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第三采油厂作业大队
摘要:车辆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避免车辆安全事故发生,分析了企业车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细节入手,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对于提升车辆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车辆安全管理;问题;对策;细节管理
1 前言
安全管理企业管理中重要的内容,不仅影响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还影响企业绩效及员工福祉。车辆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重要环节,车辆是企业重要的运输及交通工具,使用频率高,易发生安全事故。分析表明,车辆安全事故多是由驾驶人员思想麻痹、疏忽引起的,很多时候没有注重细节管理,酿成大的交通事故,不仅造成驾驶人员人身伤害,还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因此,从细节入手,加强对企业车辆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2 车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车辆疏于管理、车况欠佳
过于关注短期效益,容易导致车况欠佳。这一问题主要出现于各用车单位。车辆作为企业财产,在表面上与个体经济利益无关。于是,一些人员在使用时产生了不良思想:只管使用不管维修,以尽可能地减少花销。这就埋下了安全隐患。再者,管理层在人员配备上一般从严掌控,以减少单位开支,这也可能导致车辆检查人员的匮缺。
2.2 过于看重经济效益,淡化安全意识
市场经济注重竞争、效益,单位管理层必须考虑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这个时候,可能会采取划块的管理方式。也就是说,经过组建实体,划小经济核算单位,实现自负盈亏。于是,汽车作为单位的交通工具,也实行分散管理、使用的方法。应该说,从单位工作实际来讲,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它调动了各个部门的生产与工作积极性。但是,汽车作为特种工具,在这一过程中可能面临不少问题。比如说使用权与管理权的变化,就容易导致职责的空缺,造成管理上的真空。
2.3 工作落实不到位
上级关于加强汽车运输安全管理的要求就是得不到落实,有些单位仅仅只是应付一下。
有的单位所谓有人管仅是办理一下证照、审验手续,给发一发学习材料,根本就没有采取措施把文件精神落实到用车单位和司机本人。不少单位的车辆管理、车队的管理职责成为纸上谈兵,空中楼阁,没有人去履行车管制度和落实上级工作要求。
3 对策
3.1车辆安全管理要常抓不懈
以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和安全活动为主线,营造安全生产的气氛,努力确保安全无事故。
安全教育包括新人厂驾驶员教育、对违章及肇事驾驶员教育、季节性安全培训教育、日常性和节日安全教育、事故案例教育以及以人为本加强安全责任感教育等。驾驶员的教育管理是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源头管理。
抓好源头,对驾驶员安全驾驶技术的形成与培养,对于减少“马路杀手”,保障道路安全畅通意义深远而重大。安全检查就是要及时发现隐患,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收车前、行驶中、收车后的车辆检查,及时排除故障,确保车辆“健康” 上路。可采取夜查、路查、抽查等方式,对违章现象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安全生产月”“交通安全百日竞赛”“安全百日事故”等活动,强化其安全意识,提高整体安全水平。
车辆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门科学,它需要认真钻研,认真调查,围绕一个“实”字,从大处着眼,从小事抓起,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环节,并持之以恒,这样,交通安全管理的境界提高了,预防交通事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3.2 对于薄弱环节加强车辆安全管理
对安全意识差的驾驶员重点教育;对驾龄短的司机重点培训学习;对新人厂的司机及时进行岗位安全教育,经培训合格后方可单独顶车。尽可能选择素质高、技术好的司机执行长途任务,并要做好特殊天气车辆监控管理工作等。注重对新人厂,驾龄短(尤其是3 年以下驾龄)的驾驶员的教育,这些驾驶员缺乏经验,应付紧急情况能力差,对自己往往估计过高,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要注重对驾驶员驾驶经验的培养教育,鼓励学习,相互交流,总结经验,使其学会处理各种复杂情况,提高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3.3 强化安全知识宣传教育
组织安全知识竞赛,经常开展安全活动,通过竞赛和活动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出黑板报、张贴宣传栏,使职工在趣味活动中受到安全教育。以人为本,进行业务培训。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选出驾驶技术能手,及时奖励和宣传,以点带面,营造驾驶员学技术、练本领的氛围。也可以采用小型化、随时随地的培训方式,如在车队门口悬挂小黑板,书写驾驶员培训内容,做到一日一题;遇到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时,书写有针对性的安全注意事项及行车技术要求。车辆安全管理不只是车管干部的事情,驾驶员与车辆朝夕相处,更要调动其能动性。“ 记驾驶日记” 可以促使驾驶员思考,领悟车辆驾驶的内涵,积累驾车经验,提高业务素质和驾驶本领。
3.4 加强安全事故警示教育
对发生的事故,无论大小,都要按照“ 四不放过” 的原则进行处理。原因不清不放过,责任人没有处理不放过,没有接受教训不放过,没有制定预防措施不放过。同时吸收他人发生的典型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引以为戒。驾驶员同医生一样,一旦发生事故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杜绝事故、消除隐患要警钟长鸣,要照章办事。对于个别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的驾驶员,在他们发生事故的时候,就必须加大处罚力度,使其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车辆安全管理是个复杂的工作,不同时期都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不能简单重复过去的东西,搞形式主义的花样翻新。因此,必须增强管理的针对性、实践性和主动性,认真研究新形势下车辆安全管理工作应具备的新特点、新方式和新内容,真正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在推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更好地体现鲜明的导向性,通过管理教育,提高车辆安全管理水平。
3.5 提升驾驶员安全意识
驾驶员是车辆的操作者,提升驾驶员安全意识至关重要。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避免侥幸心理。侥幸心理往往会酿成大事故,要避免侥幸麻痹。思想上的侥幸比恶劣天气、车况、路况等更加危险,对事故的隐患更大。只有加强对驾驶人员安全警示教育,传达安全要求,分享事故案例,剖析事故原因,举一反三,使驾驶人员认识到事故的危险程度,对事故产生畏惧心理,才能提高安全意识,从根源上杜绝安全隐患。
3.6 树立驾驶员安全主人翁意识
在安全管理方面,要防微杜渐。一个小的疏忽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可能酿成大的事故,不仅造成车辆损坏,造成驾驶人员人身伤害,还可能对企业生产造成影响。对企业、对个人、对家庭都是重要的损失。必须提升驾驶人员的安全主人翁意识,为自己、为家庭、为企业负责。一旦手握方向盘,就要意识到自己在安全工作中的地位,明确自我安全意识,出现问题不能推卸责任、互相推诿。为了树立驾驶人员主人翁意识,一是要营造一个如家庭般的企业氛围,提升驾驶人员归属感。二是要让驾驶人员意识到安全是自己的事,认真做好日常生产中的每一件小事,认真管理自己驾驶的车辆、保持好的车况,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4 结束语
企业车辆安全管理,虽然一直在抓,一直在讲,但目前实际工作中确实需要加强落实工作,只有从细节入手,采取有效地对策措施,解决汽车运输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才能确保不会出现车辆安全事故,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勇,刘国民.促进车辆安全管理工作要抓准“三点”[J].汽车运用,2007,3(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