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养护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对策

发表时间:2020/6/11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6期   作者:张晓彬
[导读] 摘要:园林绿化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居民的生活环境,增加居民幸福指数,并且能够美化城市环境,给城市赋予现代化、新鲜化的城市样貌,以此增加城市的吸引力。
        如皋市滨江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通  226500
        摘要:园林绿化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居民的生活环境,增加居民幸福指数,并且能够美化城市环境,给城市赋予现代化、新鲜化的城市样貌,以此增加城市的吸引力。因此,园林项目的绿化工程成为现代化城市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要通过不断的总结问题、改善绿化技术、掌握正确的绿化养护措施来不断提高园林绿化水平。
        关键词:园林绿化养护;问题;改进对策
        引言
        园林主要包括各种植被、盆栽、假山、池塘、人造路径等,植物是园林设计的基础,对园林设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植被类型多种多样,合理搭配对园林设计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合理选择和搭配植被的情况下,需要根据植物的生长要求和生长特点,为植被提高合理的生存环境,从而保证园林景观能在各种季节下满足观赏者的舒适性,从而为我们的园林景观提供有效的保障。
        1园林绿化养护中存在的问题
        1.1养护管理机制不完善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形式相对较为单一,存在管养没有分开的问题,没有积极引入市场化的运营模式,没有建立专业的养护管理的考核标准以及监管机制,管理责任人和管理职责不明确。此外,养护管理技术人员的水平较低,对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认识过于简单,如认为园林冬季整形修剪主要将多余树木枝杈剪掉,而忽略园林营养平衡及美观等其它需要,同时缺少必要的专业性培训,造成其养护效率和养护效果长期处于低下的水平。
        1.2养护技术不达标
        现阶段,城市绿化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大多不高,只能进行简单的枝叶裁剪,对如何进行绿化造型缺乏必要的知识,技术能力薄弱。植物护养方法过于简单,应该进行冬季修剪的枝叶修剪的少,植物养护效率低、植物造型不好,景观的观赏价值低,应该注重养护人员专业能力的培养。
        1.3对绿化养护工作监管不到位
        在园林绿化养护工作中,监管不到位直接导致管理出现问题,施工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导致养护工作不到位,给植物造成损害。植物受到自然环境破坏后没有及时进行养护,这些都将给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开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2园林绿化养护改进对策
        2.1完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制度
        园林绿化工程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具有社会公益性,但是“很多城市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实行资金包干的形式,这样使得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单位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较低,存在着一定的偷工减料现象。”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完善其管理制度,进行标准化和科学化的绿化养护管理工作。要制定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技术标准以及操作规范。作为园林的主管部门和园林绿化施工单位应当制定各自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划,使得可以进行指导和规范具体的实施工作,严格要求,标准化管理。此外,应当推行目标管理,明确个人职责,进行班组或者个人岗位承包责任,对于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质量检查制定出一套合理的、全面的绿化养护管理制度。要依据考评标准进行日常工作考评,奖惩分明,从而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2.2加大智慧化建设力度
        从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发展角度来说,精细化与科学化管理为主要发展方向。

花草树木作为城市的对外绿色名片,展现着城市风貌,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然而部分树木树龄很大,出现长势衰退和空腐以及病虫害加剧等系列问题,遇到极端天气或被外力撞击之后,产生断枝或者倒伏情况,增加了安全风险。传统的园林绿化养护实践中,多采取经验定位法处理。随着园林绿化养护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实现高效处理成为研究的重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建设智慧园林,通过数据信息的采集和存储以及利用,能够为智慧管理提供支持。以某城市为例,搭建了一张图综合管理平台,开发了园林绿化信息管理模块、辅助决策模块以及综合监管模块,养护人员可以借助城市园林绿化信息一张图系统、园林绿化移动巡查系统、养护监督管理系统、物联网监测系统等,高效率开展园林绿化养护工作,切实提高养护管理水平。随着信息技术和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不断融合,园林养护APP被推广应用,基层工作人员可以将完成的养护工作信息,上传到养护日志,上级管理部门和人员可以及时获取养护工作的动态,查询完成情况,能够实现全过程监管以及养护责任的溯源。借助获得的数据信息,包括土壤墒情信息以及病虫害监测信息等,构建大数据分析模型,为养护工作中的病虫害预防以及树木移栽等工作,提供科学精准的指导。除此之外,通过为树木建立档案,借助PICUS设备和土壤墒情检测器以及物联网技术等,获取树木的信息,为树木进行体检,掌握土壤条件以及病虫害发生情况等,为古树名木以及其他资源的养护管理,提供了极大的保障。
        2.3园林养护绿化相关细节
        园林建设初期花坛草坪等植被比较娇嫩,需要对其进行精细养护,对于平面植被花卉可以建设自动喷灌设备对于立体植物采用高压喷雾器灌溉,喷水时间和频率需要根据具体植被的生长条件设定此外也要注意根据时节气候进行调整,植被施肥根据生长情况酌情施肥,注意”肥害”化肥千万不能过度,肥份过浓或选择不适当化肥将导致植被生长颓萎甚至烂根死亡,园林修剪的目的是控制植株高度,维持设计形态,促进固有生长,保持图案明显,姿态整洁,修剪方法主要有疏枝、疏花、疏果、摘心、去病枝、残花败叶等园林养护需要对植被进行定期修剪才能维持植被固有姿态。植被生长过程中难免受病虫的残害,因此驱虫防止是必要的,防治害虫要做到预防为主,治理过程中辅以相应药物,害虫一般分为地表和地下两种虫,地表虫主要残害枝叶枝干一般为蚜虫、蚧壳虫等,地下虫主要吸取植株根部养分一般为地老虎、白蚁等,害虫防治一般有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两种方法,生物防治是适用于较轻的害虫防治或者害虫预防,害虫残害较轻时可以剪去残害枝叶或者挖出害虫残害区域,采用灯光诱杀可以达到消除部分害虫预防的目的,好处是无污染对植株影响小,化学防治主要是通过药物喷洒比较适合严重的害虫防治,其中注意的是选择适合的药物是关键,喷洒浓度和用量也需严格控制。补植是对死亡或者濒临死亡的植株进行更换,目的是维持园林景观的长期美观保持园林景观的协调。对于园林景观中中的树木需要对不同的树木进行专门的养护,因为树木的种类、特征、树龄都不相同且树木作为园林的主要部分需要对其精细化养护,树木的灌水需要根据树木的需水量而定,树木分为喜湿润、喜干燥、和较耐干旱树木对喜湿润树木注意定期浇水,干旱季节格外补充水分,对于喜干燥树木可以少给水或者不给,在梅雨季节及时给树木排水,此外灌水还需要因土质而定,对于保水土质少给水,疏水土质多给水,树木生长期正常灌水,树木休眠期耗水量小可以不灌水,灌溉的水需要河流水或者自来水,不可以用生活或者工业废水,可以对灌溉水进行酸碱度检测,保证灌溉水的无害性,灌溉的过程中可辅以稀释化肥,具体使用根据树木状态而定。树木养护精细化需要对日照量进行控制,不同的植物喜光度不同可以通过覆膜减少水分蒸发对主干枝叶进行卷曲,搭棚可以减少光照量减少水分消耗。
        结语
        伴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速,涌现出许多环境恶化的问题,必须要加强绿化生态建设,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重视园林绿化工程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发挥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重要作用,提高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水平,完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制度,构建具有艺术性和实用性双重作用的城市绿化环境。
        参考文献:
        [1]吕顺杰.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探究[J].2014.
        [2]李玉华.园林绿化工程中绿化养护管理的重要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