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认字是小学语文中的重中之重。但由于认字写字的过程过于枯燥、单调,所以就导致大部分小学生都对认字写字既没有兴趣,也没有热情,最终造成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效率下降。而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新型的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该教学方法能够为小学语文课堂的学习增加趣味性,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随文识字;教学策略
在新课改背景下,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质量,已经深受任课教师以及家长所重视,然以现阶段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情况来分析,在教学期间所存在的问题并不在少数,如教师教学方式单一,以及过于强调汉字的工具性,在此情况下也致使小学生的识字效率并不高。针对上述情况对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应注重实施随文识字的教学策略,改变上述不足,保证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质量,促进小学生学习掌握到更多的语文汉字。该文以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现状分析为出发点,着重研究小学语文随文识字的教学策略。
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现状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之中,个别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如仅关注独体字笔画,及合体字笔画,将汉字作为单独的偏旁,片面地认为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降低小学生的识字压力,促进小学生记忆与理解文字,但殊不知这种方式会严重阻碍小学生语文识字兴趣,且也会致使小学生在语文识字时产生混淆现象,在此情况下小学生在写字时就时常出现错误。再者,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个别教师在开展识字教学时,只顾将文字的意思以及笔画等方面介绍给小学生,但却经常忽略小学生掌握文字的情况,未能够及时进行课堂检验,导致个别小学生在语文识字课堂中,所学习到的语言文字少之又少。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还有个别教师会过分强调汉字的工具性。具体来说,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为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成绩,所以一些教师并不注重于检查小学生的识字效果,而更为关注小学生的拼写情况。并且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所以教师对小学生的识字要求往往停滞于会读、会写以及会用的层面上,但却很少有时间去渗透汉字文化,将整个识字教学局限在应试教育的要求之中,难以发挥出语文识字教学的深层次作用。
二、小学语文随文识字的教学策略研究
1、辅助认字,咬准读音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认识的字数有限,因此,大多数文章中都配有拼音辅助小学生阅读、认字。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小学生碰到生字、生词就可以通过拼音获得正确的读法。在认字的最初时期,小学生感到困难属于正常现象,但让小学生借助拼音进行反复大量地练习,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对生字、生词的印象,长期下来,小学生就会熟练掌握通过拼音学习的方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为确保能够更好地开展随文识字教学方法,应积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借助该教学方法进行相关教学。比如,在正式开始上课前,教师先组织学生通篇阅读文章,在阅读过程中将生字、生词用笔标注出来,接着再通过拼音认字。在《清澈的湖水》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就可以组织小学生先通篇阅读文章,自行利用拼音读准生字、生词,然后再让小学生将不理解的地方标注出来,反馈给语文教师,最后由语文教师统一讲解,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以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结合语境,理解字义
在学生学习生字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对生字进行认知,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对字的内在含义进行正确的理解。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随文识字方法时,应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精读,进而帮助学生快速理解生字含义。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可以与语文环境充分结合,帮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来理解生字和词组的含义,进而促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深入的理解。教师可以基于文章结构,联系上下文中每个部分的内容,先帮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初步理解,进而引导学生理解生字在文章中所表现的含义,并要求学生运用生字或生词进行造句,进而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认知理解。
3、创设随文识字的教学环境
对于自控力较差的小学生来说,氛围的感染特别重要。小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性格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小学生识字的过程主要靠一遍又一遍的重复,这样不仅大大降低了课堂效率,还会将小学生仅剩不多的耐心给消磨掉,不利于学生长期的学习。因此,老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创设与学生兴趣相符,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情境。例如,在教学生认识“灯”这个字的时候,首先老师可以先向学生提问我们过马路时要看什么,学生们肯定都会知道是红绿灯,然后就把“灯”这个字引入课堂的教学中,学生们在具体的情境中就会对“灯”这个字认识的更加深刻,老师也可以顺便向学生们强调过马路时要遵循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还让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再比如学习“表扬”这个词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到我们班级中都存在的一个表扬栏,学生们肯定对表扬栏非常熟悉,这样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可以让学生更快的理解并记住相关的字词。
4、初读文章,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一般文章中都有读音做辅助,主要是因为小学生的年龄小,配上读音能够方便小学生认字,学习中,学生遇见陌生的生字时就可以借助上面的拼音来读准生字的读音,最初接触生字时学生感觉吃力是正常的,借助拼音进行反复的阅读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印象,这样学生就能通过拼音掌握生字读音。因此在实际的语文识字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落实随文识字法,教师可以借助文章中的拼音来进行随文识字教学,例如,在课堂上让学生阅读课文,先将生字标记出来,然后根据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在学习《清澈的湖水》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简单地阅读课文,通过拼音来读准生字,阅读完文章后让学生将不懂的生字记录并反映出来,让教师集中进行解释说明,这样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当学生阅读完文章后,教师再对学生不懂的生字进行集中的讲解和说明,同时教师还可以在黑板上写下这些生字,让学生不看课本进行阅读,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生字。
小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识字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教师和学生要共同努力,在不断的摸索和实践中,对随文识字的教学体系进一步完善,提高学生的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发现语文的魅力,培养学生对于语文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玉萍.小学语文随文识字教学方法分析[J].读与写,2017,14(16):65-66.
[2]蔡菊英.小学语文随文识字教学方法探析[J].魅力中国,2019,(21):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