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财务分析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6/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成静
[导读] 摘要:财务分析是指财务管理人员为企业各项经营活动提供财务预测、决策及财务评价等综合信息,它是企业财务状况的可靠评价。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山西省太原市  030001
        摘要:财务分析是指财务管理人员为企业各项经营活动提供财务预测、决策及财务评价等综合信息,它是企业财务状况的可靠评价。它所提供的一切数据都是以财务报告为基础,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企业领导者要充分意识到财务分析对财务管理的作用,通过有效的管理策略加强财务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
        关键字:财务分析;经济活动;应用
        1财务分析的内容
        财务分析是由不同的使用者进行的,他们各自有不同的分析重点,也有共同的要求。财务分析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企业资产的结构,估量所有者权益对债务资金的利用程度,制定企业筹资策略。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反映偿债能力的比率通常有以下几个:
        (1)流动比率,是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流动比率越高,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强,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2)速动比率,是指速动资产同流动负债的比率,它反映企业短期内可变现资产偿还短期内到期债务的能力。速动比率越高,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强,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3)现金比率,是指企业现金与流动负债的比率。现金比率越高,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强,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但同时表明企业持有大量不能产生收益的现金,可能会使企业获利能力降低。
        (4)资产负债率,是指负债总额对全部资产总额之比,用来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负债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越强,而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越低,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越弱。
        (5)有形资产负债率,是企业负债总额与有形资产总额的比率。有形资产负债率越高,说明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越低,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越弱。
        (6)产权比率,产权比率也称负债对所有者权益的比率,是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产权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越弱。
        (7)已获利息倍数,是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已获利息倍数至少应等于1。这项指标越大,说明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越强。
        1.2评价企业资产的营运能力,分析企业资产的分布情况和周转使用情况,测算企业未来的资金需用量。反映营运能力的比率通常有以下几个:
        (1)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比率,有两种表示方法:一个是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反映年度内应收账款平均变现的次数,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越多,说明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越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越高。另一个是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反映年度内应收账款平均变现一次所需要的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越少,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越多,说明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越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越高。
        (2)存货周转率,是反映存货周转速度的比率,也有两种表示方法:一个是存货周转次数,反映年度内存货平均周转的次数,存货周转次数越多,说明存货周转快,企业实现的利润会相应增加,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越高;一个是存货周转天数,反映年度内存货平均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存货周转次数越多,说明存货周转快,企业实现的利润会相应增加,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越高。
        1.3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企业利润目标的完成情况和不同年度盈利水平的变动情况,预测企业盈利前景。反映盈利能力的比率通常有以下几个:
        (1)销售(营业)净利润率,是企业净利润与销售(营业)收入净额的比率,是反映企业获利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这项指标越高,说明企业从销售(营业)收入中获取净利润的能力越强。
        (2)资产净利润率,是企业净利润与资产平均总额的比率,资产净利润率越高,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越强。
        (3)净资产利润率,也称所有者权益利润率或净资产收益率,是净利润与所有者权益的平均余额之比,它反映所有者全部投资的获利能力。

净资产利润率越高,说明企业所有者权益的获利能力越强。
        (4)每股收益,是反映企业普通股股东持有每一股份所能享有企业利润或承担企业亏损的业绩评价指标。每股股利是影响企业股票价格的重要指标,每股股利越多,说明给投资者的回报越多,企业股票价格越高。
        (5)市盈率,是普通股每股市价与每股收益的比率,市盈率越高,表明投资者对公司的未来充满信心,愿意为每1元盈余多付买价,企业的市场价值越高。
        1.4从总体上评价企业的资金实力,分析各项财务活动的相互联系和协调情况,揭示企业财务活动方面的优势和薄弱环节,找出改进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矛盾。
        2财务分析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应用
        随着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发展,财务分析已越来越普遍地应用在我国的企业的日常管理之中。然而,经济的发展不仅为财务分析工作带来了机遇,更多的是挑战。一方面,市场上的需求情况千变万化,企业管理者必须迎难而上,敢于挑战,首先明确对本企业发展实力的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为企业谋求更好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经济的竞争日趋激烈。而财务分析作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信息来源,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2.1有利于企业管理工作更好地利用客观规律
        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要遵守一定的客观经济规律,能够正确地认识和利用规律对企业的经营结果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对于企业来说,很多财务管理的客观规律要在财务分析工作完成之后才能被发现。企业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新情况主要是因为市场形势发生变化之后,过去的经济客观规律已不能适用于当下的发展状况。面对这样的情况,企业管理者应当充分发挥财务分析工作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对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情况和企业的自身条件进行合理的分析,为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思路。科学的财务分析工作是企业得以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对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有着帮助和指导的作用。
        2.2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
        企业施行财务分析工作的目的是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财务分析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能够从基本的信息数据着手,为企业管理者的日常经营管理和战略决策提供帮助,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使企业逐渐取得规模效益。此外,在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分析过后,企业管理者还能认识到企业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和威胁,及时做好应对工作。通过财务分析提供的各项科学指标,企业能够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行精细化的生产,实现更好的经营效益。
        2.3帮助企业明确自身的经营实力
        在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许多无法实现数据化的信息资料往往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财务分析不仅要对财务决算报表的数据进行科学化分析,还要兼顾数据化之外的企业经营信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机等新一轮科技驱动下,各项财务数据更加全面和完整,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明确公司经营优劣势,明确市场上的消费倾向,使企业能够在生产销售中获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取得更可观的经营效益。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涉及到生产、销售中的各个环节,将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通过数据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在經营和决策过程中为管理者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持。
        3结束语
        企业管理必须注重财务分析的作用,提高财务分析的综合性和科学性,能够帮助决策者准确的获取财务分析中的价值信息,基于价值信息才能做出符合实际发展需要的决策,使得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造林.浅析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3):218+217.
        [2]孙小东.财务分析在制造业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4):169+174.
        [3]刘琰.财务分析及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商场现代化,2019(10):133-134.
        [4]孙继光.探析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反思[J].商讯,2019(14):65+67.
        [5]赵勇军.试论财务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纳税,2019,13(10):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