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益气血通络下乳方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1期   作者:赵胜男 王强玉 韩彤彤 李新华 谷向向
[导读] 对补益气血通络下乳方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摘要:目的 对补益气血通络下乳方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研究选取了52例在本院治疗了产后缺乳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患者来院治疗时间在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间,使用计算机将所有参与研究患者随机分成了对照组(n=26)及观察组(n=26)。对照组患者使用局部热敷按摩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补益气血通络下乳方进行治疗,在患者治疗之后对比两组别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泌乳量。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两组别间数据对比存在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泌乳量对比无意义,治疗5天后,对照组患者泌乳量显著低于观察组,两组别间数据对比存在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产后缺乳患者过程中,采取补益气血通络下乳方治疗方式能够显著增加产妇泌乳量,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字:补益气血通络下乳方 治疗 产后缺乳 临床 效果
前言
         在产科当中,产后缺乳属于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指的是产妇分娩后乳汁缺乏,无法对婴儿需求进行满足[1]。产妇产后出现缺乳情况将会对母婴情感以及产妇后续身体恢复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必须对产妇产后缺乳秦俊杰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本文正是基于此,选择了52例产妇为对象,对补益气血通络下乳方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了52例在本院治疗了产后缺乳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使用计算机将所有参与研究患者随机分成了对照组(n=26)及观察组(n=26)。         对照组中初产妇有17例,经产妇9例,患者年龄在22岁至39岁间,平均年龄在(28.53±1.54)岁。观察组中初产妇有18例,经产妇8例,患者年龄在21岁至37岁间,平均年龄在(27.93±1.31)岁。患者资料经过统计学软件分析后不存在意义(P>0.05),可以进行后续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局部热敷按摩方式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方式为:一手固定在患者乳房下方,另一只手则沿着乳腺管方向由基底部采取旋转式的方式向乳头方面进行按摩,左右两边乳房每天均需要进行两次按摩,每次按摩时间在半小时左右。使用干净的毛巾用热水加热到45摄氏度左右,拧干之后放于患者乳房上,放凉之后拿下,每天进行一次[2]。除此之外,医护人员还需要叮嘱患者加强营养支持,告知患者正确的哺乳知识,采取早吸吮和勤吸吮方式,对于存在乳头凹陷的患者必须要定期向外牵拉其乳头。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补益气血通络下乳方进行治疗,具体药方为3克王不留行颗粒、4克白芍颗粒、3克熟地颗粒、7克黄芪颗粒、3克桔梗颗粒、3克路路通颗粒、1克炮山甲颗粒、3克白术颗粒、2克甘草颗粒、2克漏芦颗粒、2克通草颗粒以及3克党参颗粒。对于肝郁气结患者必须增加枳壳颗粒、陈皮颗粒、柴胡颗粒以及香附颗粒。每天使用一剂,每天服用两次,使用开水进行冲服。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别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泌乳量。患者治疗后乳汁分泌正常,能够对婴儿需求进行满足为治愈;患者治疗后乳汁分泌量能加,基本能够满足婴儿75%的需求,必须适当采取代乳品为显效;患者治疗后乳汁分泌量增加,但是不显著,能够基本满足婴儿30%的需求,必须使用代乳品为好转;患者治疗后症状以及乳汁分泌量没有得到显著改善为无效,患者治疗总有效概率为治愈率、显效率和好转率之和。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处理使用软件为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使用%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x±s)表达,t检验,P值低于0.05代表两个组别间数据对比存在意义。
2结果
2.1对照组患者治疗效率对比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两组别间数据对比存在意义(P<0.05),具体如表1。
表1对照组患者治疗效率对比[例(%)]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泌乳量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泌乳量对比无意义,治疗5天后,对照组患者泌乳量显著低于观察组,两组别间数据对比存在意义(P<0.05),具体如表2。
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泌乳量对比[例(%)]

3讨论
  现代医学中普遍认为产后缺乳主要是由于产妇产后调理不当且营养不良,造成其产后乳汁生成量显著降低,发生缺乳情况,又或者是由于产妇产后抑郁等等情绪,导致其垂体催乳素释放受到影响,出现乳络停滞不通,出现缺乳情况[3]。传统中医则认为,产后缺乳主要是由于产妇产后失血以及脾运不畅所导致。在治疗期间必须以健脾益气补血为原则,同时加以通乳护理。补益气血通络下乳方当中,多味药合用,具有益气养血以及通络下乳的效果,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产后缺乳的情况。在本研究中,选取了52例在本院治疗了产后缺乳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使用计算机将所有参与研究患者随机分成了对照组(n=26)及观察组(n=26)。在患者治疗之后对比两组别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泌乳量后发现,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两组别间数据对比存在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泌乳量对比无意义,治疗5天后,对照组患者泌乳量显著低于观察组,两组别间数据对比存在意义(P<0.05)。
         总而言之,在治疗产后缺乳患者过程中,采取补益气血通络下乳方治疗方式能够显著增加产妇泌乳量,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肖莉,田媛. 补益气血通络下乳方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观察[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34):67.
[2]王彩珊,王朝红. 产后缺乳治疗研究进展[J]. 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0):2232-2234.
[3]叶娟,邢丽. 治疗产后缺乳药物的研究概况[J]. 医学综述,2016,22(09):1711-1714.


项目来源: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编号:20152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