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路基设计中不良地质对路基的影响及处理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赵聪
[导读] 摘要:在交通运输迅速发展的今天,偏远地区的交通发展也逐渐完善。
        义乌市交通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金华  322000
        摘要:在交通运输迅速发展的今天,偏远地区的交通发展也逐渐完善。而像西北地区以及青藏高原等地区的自然条件恶劣,不利于交通道路的建设。不良的自然条件,如大风、寒冷、大雪等恶劣条件不仅影响工程的建设还会对建好的道路产生很大的破坏,所以道路维修必不可少。不同的地质条件对不同的道路设计的要求不同,这就要求设计人员提高自身设计能力,做好实地考察,扬长避短,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不良地质对路基设计的影响[]。本文将从路基建设的条件入手,分析不良地质对路基的影响并根据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路基设计;不良地质;影响及处理
        每个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交通的发展。交通的发展可以促进地域文化的交流,加大商品流通。我国也大力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时间立在交通发展之上的,比如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目前,我国的经济地区发展不平衡,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相对落后。我国建设的青藏铁路突破了的青藏地区海拔高,地势复杂以及气候恶劣的弊端[]。大大推动了青藏地区的发展,成为我国道路建设史上的一大历史成就,有利于实现我国的共同富裕。青藏铁路的建设体现了我国道路建设的进步,成为我国道路建设的模范,
        一、我国所面临的不良地质
        (一)高海拔,地势复杂
        高海拔,地势条件复杂这一不良地质典型代表就是青藏铁路。青藏铁路建设的最高海拔在唐古拉地段高达5072米。海拔高给建设材料、工具等的运输带来了很大的阻碍。而且高海拔使得这一地区存在多年冻土,也成为道路建设中的一大难题。同样,地势复杂也是一大不良地质。地势的复杂需要相关设计人员进行长期的实地考察加上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也需要进行保护,这给设计人员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对于工地建设的人员来说,高寒缺氧的气候条件对于建设人员的身体状况带来了很大的考验[]。
        (二)暴雨、河流冲刷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范围比较广,受台风的影响比较大。就前两年我国所遭受的利奇马台风来说,台风使得我国东部地区下雨不断。导致河流的水位暴涨,甚至导致决堤。受台风影响大的地区道路冲刷严重,有些道路甚至被流水冲坏。暴雨天气会使道路收到流水的侵蚀。在地势不高的地区会有积水,会收到流水的腐蚀。长年累积起来,道路的损伤也越来越大。所以说暴雨和河流冲刷这一不良地质会给道路建设带来损坏。这就要求在路基建设中要注重路基排水系统的建设。
        (三)大风天气
        在风力较大的地区如西北地区道路收到的风化作用也较大,从而对道路形成风风化侵蚀。再加上大风所携带的大量泥沙,对西北地区的道路破坏非常大。我国西北地区的面积非常广阔,没有阻碍的地势条件使大风可以“肆意妄为”。那么如何减少风力的危害便成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四)还有滑坡、泥石流等地质条件
        滑坡、泥石流这一不良地质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这一不良地质对道路的破坏是极大的,一旦发生在短时间内就可能摧毁道路,甚至危及人们的生命。长期遭受滑坡、泥石流这一不良地质影响的道路缺乏稳定性。需要我们加大重视。
        (五)盐渍、崩塌等其他地质条件
        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条件复杂,除了上文所提到的暴雨、海拔、大风以及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盐渍、崩塌也会对道路产生不良影响,我们也不可忽视。
        二、不良地质对道路设计建设的影响
        不良地质会加大道路设计建设的难度,对建设好的道路有一定的影响。大雨、河流冲刷会使道路受到流水侵蚀作用,大风与沙砾会使道路受到风蚀作用,高海拔与地势条件复杂会加大道路设计建设的难度,滑坡与泥石流会直接破坏道路路基。这些不良的地质条件会影响道路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缩短道路的使用寿命,对道路带来很大的伤害。


        三、对不良地质对道路路基影响的处理策略
        (一)加强对道路边坡和坡脚的建设
