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市政路桥工程作为各个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市政路桥工程建设效益,做好路基面防水工作十分重要。如果路基面防水施工不到位,会增加不均匀沉降发生率、降低工程荷载性,严重还会导致安全事故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探究市政路桥施工中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进而提出几点质量保证措施。
关键词:市政路桥工程;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质量措施
引言
市政路桥工程作为我国公路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分,因此近些年新建路桥工程数量也不断增多。路桥工程临近江河等水源,周边环境较为潮湿,这就对路桥工程路基面防水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路桥工程具有工程量大、荷载性强、施工难度大等特性,特别是在遇到软土路基情况下,很容易导致路基沉降;而路面防水性不足会增加裂缝产生率,影响路桥工程的使用性能。可见,路基面对路桥工程整体质量有着重要影响,为了提升路桥工程建设的整体效益,就必须要严格采用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并配套质量管理措施,避免存在质量隐患。
1 市政道路施工中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
1.1防水混凝土制作
路基面施工中防水混凝土材料必不可少,并且相比设计标准,实际配置抗渗水压系数要更高一些,这样可以进一步保障防水性能。严格控制水泥使用量,不得低于300kg/m³,擦砂率控制在40%左右,水灰比低于0.55,灰砂比为1:2.5,坍落度要大于50mm,坍落度损失值要低于30mm/h[1]。所有混凝土材料在制作完毕后都要在2h内用完,避免初凝影响混凝土质量。在试验路段进行混凝土试配和试用,还要规划好运输路线,避免运输时间过程或道路过于颠簸。如果是采用泵送混凝土形式,则要按照说明书掺入一定量泵送剂,提升混凝土材料的抗滑性。
1.2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
1.2.1抛丸
根据防水路基面工程量、断面尺寸选择相适应的施工设备,如驾驶式抛丸设备用于大型段落施工,小型抛丸设备辅助施工;自行式移动抛丸设备适用于工程量较小的工程中。在抛丸施工中,要将路桥表面的杂质、散落浆液、金属块等清除干净。抛丸作业临线宽度重叠长度在10cm以上,不得出现遗漏问题。抛丸设备运行中要保持速度稳定性、丸珠粒径均匀,如果基面粗糙、构造深度大,要适当降低抛丸设备运行效率,更改抛丸粒径。抛丸设备中会配备自动清理吸尘器,可以处理抛丸击打下的废渣,在储缸内容统一存储,要及时进行处理。边角位置大型设备操作不方便,此时要更换为小型抛丸设备修复。完成抛丸工作后紧接着进行下一道工序,避免二次污染。
1.2.2刨铣与打磨
打磨环节可以降低面层粗糙度,清除掉遗留下的浮土、碎石,减少防水材料后期脱落概率的。施工中主要是采用磨削机,将面层打磨到设计标准,并做好表面清理工作。在打磨过程中要时刻关注打磨精细度,避免局部位置粗糙度较高。刨铣可以将面层网纹去除,本质上刨铣就是打击的施工,通过给路面施加压力,提升路基面密实度、承载性。刨铣时要配备自动吸尘设备,将表面灰尘吸附干净,避免缝隙进入杂质影响粘附力,保证路基面的整体防水性。不同刨铣机的施工宽度不同,通常在0.5-2m之间,保持刨铣深度在250mm左右,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将路基面表面浮浆去除[2]。
1.2.4拉毛
防水路基面施工必须要满足质量标准,保持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在混凝土施工完毕后需要进行拉毛处理,工作人员小心去除表面浮浆,避免表面粗糙度过大,提升面层粘附性。由于防水材料种类繁多,不同防水材料的性能、粗糙度也存在差异,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并不断完善施工方案。完成拉毛施工后不得有任何车辆通行,如果施工车辆需要通过要设置防护措施,否则路基面会直接遭到破坏。
1.2.5防水层
