荷运行。
老旧管网改造问题较大,存在20年以上的管网较多,尤其是燃气管网,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③规划建设目标
建成现代化城市市政网体系,安全高效“大动脉”、全面畅通“微循环”。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的城市道路网络体系。完善城市水系统,提高设施服务水平,促进城市水系统健康运行。
④建设规划内容
总体建设规划:到2020年,全市市政网建设项目共588个,总投资约51.64亿元。道路网投资123787.3万元、占比为23.97%,供水网投资90830.56万元、占比为17.59%,污水网投资29342.13万元、占比为5.68%,雨水网投资4531.24万元、占比为0.88%,燃气网投资14634.8万元、占比为2.83%,供热网投资61153.8万元、占比为11.84%,管廊网投资192100万元、占比为37.20%。
分网建设规划:道路网总投资123787.3万元,其中新建道路投资62438.3万元,改造道路投资32795万元,停车场建设投资28554万元。供水网总投资90830.56万元,其中新建供水管道78585.78万元,改建供水管道12244.78万元。雨水网总投资4531.24万元。污水网总投资29342.13万元,其中新建管道7375.76万元,改建管道12721.09万元,新建再生水9245.28万元 。燃气网总体投资14634.8万元,其中新建投资1962.8万元,改造4272万元,新建场站投资8400万。
3 结语
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的多规合一不仅是规划设计人员的梦想,更是城市系统化建设的必然趋势。通过综合性管网规划的编制不仅可以解决规划衔接的问题,还有利于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可实时性。但是,对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的改革不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一项体制改革,必须具备一定经验才能全面推开。可以先选择一些地区进行试点,总结经验教训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