        道路两旁的边坡对于道路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稳固的边坡建设对道路起着保护作用,可以减少不良地质对于道路的破坏,而不稳固的边坡在受到不良地质条件影响下会受到破坏,从而随不良地质条件加大对道路的破坏。所以边坡和坡脚的建设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加强边坡和破脚的建设呢?首先,对于岩质边坡和土质边坡可以采用锚杆拉力型支护技术。对于滑体较多的地域可以采用抗滑桩的支护方式,在地基条件较好的地区可以采用重力挡土墙的支护方式。其次,对于一些风沙较多的边坡也可以采用防护网的方式。
        (二)加强排水系统的建设
        我国很多城市排水系统不够完善,在下雨的时候水排不出去就会在地势较低的地方形成积水,积水会逐渐渗透到地基中,从而对地基产生不良影响,长期以往会影响地基的稳定性。那么如何加强我国的排水系统的建设呢?首先,相关设计人员要进行实地勘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势条件,按照具体的地势条件进行设计。其次,要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排水系统所需材料工具的质量。最后,我国要注重相关人才的培养,人才对于该项目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着排水系统的好坏,高校要注重该方面人才的培养,从事相关行业的人要承担社会责任,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
        (三)学习相关建设经验
        我们可以从我国的有关建设经验出发,例如青藏铁路、京张铁路。拿京张铁路为例,京张铁路的建设突破了铁路建设中坡度大,地势条件复杂的不良地质条件,创造了之字形铁路的建设方式,在最大程度上节省了建设开支,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促进了我国交通的发展。我认为经验的借鉴要根据自身的情况,不要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在借鉴经验的同时施工队伍要生成自己的建设经验,要敢于创新,敢于建设。总之,交通建设已经有多年建设经验,我们在汲取经验时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仅要吸收国内的还要吸收国外的。
        (四)加强监测勘察,完善修理队伍
        首先,我们要加强建设前的勘察,充分考察当地的气候,地质条件,水利条件。在最大程度上规避其中的不良地质对道路的影响,充分测量各方面的数据,完善数据库。其次,在建设中我们要加强对建设过程的监测,对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同时还要加强对道路建设所需材料的建设,防止偷工减料等现象的发生[]。最后,我们要加强对建设后的道路的保养与维护,完善道路保养修理的体系,完善保养修理队伍的建设。
        (五)注意施工方法与施工材料的选择
        施工方法的选择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不良的施工方法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从而使不良地质对于道路的影响增强。所以在建设过程中要找到科学的建设方法,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对当地自然环境的破坏。对于施工材料和工具的选择我们也要重视起来,对于不同的地质条件我们要选择合适的建设材料和工具,不合适的地质条件很可能会导致道路的崩塌。
        结语
        我国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交通的发展,交通的发展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但是一些不合格的道路建设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所以我们要重视道路的质量。我国地质条件复杂多样,对于道路的设计与建设来说是一个难题,克服这些难题需要我们的创新,道路的建设要吸取经验,实事求是,敢于创新。提高道路建设的质量,增长我国道路的使用寿命,把人民群众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参考文献:
        [1]何彦雷.隧道工程建设地质预报及信息化技术的主要进展及发展方向[J].四川水泥,2019(04):132.
        [2]陈林.余庆省道305线龙溪镇过境线改移工程建设条件及其方案选择[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38(07):55-56.
        [3]王伟.关于安徽省宣城市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的成因分析与防治措施[J].西部资源,2019(05):121-122.
        [4]黄庆亮,周华.特色示范建精品  万名群众喜安居——丽水市开展地质灾害避让搬迁特色示范小区建设[J].浙江国土资源,2019(02):57-58.
        [5]桑义.粉砂粉土地质条件下盖挖逆作施工中临时混凝土支撑对道路的影响[J].建筑施工,2018,40(07):1114-1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