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赵井凯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赵井凯
[导读] 摘要:软土地基是公路工程建设中常见的一种地基类型,其含水量大、承载力低,不能满足公路工程施工需要,有必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技术。
        安徽家庆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市  230000
        摘要:软土地基是公路工程建设中常见的一种地基类型,其含水量大、承载力低,不能满足公路工程施工需要,有必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技术。作为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应该认真开展施工现场调查,根据施工现场需要制定健全完善的施工方案。认真组织施工人员开展工程建设,把握技术要点,遵循工艺流程,提高软土地基处理效果,确保公路工程质量。
        关键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公路工程;施工
        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各行各业特别是建筑方面都获得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我国人民对于土建工程项目的地基施工各个角度的要求标准也越来越严格,这样一来也就形成了建筑工程在施工管理上变成了一项巨大的挑战,在进行地基安全施工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应该依照施工的技术要求标准对工地地基施工安全质量进行深入分析探索,进而可以确保建筑施工的期限、技术要点和难点以及安全质量水准。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在公路施工项目中可能使用到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和工艺、我国当前时期公路建设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并且借助软土地基的处理工艺对相关的问题的解决提供具有建设性的策略。
        1.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类型
        目前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1表层排水技术
        软土地基含水量大,如果不及时采取排水措施,不仅影响施工顺利进行,最终也会降低公路工程建设质量。为及时排干净软土地基的积水,需要结合地形地势和软土地基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处理技术。加之公路工程地势较低且容易积水。因而在施工过程中有必要增设防渗漏装置,在回填软土地基时可以通过铺设吸水性强的材料或装置,从而将积水顺利排出以确保施工效果。还可以开挖沟渠并加强排水,避免出现积水现象。
        1.2加筋技术
        加筋技术作为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措施,多由玻璃纤维、尼龙等混合而成。在处理过程中,要将土层与砂层充分进行混合从而增加土体承载力,确保软土地基处理效果。为了确保地基自身承载能力和抗压效果,在路面铺设过程中选用合适的材料并按要求铺设。材料铺设完成后还要严格开展质量检测工作,及时修复缺陷。如果是铺设土工格栅,有必要对材料进行均匀处理并保证材料的一致性,以提升软土地基处理效果,确保路基的稳定性。
        1.3预压与堆载预压技术
        预压处理技术是通过对软土层施加一定的荷载压力,以排除软土地基中的水分、减少结构中的缝隙、增强结构紧密度,实现提升软土地基处理效果的目的。要合理控制堆载压力,做好质量检测和验收工作。如果软土地基黏性较大,有必要制订更为合适的处理方案。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要全过程加强观测,通过详细获取数据指标并认真进行分析。对于存在的不足需要立即采取修复和处理措施,以提升软土路基处理效果。
        1.4强夯技术
        强夯技术是指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利用大质量的重锤,从几米甚至是几十米的高度下落,对土体进行动力夯击,让土体产生强制压密进而减少压缩性,提高路基承载力。作为软土地基处理的重要技术措施,强夯技术所使用的机械设备较少,施工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同时该技术适用范围较广,能有效提高路基承载力,加固效果明显,通常可以提高路基强度2~5倍。该技术处理后的软土地基,变形沉降量小,压缩性可降低2~10倍。此外,强夯技术施工效率高、速度快,经过处理后的土粒结合紧密,强度较高。应用强夯技术可以节省软土地基加固材料,施工费用低,综合效益比较明显[1]。


        1.5高压喷射注浆技术
        高压喷射注浆技术是在化学注浆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具体施工过程中,首先利用钻机进行钻孔施工,将带有喷嘴的注浆管插入土层预定位置后,利用高压设备使浆液成为20MPa以上的高压射流并喷出渗入土体,在重力、离心力的综合作用下,土粒与浆液搅拌混合并按一定比例重新排列组合。等浆液凝固之后,在土体中形成一个固结体并与桩间土一起构成复合地基。最终实现加固软土地基,提高路基承载力,减少路基变形的目的。该技术材料来源广泛,水泥浆液、化学浆液都可以用来施工,还可以适当添加粉煤灰,从而实现对废弃材料的充分利用,有利于节省材料费用。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其浆液集中、流失量少、设备简单、施工过程管理方便,对周围环境几乎无任何污染。在软土地基加固中,利用该技术进行处理,不仅能达到预期效果,还有利于提升结构耐久性,甚至可以形成永久性工程,对确保软土地基加固综合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2.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实例
        为了对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有更为详细和全面的了解,下面将结合工程实例,以强夯技术为例,对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进行探讨分析[2]。
        2.1项目概述
        某公路工程全长34.6km,为标准的四车道类型,设计时速120km/h。其中K12+240—K14+180段为软土地基。通过现场勘察发现,该路段承载力低、含水量大,不能满足施工需要。为实现对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在详细进行施工现场基本情况调查的前提下,施工单位决定采用强夯技术进行软土地基处理。
        2.2应用流程
        首先组织施工人员加强学习,掌握强夯技术施工要点和工艺流程。然后安排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入场。对施工材料要严格质量检测和验收,详细获取数据指标,确保材料质量合格。做好施工机械设备调试工作,确保其综合性能得到最佳发挥。清理施工现场的垃圾和杂物,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然后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测量场地高程。安排起重机就位,将夯锤置于夯点位置。然后对夯前锤顶高程进行测量。在完成这些工序的基础上,接下来正式进入夯实施工阶段。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开启脱钩装置,等夯锤脱钩自动下落后,将吊钩放下,测量锤顶高程。重复上述操作,按照设计规定的夯击次数和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实。一个夯点施工任务完成后,经检测质量合格,然后移动夯实机械设备,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其它夯点施工,直至完成所有夯实施工任务为止。整个施工过程要加强质量检测,重视安全管理,预防质量和安全事故发生。
        2.3应用效果
        施工任务完成后,组织工作人员开展现场质量检测。通过获取详细的数据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发现,被处理后的路基质量合格,承载力满足要求,也为后续公路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奠定基础。此外,该工艺流程操作简单、效果良好,对周围环境污染很小,成本适中,综合效益明显,赢得施工单位和民众的好评[3]。
        结论:
        简而言之,在我国公路施工建设过程之中,软土地基是需要考虑的关键性问题之一,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软土地基的不利影响。通过相关的解决措施和采用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技术对软土地基进行有效地控制,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公路施工建设的质量,提高公路使用过程之中的安全性。与此同时,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在面对一些需要处理的问题时,应该针对具体的施工情况,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安全隐患,提高施工的质量与公路使用过程之中的质量与安全性,有限延长公路使用的寿命。
        参考文献:
        [1]李水财.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J].山西建筑,2019,45(05):146-147.
        [2]张俊英.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2):251-252.
        [3]颜振颖.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问题及处理技术[J].中国公路,2019(02):114-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