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污水处理技术浅析

发表时间:2020/6/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刘胜源
[导读] 摘要:研究表明造成农村与城市卫生差距的根源就是生活污水的处理问题。
        浙江开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1121
        摘要:研究表明造成农村与城市卫生差距的根源就是生活污水的处理问题。所以提高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方法,就是改良农村卫生情况的根本措施。要想提高农村污水的治理效率就要现将农村的生活污水进行系统的分类。我国农村的生活污水主要分为灰水和黑水两大类。所谓灰水是指村民们在洗浴,洗涤和做饭过程中排出的污水;而黑水则是用于人类和家禽尿液及粪便的冲洗水。下文针对这两类污水的处理方法将现有的农村污水处理技术进行了分类研究,以便提高污水处理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生活污水;生态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对策
        引言
        农村和城市进行比较的话。农村污水的排放量是比城市少的,但是农村的污水排放随意和无序,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容易去收集的,还有在经济方面,农村远远不如城市,在技术上也是不过关的,所以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是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具有一定的特点,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整治的时候,如果采用城镇的治污方式,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针对这种情况,对农村的污水进行处理可以采用分散式的处理方法,这种技术是以传统的技术演变来的,这个技术的整治过程主要包括土地处理等一系列的过程,还有不同搭配的组合工艺。城市和农村做比较,城市的防治污水的工艺比较完善,对于农村来说,没有一个规范的治污系统,所以导致治污处在一个懒散的状态。还有,在农村,使用地下水是比较方便的,但是使用地下水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它的排放是无序的,这对于饮水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会使人体的健康遭到损害。为了实现环境友好型的社会,我们一定要对生活污水重点进行整治,通过整治,使人们都能够喝上健康干净的水,还能够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直线上升。
        1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的现状与不足
        虽然我国对农村发展相对比较重视,但却没有制定相关污水处理的措施,导致农民没有合理的对污水进行处理,进而出现污水分布较为分散的现象,同时为实际污水处理与方式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无法发挥污水处理设施的作用与效果。据实际调查,当前农村污水处理的主要方法就是将污水集中排放到处理池,并且利用人工湿地处理以及反硝化处理,传统的相关处理方式虽然能够控制污水的排放,但却无形中增加了复杂的处理模式,严重影响污水处理的效率。与此同时,硝化处理与反硝化处理都会出现一定的问题与不足,主要就是农村硝化处理的设施不够完善,在实际进行污水处理的过程中,无法发挥其应用的效率。而人工湿地处理极其容易对大气产生污染,难以适应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模式。所以说,在实际对农村污水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应该事先分析该区域农村发展的现状,明确污水的特点以及出水水质,进而能够开展针对性处理措施,促使处理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2农村污水处理技术
        2.1生物生态滤池
        该种处理技术指的是通过大自然中的微生物和大自然自我净化能力实现对农村污水的治理。在多数情况下,该技术主要分为三大类,即:一级生物滤池、蚯蚓生物反应器、土壤过滤系统。生物生态滤池技术能够最大程度上实现对农村污水的净化。相关的研究显示,如果在一级生物过滤池中加入钙和镁等物质的话将实现对磷物质的去除。在该技术实施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重视对过滤池的清理,避免出现堵塞的情况。此外,该技术具有一定的优点,即设备简单、操作容易等,同时维修方便和成本低。蚯蚓生物反应器就是通过蚯蚓和其他生物的作用实现对污水中有害物质的吸收和分解。
        2.2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应用及效果分析
        人工湿地处理技术是利用自然生态系统降解的原理,通过人工搭建湿地处理基地,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一种方式。

其应用原理在于,首先需要寻找大小合适的洼地,并在洼地中种上生命力强且经济美观的植物,然后将生活污水引入洼地,利用植物、微生物以及水系构建完整的生态系统,从而形成类似于自然湿地效应的污水处理湿地系统。为提高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的应用效果,通常在洼地周边填充一些碎石,以对生活污水进行过滤、沉淀,同时,在洼地区增设格栅,以增强洼地的污水处理效果,维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的稳定。
        2.3藻类糖的设立
        为了改善生活污水的治理问题,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提出改进的方式,藻类塘,在字面上就是说通过藻类和细菌的作用来去除污水。废水中含有无机物质,比如说氧化细菌氧化形成的等,在藻类塘中,其把这些当作自己的原料,把阳光当作进行处理的能源,还有,藻类细胞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释放出氧气,通过这一过程的实现,能够更好地防治污水。
        2.4厌氧好氧处理
        该技术依靠的系统是厌氧反应器、沉降器、藻类池塘和有关熟化池等,其目的是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厌氧生活环境,而微生物通过自身的功能实现净化污水。现阶段,我国在沼气池和化粪池建设的过程中多使用该种技术。沼气池的最大益处就是为农村地区提供生活能源的同时降低农村成本的支出等。化粪池能够为污水处理提供基础,通过化粪池之中过滤器的作用实现对污水的处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2.5渗透土地技术应用原理及处理效果分析
        渗透土地处理技术主要分为快速渗透和慢速渗透两种形式。其中快速渗透处理技术主要原理是利用具有较强渗透性的土地,将污水引入该地区进行快速沉淀、过滤和氧化反应,通过一系列生物、化学等反应,达到快速渗透处理目的。该方式的处理特点较为明显,即处理速度快、处理效果显著,但是,该方式需要寻找具有较强渗透性的土地,受到场地条件限制,且为充分净化污水,快速营造厌氧环境,一次性排放的污水不宜过多,污水最好周期性排放,一次排放后使渗透地层表面快速干燥,内部营造厌氧环境,进而再进行二次排放,干湿交替,好氧与厌氧交互作用,以到达持续、高效净化污水的目的。而慢速渗透处理技术则需要多个系统的配合作用,以达到可持续净化和生态循环利用的目的。主要包括水稻系统、垂柳林地系统以及鱼池系统。其中,水稻田为主系统,生活污水经过一定的沉淀、过滤、氧化池处理以后,引入水稻田系统内,周边种植抗污抗湿能力强的垂柳作为调节,经过一段时间处理以后,再引入鱼池内作为辅助调节,不仅解决生活污水处理问题,又能作为水稻等植物的生长养分,同时也可以作为鱼池内的肥料,可谓一举三得,效果显著。
        结束语
        农村水污染治理作为当前我国环境整治的新热点,获得了一大批处理技术研究成果,但农村水环境的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应从各个方面来统筹考虑。通过对农村污水处理问题的长期跟踪调查发现:农村污水处理工作必须与村民的思想方法和文化素质相结合,在加强宣传节约用水的同时,各地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制定出适合各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技术标准或指导。既要认识到当前农村水环境污染的严峻事实,也要考虑各地农村的经济、技术以及地理气候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工艺。
        参考文献
        [1]盛超越,刘喜峰,白晶.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12):41-42.
        [2]刘劲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J].乡村科技,2019(34):117+120.
        [3]付笑凡,郑志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现状与技术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09):161-163+165.
        [4]马若霞,杨彬.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和主要处理技术[J].科技风,2019(06):106.
        [5]刘恺华,李卫东.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9,37(02):46-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