防水层施工环节尤为关键,施工中要提前检测路面平整度,不得出现凹凸情况,否则要采取平整措施,将不平面进行填充或剔除,做好表面污渍、泥沙处理工作。涂抹首层防水涂层中,需要加入一定量的活性剂,在后续喷涂当中要在上一层初凝后再进行。防水涂料喷涂当中,要把防撞墙用挡护布遮挡起来,防撞墙底部防水层要由人工涂刷。在防水层施工完成后,且在沥青混凝土铺装前,要严格控制通过车辆,车辆不得紧急制动、转弯、倒车,保护防水层不被破坏。
1.2.6混凝土保护层
在完成防水层施工半小时后,还要浇筑一层保护层,为了避免防水层被破坏,所有材料都要轻拿轻放,加强基层保护。混凝土配置要严格按照试验路段标准进行,严格控制坍落度、密实度、和易性,保证混凝土材料质量,这样才能够提升混凝土保护层施工质量。为了减少混凝土裂缝,需要沿着路桥面层每隔4m长度设置一个断缝,断缝规格为4mm,混凝土实际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以上时,出现的裂缝要使用环氧树脂填充封堵。混凝土面层施工必须要足够平整,不得出现凹凸处。混合料搅拌时间持续3min以上,保证纤维的均匀性,使用平板振捣设备,不得出现漏振、过振情况,保证振动均匀[3]。混凝土初凝后要进行抹面施工,表面上铺设一层草袋,洒水保湿养护,降低裂缝生成率,养护时间不低于14天。
2 防水路基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做好前期工作
前期工作质量决定了工程施工是否成功,所以在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如何满足整体的防水性能。结合路桥工程地质状况、水文状况设计施工方案。根据勘察数据、施工标准,进入施工准备阶段。熟练掌握所有的技术文件,如勘察材料、调配方案、技术标准等。特别是对于软土路基等特殊路段必须要进行对此可行性验证,加强每项工作的质量审查,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最大限度上减少后续设计变更情况。放样工作要足够细致、精准,设定把永久性临时水准点,提前对路基坡脚进行碾压。
2.2保证施工材料质量
保障施工材料质量是提升路基面防水性能的基础,路基面中的保护层、防水层十分重要,可以提升降水的抵抗性。防水层在混凝土层、沥青面层中间,必须要保证防水层材料的粘附性,让三者成为一个整体。防水材料选择中,要有较强的防渗性、高弹性、抗侵蚀性。混凝土材料制备要控制配比精度,保证混凝土使用性能[4]。此外,还要根据路桥工程施工条件、施工环境选择材料,任何材料进场前都要进行全面质量检查,包括材料规格、使用数量、出厂证明等,有必要的话还要到实验室进行性能检查,合格之后再投入到施工现场,不合格材料要整个批次退回。
2.3构建质量控制体系
为了加强防水路基面施工质量,必须要有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作为支撑,以质控体系作为框架展开质量管理工作。质量控制要由多部门参加,包括政府管理部门、监理部门、总承包部门,对路基面施工状况展开全面分析,根据行业质量标准制定施工质量管理制度,任何施工环节都要符合质量控制标准,确保质量控制体系贯穿到每个施工环节中,每个岗位都要落实责任。特别是在施工完成后,需要及时进行质量检查,避免形成隐患工程。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路桥工程对社会经济发展尤为重要,这就必须要结合工程状况、施工标准,制定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方案,做好混凝土配置工作,控制抛丸、拉毛、防水层、混凝土等多个流程施工管控,这样才能够保证整个路桥工程的整体质量,提升施工效益。
参考文献:
[1]祝斐.市政路桥施工中防水路基面的施工技术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34):517-518.
[2]吴奕平.市政路桥施工中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的分析[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18,(03):328-330.
[3]何洁珊.市政路桥施工中防水路基面的施工技术探析 [J].江西建材,2017(1):182-183.
[4]谢春荣.探析市政路桥施工中防水路基面的施工技术[J].智能城市,2016(6):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