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档案管理信息化服务工作分析

发表时间:2020/6/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高云鹏
[导读] 摘要:近些年,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在各个不同的领域都被广泛应用并受到了高度的关注,而信息化进程在现代社会是不可或缺的,各种管理方式都要与时俱进,档案信息管理是其中一部分,我国要不断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工作,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21
        摘要:近些年,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在各个不同的领域都被广泛应用并受到了高度的关注,而信息化进程在现代社会是不可或缺的,各种管理方式都要与时俱进,档案信息管理是其中一部分,我国要不断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工作,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若想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更高质量的服务就必须要适应新形势,必须要进行调整,学会创新,为我国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减少阻力,进一步提升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本文就以农业档案管理信息化服务工作为核心,对此进行概要分析,希望对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农业档案管理;信息化服务工作;探究
        一、农业档案管理信息化服务工作的必要性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各个领域的发展,农业档案管理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档案“保存”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众所周知,农业管理领域的档案数量庞杂、记录的数据涉及面较广,传统的文字档案管理模式在查阅与整理工作上为管理者与使用者带来了不小的困难,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数据量,而使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可以大大减轻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在国家政策方面,政府与档案局明确提出了要以“信息化”带动经济发展、要以“档案信息化”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并且国家对于管理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化人才的扶持力度极大,农业管理领域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二、农业档案管理信息化服务工作的建设策略
        (一)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不断完善农业档案管理体系
        农业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不需要在过多赘述,农业领域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首先需要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上文中提到国家对于档案管理的整体信息化建设十分重视,在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中,首先相关政府管理部门需要结合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农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需要从硬件、软件等基础设施出发,结合当地农业水平进行档案管理软件的设计。例如在进行硬件设备的采购时,必要的计算机设备、图文扫描设备、路由器、海量存储设备、复印机、数码相机等都是必须的。对于原始纸质农业档案数据同样需要妥善保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不意味着“抛弃”纸质档案,只有实现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二者的科学管理,才能真正促进农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此外,农业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要依据国家的档案信息化建设标准和规范完善对应的农业档案管理体系。例如,由于农业档案数据的特殊性,需要进行专门农业档案管理软件的设计,软件需要具备多种存储格式,并且能够实现农业档案数据实时管理、查阅等,并且相关管理人员能够通过软件实现对农业档案数据的收集、整理、借阅管理、存储等,进而能够实现农业档案的一体化管理,能够体现农业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与实时性。
        (二)强化农业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的综合水平
        农业档案的信息化建设,设施的完善是基础,信息化人才的建设是核心,农业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工作,需要相关管理人员不仅具备专业的农业管理知识,还需要学习现代化信息技术知识,所以相关管理人员需要不断完善农业档案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首先需要强化农业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此外由于农业档案管理的特殊性,还需要其具备一定的相关农业知识等,能够准确对农业档案进行分类、处理。最后,在进行信息化服务工作时,相关管理人员还要具备收集、整理、分类、归档、保管、立卷农业档案的能力,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知识。所以,相关部门需要重视档案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定期进行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并进行相关信息化知识的宣讲工作。


        (三)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就是计算机的出现,计算机的出现对档案管理有着重大的意义。档案管理信息化就是利用计算机高效、发达的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对信息进行收集、归纳、整合,到最后的使用。档案信息管理由专门的部门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再借助发达的网络信息技术将这些信息加以利用,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网络技术的发达、计算机的不断完善,对档案信息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更让人们意识到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意义,只有做好档案信息化系统的维护、管理和控制工作,才能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性、稳定性,保证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实时性,为档案管理信息化打下良好的基础,确保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有效开展。我们还应意识到,档案管理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个部门进行合作交流,单独的部门是不能做到的,多个部门的合作才可以不断完善档案管理信息化。在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员也要有正确的工作理念,对档案信息及相关管理模式进行保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也要不断地积累经验,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提高自己的工作素质,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工作团队,为档案管理信息化作出自己的贡献。档案管理信息化是一个大的变革,可以大大提高我国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促进我国档案信息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三、档案管理的创新方式
        (一)建立信息资源数据库。信息资源库的建立方便了对信息的检索,这是信息化的基础。信息资源的数据库可以对信息进行储存、分类、查询、检索,大大提高了信息查找的效率,也不会丢失信息。若信息数据库可以与内部网络连接,则可以实现电子档案的归类、储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信息的利用率,单位员工可以通过网络查询资料,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区域联网,提高服务范围。通过区域联网,做到信息资源的共享,使档案信息资源在更多的单位得到应用,提高信息的利用率,档案管理部门可以与教育部门、政府机关等相关单位进行区域联网,满足各自的信息要求。
        (三)建立档案部门网站。档案部门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需要与其他部门合作,但同时也应该有自己的部门网站,用于为社会提供公共信息的服务。在这个网站上,我们会将部分档案信息以网页的形式发送,为各单位提供信息服务,让每个人都可以轻松查询到自己想查询的信息,这是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的优势。
        (四)提高服务能力。先进、完善的设备技术,需要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才来控制。档案管理部门提高服务能力需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提高整支队伍的工作素质,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二是完善基础设施,为人们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查询方式,同时也使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能力有所提升。高质量的工作团队,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对于工作人员,要做到通过多种途径、公平竞争的方式,引进最尖端的工作人才,培养出复合型人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服务工作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相关的管理人员在进行工作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从人员管理、队伍建设、设备知识学习等多方面发展工作,致力于推进农业管理领域的信息化服务更好、更快的进行。此外,无论是基层建设工作者还是相关管理人员都需要创新自身管理意识,不断学习信息化知识,强化对农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理解,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农业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吴晓燕.农业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20):127-128.
        [2]王春敏,刘敏,李素敏.关于农业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若干对策和建议[J].天津农业科学,2016,22(1):129-131.
        [3]孙祎龙,翟季,栾天浩,吕凤华.做好农业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6,36(1):190-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