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旅游商业服务区规划设计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陈舒春
[导读] 摘要: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带动了旅游观光业的快速发展。
        广东中慧旅游景区管理有限公司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带动了旅游观光业的快速发展。但传统的人文旅游业却表现出滞涨的形态,鉴于此,有关方面便极其关注文化旅游项目及商业服务区的规划、设计。在文化景区内的商业服务街区,一般依托文化类的观光景区,再结合当地风光与传统风情民俗,来打造独具特色的服务街区,具有兼顾旅游业与商业服务的优势。其中的商业街区和文化旅游景区不仅紧密结合而且分工明确,并且通过服务接待很好地补充了景区旅游,进而聚集到人气、赢得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以某项目为背景,从文化旅游出发,探讨了规划、设计配套商业服务区的有关内容,希望有助于充分发挥商业服务区的积极作用,促进文化旅游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商业服务区;文化旅游规划;文化特色设计
        近些年来,在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中,文化景区逐步发展成为重点内容。而伴随环境保护观念逐步深入人心,文化景区的规划、建设中也应高度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及文化遗产,在追求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适度开发、建设景区,并且科学地运作。目前,为了弥补旧人文旅游基础设施落后的缺陷,商旅街区的创新设计逐渐兴起。通过全面结合地域文化、当地特色等,既能改善文化景区环境,又能更好地引导、服务游客,还能避免破坏环境,令景区价值直线上升、吸引大量游客流连忘返。
        一、商旅服务区概念
        商旅服务区是指在本地特色文化的背景下,有机结合文化商旅服务区整体职能布局和空间规划、现代城市设计等,并在规划区内科学地规划设计建筑物,以获得复合功能,并呼应当地文化特色、协调四周建筑物。在具体的规划中,往往基于历史文化、生态资源等,来提升游憩功能,完善文化商旅服务的各项职能,实现集娱乐休闲、消费、商旅为一体的目标,进而完全满足游客的复杂要求。既能美化固有的本地人文环境,又能改善城市风貌,还能增强旅游区的商业能力,形成一个独具特色、功能完备、优美舒适、层次各异的空间环境。
        二、有关分析
        1、基础理论分析
        在本项目中,规划地段在某遗址公园保护区内,占地面积总共13.3公顷。其中的地块独立存在着,次干路与快速干道将其围合起来。在规划设计中,综合考量日照间距需要,合理设计整个建筑组群,并且注意与四周环境充分融合,还反映出本地特色文化内涵,整体特色丰富。如果充分展现本地蕴含着的深厚文化底蕴,则定将会大幅增加吸引力。
        2、案例分析
        在项目位处的市区,自然、人文背景资源均相当丰富。然而,据近年来的调查资料却显示,国内很多大型城市陆续发生了RBD逐步衰落的现象。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缺失场所感,造就了文化在逐步衰退的事实。另一方面,业态简单、缺乏新意、吸引力。而我国还是有一些值得借鉴、吸引力强且成功营运的RBD,其中有应用以下规划观念:①规划旅游吸引物,②融入景观设计,③增强体验感,④加强公共空间设计。
        三、项目规划设计
        1、背景
        在规划地段范围,南邻遗址公园,且北侧贯通着老城南大街南路。其中的基地优势如下:尽管基地有保留遗址2处,但是景观、公用空间仍有可观的发挥空间,整个基地位于某遗址北侧,区域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最低处在中间位置,通过打造基地能形成很好的层次感,并且四周交通便利。而挑战则有:一方面,发挥自身优势、完善基础设施时,必须注意协调四周环境。另一方面,地势高低不平,怎样增强层次感以合理布局方案。


        2、设计定位
        ①形成“城-宫-苑”的古典空间格局;②改善历史文化氛围、优化商旅服务环境、增强城市遗址骊山风景的文明形象、形成“御用温泉之都”的高大形象;③进一步强化本项目地段的综合游憩功能,准备齐全的基础服务设施,提供给游客生态环保型的现代人文旅游商业综合型服务区;④改善当地本来的人文环境,美化城市环境整体面貌,增强商旅区域的综合商业能力。
        3、设计理念
        在项目设计中,基于本市某区域内的固有文化特色环境背景,全面提升规划文化商旅的整体服务职能,形成联合休闲、旅游、商业的一体化经营模式,打造一个集本地特色、层次清晰、良好环境且功能丰富的城市商旅空间,以吸引游客来此观光。具体的设计理念:①古今通融:充分发挥城市固有丰富历史文化环境资源的作用,融入适当的现代设计,打造出文化内涵深厚、极具现代感的一个舒适、便捷旅游空间。②增强个性、主题内容、体验多元化:为了应对严酷的市场竞争,商业区现已从单一地结合业态,发展到关联业态主题的方向。③彰显人性化:本着“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全面考虑细节,融入人文关怀理念,和谐发展人与环境。
        4、规划布局
        总的规划布局想法:“1带、2轴、3区”,意欲形成一个科学布局合理、丰富功能、宜人美丽、交通流畅的空间。①1带:项目地块东属于公园遗址景观带,有机结合绿化与带状游园思路,充分彰显出城市历史轮廓以及城墙遗迹。②2轴:步行出入口设置在“广场”上,北侧与北街书院贯通,步行主次轴分别是南侧路、东西步行轴。通过两大步行轴,更紧密地联系起规划区内的不同区域。③3区:历史文化区、游乐区、综合消费服务区。
        5、设计实践总结
        在保护历史文化古城、规划控制建筑风格的过程中,逐步恢复、还原古城特色基础,体现了复兴美丽城市的基本技术手段。现阶段,我国学术界普遍认可利用文化内涵、资源 “复兴城市”的规划设计观念。其中有发挥“古典文化”的历史功用,充分打造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文化旅游系统,极大地促进了继承、发展历史文脉的事业。在本项目中体现在许多方面,在商业服务街区方面,很好地彰显了地域性风貌,明显体现出独特的文化内涵。在各个分区,分别设定相应的主题,而且街区层次分明、主题明确,拥有鲜明的文化特色,令文化展示定位与服务区相对应,整体建筑风貌与环境相适应。前期在规划设计定位中,还有进行业态定位,通过引进老字号商业,重现经典的商业场景,勾起游客美好的回忆等,以彰显出文化性。当游客在这样的商业街服务区游走时,置身于融合传统、古典的景区,自由观看传统美景、品尝民俗美食,漫步在古风古韵的道路上等等。这样的商旅服务区不再仅仅是结合商旅的载体,而形成了一种品牌。在引进创意文化、民俗文化等的支持下,令旅游景区能更好地表现本地历史以及地域特色。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国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广大游客对旅游服务基础设施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极大地促进了有关行业的发展。其中的文化商旅业备受关注,通过景区结合商业服务区的科学规划设计,以深人挖掘当地文化内涵,充分发扬景区的优势,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景区,以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此观光游览。这么一来,便需要科学地开发、充分发挥本地景观文化资源的作用,并且充分展现出方方面面的价值,打造一个优美的景区,并且形成独一无二的商旅品牌。本文基于某实际案例,初步分析、研究了这种文化旅游结合商业服务的景区规划设计,希望有助于我国通过商业服务区的规划设计,来推动文化景观旅游行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薛姣龙.基于遗产旅游的瞿昙镇规划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2]李子仪.城市设计导则编制研究[D].东南大学,2015.
        [3]张洋.秦岭河谷型乡镇商业空间规划布局研究[D].长安大学,2016.
        [4]郑久良.非遗旅游街区文化空间的生产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5]何玥琪.文化旅游背景下的韩城古城保护规划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