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体系探索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03期   作者:薛蓉
[导读] 安全防护工作以及风险评估工作是当前电力企业发展的核心,经过多年的发展电力企业针对安全防护工作与风险评估工作已经积累了众多经验。
        摘要:安全防护工作以及风险评估工作是当前电力企业发展的核心,经过多年的发展电力企业针对安全防护工作与风险评估工作已经积累了众多经验。在不断的发展中通信信息网络成为电力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电网发展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现阶段发展中的电力信息通信系统在一定措施与手段的帮助下实现正常运行,从而保证了我国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电力信息随着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其中智能化技术的出现让我国电力信息通信朝向智能化发展,因此本文针对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体系进行研究。
关键词:电力调度;管理;信息技术
        引言:电力企业本身发展主要目标是为用户提供更具优势的服务,同时不断增强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形势下,推动智能化技术的产生,促使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在原有的基础上结合智能化技术进行发展,这也是构建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体系的基本前提。对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体系的建立是因为其在运行下可实现电力企业定位的转变,并对信息通信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完善。继而在发展中电力企业要将电力信息通信作为运维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以此来实现电力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增长。

一、电力信息通信运维发展现状与趋势
1.1 发展现状
        智能电网的出现是科学技术进步与电力行业共同努力下的结果,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对智能电网的发展报以期望。信息通信本身作为智能电网建设的平台与手段,始终贯穿于电网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6大环节,是智能电网中各环节顺利开展的基础[1]。现阶段电力企业在发展中为推动智能电网信息通信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将电力信息通信发展转被动为主动、转单一业务模式为创新整合模式,逐步占据电力企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与最新发展趋势相结合,实现电力信息通信网络的充分建设与创新,推动电网运行与企业运营全面、高效的开展。与此同时,还要结合专业的维护组织架构形式,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其进行结构上的优化调整。
1.2 发展趋势
        电力资源管理层面来看,其缺乏统一性与系统性的通信信息网络运行环境,导致电力信息资源与信息渠道的局限性未得到缓解。信息与通信之间缺少良好的交融,导致需在发展中不断总结信息与通信体系的运维经验,以此来增强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的可靠性与稳定性。除此之外,在发展中电力企业通信方式选择上存在缺陷,导致各通信方式之间不能共同存在,客观来讲这些因素对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体系的建立带去阻碍,并且影响到资源的使用效率。系统在不断的发展中缺少足够的监测能力,通信网络与电力监测系统存在明显的孤立性,继而只需在局部分支中就可进行数据的收集,从而作为参考。但是预判识别故障点以及故障类型、故障原由上还存在一定难度,这些一点也说明了电力信息通信在电网中还未完全融合。

二、推进新技术与业务模式的研究
        当前所开展的电力信息通信网络建设并未对资源进行统一性的管理,通信与信息专业在可使用相对独立的资源模型,但是独立的资源模型限制了信息通信的交融,信息通信网存在的可靠性、运维管理效率与电网不匹配,促使信息通信网络在智能电网新型应用的支撑依据[2]。电力信息通信网络并不是只有一种通信方式,而在运用中缺少了有效的管理手段,导致信息、通道中资源合理利用效率较低,此外,在智能电网环境下,信息的高效性与安全性成为当前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体系发展的核心。现阶段电网信息、通信监测系统之间是相互孤立的,正是两者间未形成高效的工作模式,促使监测数据对信息通信网络的运行状况未能进行全方位的评估。比如:不能准确对故障点进行定位、不能准确的针对通信、信息的某个确定的故障点进行报警,也不能对故障所在的通道进行快速的判断,综合来看就是技术与运行水平都还不能满足电网未来的发展需求。



三、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体系构建策略
3.1  资源模型的转变
        通信资源本身进行分类与相关规则的制定需要提前进行掌控,在开展中以业务为出点,电力企业相关业务支撑下变为资源模型。我国电力企业根据自身需求构建的信息系统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停滞不前,那么电力企业要实现信息系统的有效建设发展,便要从企业出发分析原因,同时结合信息体系对已存在的数据模型进行展现,因为数据模型是信息资源模型的基础。首先根据存在的电力管理信息系统提出具体的信息模型,并结合电力企业发展的状况对资源信息进行进一步的整合。其次,当前电力信息通信系统进行综合建设发展并作出一定的调整,促使电力运行形势更加凸显。且在智能化技术的支持下,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进入智能发展阶段。此外,电力企业要实现自身的发展,那么要从满足客户需求出发,如此不仅实现了安全生产能力的提升,还未电力信息的运行体制建立树立更高的目标,不断加快整体定位的转变,还推动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体系的建立。
3.2  预警设备配置的重视
        电力信息通信网络设备主要是网管系统,经过网管在信息通信网络内部机房中进行分散,这样一来如若发生安全事故不能及时的解决。除此之外,网络人员也不能通过信息通信网络对全网运行状态进行分析,对于其在全网运行质量不能实时进行查看与展现,这对于电网来说,科学有效的评估工作未能科学的开展与调控[3]。基于此,电力企业相关人员可从报警检测机制与报警信息方面出发,并进行相关的分析,再从应用系统接口层面进行深入的分析,运用模拟代理方式能对新增的系统进行条码处理。除了模拟代理方法之外,还要构建语境系统切实的对填充内容进行高效管理,保证电后续的电力评测工作符合各个管理地点需求,对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体系的安全性进行提升。
3.3  建立与完善相关信息体制
        在发展中为了推动电力信息通信建设成本的降低,那么在建设期间电力企业必须转变网络组织形式、信息体制。一体化网络组织形式的转变,可结合信息规范程度以及分散程度,从而实现信息体制的选择,这样一来能增加信息体制的相对效率,还能实现制度环境、组织环境的特征展现,这是因为在不同的信息体制影响下交易产生的费用有所差距,对于企业来说,是建设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体系的关键点,经过调整可实现网络节点之间的联系或者是信息位置的传递。但从电力企业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体系建立角度来看,网络层次与组织单元层次是对信息同化的重要体现,通过信息同化能促使电力企业各项任务之间有效信息的相互渗透,且能帮助电力企业对各项行动做出正确决策,从而实现合作网络形式的统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信息通信网的发展是电网两个实体网络其中一个,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体系的建立必须以电力运行安全性以及稳定性为目标进行规划,因此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体系的探索要实现资源模型的转变、预警设备配置的加重以及相关信息体制的完善,如此才能突破传统体系结构,推动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体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斯钿. 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体系探索[J]. 中外企业家, 2018, 617(27):206.
        [2]梁云, 姚继明, 刘建波. 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体系探讨[J]. 价值工程, 2012(36):53-55.
        [3]李承鹏. 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体系探讨[J]. 硅谷, 2014, 000(005):153-153,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