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保定 071051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加重,青年择业问题凸显,政策在现行社会下的不断完善,对退休、养老、就业、医保问题的解读也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旨在从退休、养老、就业,医保四个方面详细解读政策新形势。
关键词:退休 养老 就业 医保 解读 新形势
退休、养老、就业、医保是最关乎民生的问题,也是普罗大众最为在意的焦点,在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之下,退休、养老、就业、医保也必须顺应新形势,在新时代下,既符合当代国情,也要考虑民生问题。
一、关于退休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数量不断增加,并且在全国总人口中占有的比重也不断提升,老年抚养比不断提高。但伴随而来的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三年内不断下降,人口平均寿命由2000年的71.4岁增长至2019年77岁,这一系列数据都体现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深,专家预测我国老年人数量在2060年前后将达到高峰,延迟退休成为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研究对象。从我国国情及充分利用劳动资源的角度出发,延迟退休已成为必然选择。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退休政策有三种方式:正常退休、延迟退休和提前退休。在一般情况下,男性正常退休的年龄均需满60周岁,女干部正常退休年龄需满55周岁,女工人正常退休年龄需满50周岁。对因工作需要,且身体健康可正常工作的高级专家,本人同意后可适当延长退休年龄。从事井下、高温、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特殊工种劳动者,退休年龄男性需年满55周岁,女性需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性需年满50周岁,女性需年满45周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结构的改变,我国现有的退休政策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社会发展,我国现行的退休年龄相较于德国、美国的67岁,要明显偏低,我国老年人口增长速度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不成正比,持续下去会导致我国劳动人口不足,养老压力不断增加。因此,我国为适应当今发展,在不断研究完善退休政策。
二、关于养老
“十三五”国家老龄化事业发展提出了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的目标,2019年两会中“养老服务”再度成为民生热点。我国养老服务体系是指“一切为满足老年人特殊需要而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行业总称,其外延至少包括家政服务业、医疗护理业、保险业、老年理财业、老年休闲娱乐业、老年用品、老年旅游、老年教育、老年文化体育、老年心理咨询等行业”。
养老服务模式有更多选择性。《民政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作重点的通知》:大力发展养老服务,努力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服务为补充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2016年,国家卫计委颁发了两部关于医养结合的文件。《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肯定了“十二五”时期我国老龄事业和养老体系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辅助、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
养老服务质量更为关注。首先是机构建设愈加完备,《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标准》等提出了当期养老建设的发展目标。其次是养老服务项目更加具体,全国老龄办发文《“十二五”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指出要重视老年人的精神世界、延展兴趣爱好、丰富老年文化生活。还有对志愿者、专业人才、社区工作者的制度规范更加完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等对志愿者、社会工作者和养老护理员加强规范约束,可有效规避职业道德风险。
老年服务社会化。2010年民政部发文《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实施意见》、同年民政部和财务部联合发文《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2014年国务院发文《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资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关于全面开放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2017年民政部发文《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放管服改革的通知》。
几年间的政策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政府对养老服务方面的主导地位逐渐淡化,转而鼓励引导民间资本投资。
三、关于医保
医保基金是国家为保障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按国家有关规定,向单位和个人筹集用于参保人员基本医疗保险的专项基金。对医保基金使用动态的跟踪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基金使用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保障基金正常运行,通过统计当年参保人数,依据人均缴费及中央和地方财政人均补助标准,可核算出当年基金筹集总额,计算人均账户基金数,根据往年门诊、住院人次增长幅度,疾病预测发病率等,按比例分配门诊基金、住院基金。在医保实施运行期间,通过对门诊及住院基金使用进度监测、累计基金使用率等方面对比分析当年基金使用的合理性,并结合患者就医需求、病源结构、疾病发病动态来分析门诊和住院基金的支付动态进展,促进医保基金的有效、合理使用。
随着参保人数的增加筹资标准提高,年度医保基金筹集总额越来越多,通过对相关指标分析测算,合理确定门诊、住院基金分配比例及重特大疾病基金占比。通过调查和往年运行数据统计出医保患者就诊率、次均费用、补偿比、增长系数和保险因子等相关变量,根据收支平衡、灵活调整的测算方法,分开住院医疗与门诊服务,测算划为住院统筹基金和门诊统筹基金的人均标准占比,分解乡村级门诊统筹基金,和家庭账户基金。通过监测门诊统筹基金、家庭账户基金、住院统筹基金的支付比,为进一步合理分配基金结构,实现基金使用效益最大化提供科学指导依据。
但是医疗保险就目前而言,依旧存在着收支不平衡的问题,这关系到医疗保险体系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对医保基金动态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及时掌握医保基金支出的合理性,定期对医保运行进行分析,深入研究和定量数据测算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关于就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好就业问题,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做好“六稳”工作,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切实做好百姓就业这篇文章。2019年12月2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意见》,对现在乃至此后的稳定就业作出全面部署。
聚焦政策引领,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在决策上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区间调控的下限,把就业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纳入宏观调控体系。强化各级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加大对政策落实效果显著地区的激励支持力度。横向发挥省市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作用,统筹协调成员单位,运用加大投资、扶持企业、开拓市场、壮大新动能等措施,推动产业、财税、金融、贸易、社保等政策围绕稳就业综合发力。纵向发挥各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作用,推动基层在实施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要专项行动时同步评估就业影响。
聚焦创新创业,通过制定更多的举措来增加就业人数。可通过实施全民创业计划,制定多渠道灵活就业机制,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之税收减免,创业补贴等扶持政策,也可举办创业大赛,成果展示,典型宣传等活动,通过创业政策引领创业活动,持续激发创业积极性,同时,可加强创业专家指导和创业项目库建设。还需要放款市场准入政策,简化立项,审批和办证手续,消除创业阻碍和壁垒,营造良好创业的社会环境。
综上所述就是在当今趋势下,退休、养老、医保、就业所要面对的新形势,做好新形势下的发展工作,推动社会不断进步,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林晓.关于我国延迟退休年龄的研究综述[J].管理观察,2020,(02),48-49.
[2]张月.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政策路线和供需现状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0,(07),78-79.
[3]戴元湖.突出“六个聚焦”推动稳就业政策落地落实[J].群众,2020,(04),8-9.
[4]杨莉.浅谈医疗保险运行分析对医保政策的影响[J].市场研究,2019,(07),33-34 DOI:10.13999/j.cnki.scyj.2019.07.011.
[5]玉帛. 人社部解读退休、养老、就业、医保新形势[J]. 劳动保障世界, 2016,(1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