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负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使命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孙春燕 曾向晔
[导读]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江苏丹阳市委党校  江苏镇江  21230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段话讲清了这样几个重要问题: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个部分组成;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成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源头,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是熔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土壤;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当代中国、当代中华民族的灵魂。这实际上是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出了科学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认识新概括,也是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思想新理论。
        关键词:特色主义;传统文化;弘扬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我觉得我们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
        1.要做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
        “先进文化”,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论断,应该包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两类文化。
        革命文化,是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在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文化。革命文化的内涵应包括:作为革命文化资源承载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丰富内容;一切与革命斗争有关的旧物及遗物、旧址及遗址等革命历史遗存和纪念场所,以及与之相对应在革命岁月里形成的包括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不论现在还是将来,革命文化都是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作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无论在革命斗争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都是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中国共产党从中央到各级组织带头创造文化、运用文化、发展文化,把文化作为贯彻落实党的理论路线、大政方针、使命任务、决策部署的重要工具和力量,普遍运用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项工作中,有力发挥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引导作用、凝聚作用、鼓舞作用、推动作用。
        2.要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永续发展,在人类文化发展史和文明发展史上散发出夺目光彩,不仅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世界文明宝库中的奇宝重器,而且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成长壮大的精神食粮,是助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我们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中,应着力做好这样几件事:
        2.1确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牢固地位。我们党始终强调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和源,发展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能断了根、枯了源。
        2.2去除糟粕取其精华,积极挖掘、发现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如大江大河,浩浩荡荡、奔腾不息。这浩渺的江河之水,少不了有浊水污泥。

比如,“三从四德”“愚忠愚孝”“男尊女卑”“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中国共产党做了一件非常英明的事情,滤其浊水,去其污泥,将鲜亮清澈的、富有营养的、美味可口的文化之水,引入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时代大潮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2.3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要求对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正确内涵和积极意义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处世哲学、治国经验等,加以挖掘、加工和选择,赋予其新的运用价值和时代意义,并将其推广运用于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中,以推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
        2.4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提出的关于运用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如何运用好、发展好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传统文化,使其焕发新的生命力,助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是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这不仅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指出了正确途径,而且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找到了新的力量。
        3.要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讲到我们党和人民担负的新的文化使命时提出的重要要求。这个要求的核心内容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3.1不要脱离实践,要在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
        文化是创造性的工作,也是创造性的成果。但是文化创造不能闭门造车,一定要结合实践、深入实践、研究实践,把创造建立在丰富、生动的实践基础上,才能创造出符合实践情况、满足人民需要、切中社会要害的文化精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无比壮阔的伟大实践,我们只有关注这一实践、参与这一实践、研究这一实践、反映这一实践,才能产生有助于推进这一伟大实践取得胜利的文化创造。
        3.2不要偏离时代,要在追随时代中实现文化进步。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化是时代的产物,每个时期的文化都深深地打上时代的烙印,并为那个时代服务,在服务时代的过程中实现文化进步。这就是时代与文化的发展逻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又一个新的进步。因此,我们的文化必须顺着这个时代前进的足印,合着这个时代前进的节拍,去反映这个时代、讴歌这个时代、推进这个时代,在这个过程中实现文化进步。
        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希望大家立足中国现实,植根中国大地,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精彩生活表现好展示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文艺创作要以扎根本土、深植时代为基础,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出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2019年3月4日,习近平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强调。同时强调:“希望大家要承担起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我们的党员干部更要担负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使命,实为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作出应有的贡献。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