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公路公路局乐东公路分局 海南省海口市 570100
摘要:在道路日常使用中,受人为因素与自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会一定危害到沥青路面降低使用年限,进而给道路工程的正常使用形成影响,故此,为了提高公路路面的养护质量,就对公路做及时养护,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从而充分发挥出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的性能优越性,减少人们出行的不便,让公路时刻都保持通畅。
关键词:沥青路面;公路养护;应用
一、公路发展和维护现状及问题
1、发现现状
我国的公路建设发展速度随着经济发展也变得迅猛起来,不仅各级的干线公路日趋完善,而且在农村偏远地区的公路建设也日益加快。但是由于公路的运输量也在不断增加,造成很多公路因负荷过重,使用性能开始降低,修复任务越来越多。而之前建设的公路也渐渐进入了大中修时期,所以在目前的形势下,养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修复工程也越来越重要。
2、维护问题
在公路的维护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会产生大量的废旧原料。在对旧路进行维修改建时会产生大量的废旧沥青原料,而这些废旧原材料如果不进行回收处理,堆放在施工公路旁边,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也会占用施工场地附近的土地,对环境和耕地造成影响;同时大量堆放的废旧材料不仅会对土壤造成影响,还会对周围的居住环境等造成污染,影响周围居民的饮水质量和食物安全。
二、沥青路面病害情况分析
1、坑槽引起的损坏分析
路面在长期使用情况下,会由于各种原因形成一些坑槽。坑槽出现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由于长期使用出现渗水,使得路面下层出现缝隙,交通繁忙阶段会造成沥青与集料的粘结效果变差,集料也会随之掉落,从而形成坑槽;有的是由于路面施工时压实度不够造成集料分散形成坑槽;还有是因为在施工时路面的薄厚不均,路面过车时受力就相应的不均从而形成坑槽。
2、裂缝引起的损坏分析
公路路面缝隙有很多种,按照方向的不同有横向、纵向之分。横向裂缝,横向裂缝的位置一般在道路中心线的垂直方向,它是由于不良材料在温度的急剧变化下产生的,在施工时接缝处理不完善也会出现,另外在桥梁或者涵洞工程中,回填的方位不适或施工质量不合格就会出现不均匀沉降从而出现裂缝。
纵向裂缝,纵向裂缝一般是和道路通行方向一致,它的产生是由于路基的原材质量不达标,路基遇水而膨胀,或者路面的沉降形成的。
3、变形引起的损坏分析
(1)路基沉陷
路基沉陷是沥青道路的路基变形引起路面不均匀沉降,沉降产生裂缝。这种情况在填方工程量较大时容易产生。
(2)车辙变形
道路路面车辆来来往往,由于在路段行车的轨道比较一致,引起路面在这个轨迹上的变形问题。一般车辙变形在2cm左右。引起车辙变形是由于道路使用时的荷载积累,道路施工原材质量不过关也是成因。
4、其他情况分析
(1)泛油现象。
夏天的路面温度很高,沥青溢出油料,行车路过时会形成一道痕迹,这个现象的原因是:原料成分不合适,油偏多,其余原料较少。
(2)修补不良
路面修补后,有部分修补后的材料和原有的材料不能很好地合成,使得行车不稳,这个现象是由于:修补材料的薄厚不均,接缝施工方法不完善,修补材料不能很好地与原有材料契合。如果是在偏远地区的路面修补,会因为材料没有按时送到使得坑槽不能修复到位。
(3)翻浆现象
路面过车时,路面的缝隙里能渗出基层浆料,这是由于:施工时,基层材料的水稳性不达标,遇水软化,过车时就会受压渗出;如果在严寒地区,冬季的低温会让水结冰,气温上升时候也会引起翻浆;如果面层的厚度没有达到要求,孔隙较多,或者排水设施没有到位也会引起雨水等流到基层,形成翻浆。
三、公路养护中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具体运用
灌、填缝技术。根据缝宽可将裂缝分为大裂缝(>25mm)、中裂缝(12.7-25mm)、小裂缝(6-12.7mm)、微小裂缝(2-6mm)、微裂缝或发裂(<2mm)。通常出现发裂情况不用进行处理,若发裂在单位面积内比较多,就要在其上进行表面封层的处理。微小裂缝由于没有出现结构性损坏,一般不过多处理裂缝,仅需在表面进行贴封式封面。而小裂缝由于不会造成严重的结构性破坏,一般都把它们的处理纳入到预防性养护,这类裂缝要做扩缝处理。若出现有中、大裂缝,就说明路面的局部损坏较为严重,这便属于修复性养护的范围,宜采用公路大中修养护工程来进行路面修复。
稀浆封层与微表处技术。微表封层是由100%破碎的集料、水、矿粉、高分子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与添加剂组成稀浆混合料,是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微表封层的厚度能达到10-15mm,抗磨耐久性与抗滑阻力都要优于普通的稀浆封层。另外,稀浆封层特别是微表封层的抗滑性能十分良好,凝固成型较快,早期开放交通,能够避免碾压、喷洒的工序,有着生产效率高、施工过程简单等优点。
薄层罩面技术。所谓薄层罩面,是将一层厚度<25mm的热沥青混合料铺在原有路面上。通过薄层罩面处治,能够很大程度避免路面车辙的不断恶化,使起抗滑阻力、平整度得到改善,使路面轮廓得到校正,对路面也起到补强的作用。不过在很多时候相较其他预防性养护方法,会花费更多费用。从薄层罩面技术本身而言,压路机选型、碾压工艺、温度控制、正确的混合料设计是十分关键的。而使用改性沥青作为黏结剂铺筑的薄层罩面有着较好的耐久性。
雾封层技术。这一技术使用的主要是传统材料,比如改性乳化沥青与乳化沥青。同时,新材料的固化剂与再生剂等材料在雾密封层技术中也比较常见。在使用雾封技术之前,要及时清理路面,做好施工路段的交通管制,使路面的清洁得到保障。并且,在进行涂料喷涂的时候,喷涂的均匀性是不能忽视的[4]。另外,开放通行要在雾气密封层材料完全渗透并结束养护之后。总体而言,雾封技术所需成本少,能够获得良好的沥青路面维护效果,尤其在渗水、坑洼、裂缝等问题路面中十分适用。
沥青层再生技术。沥青层再生修护技术是沥青路面养护工程中最为常见的控制方式,目前也可适用于预防性养护工程。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环保、可持续、可重复利用的技术,它符合当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能够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具有节约资源和降低成本的优点。沥青路面再生技术针对路面具有连续性、大面积的病害,能够将受损的沥青路面经过修补以增强路面强度与稳定性,最后能使公路重新恢复其使用性能,并在经济效益中也起到降低了施工的成本的作用。
结束语
现代交通运输系统依然是以公路运输为主,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从一方面来说,加大对高速公路路面的养护力度,就能减少日常使用问题的产生,在运输效果与运输质量提高的同时,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目前有关部门的工作重点是要加强预防性养护工作在公路日常工作中所占的比重,通过提前分析各种可能的安全隐患,進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养护工作。因地制宜,选择科学合理的养护技术,创新养护技术,提高公路实际的养护效果,为我国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提供线路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宏伟.试论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及公路养护[J].中国标准化,2018(2):47-48.
[2]李占银.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2):25-26.
[3]李政文.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26):89-90.
[4]闫永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解析[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9,17(1):08-09.
[5]梁国华.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时机的确定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7(11):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