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房屋住宅楼转换层中高支模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2月6期   作者: 易平辉
[导读] 近些年来,随着建筑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物的功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建筑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物的功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临街住宅楼中,下面几层一般为商业综合用途,上面的住宅楼通过转换层进行过度。为了追求大空间的视觉效果,往往将转换层之下的商业综合用房开间加大、层高加高。这就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支模施工技术随之被广泛应用。

          关键词:高支模;转换层;专家论证;满堂架;抱柱

          近年来,全国各地出现多起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多由于现场施工人员对模板施工技术的忽视和对安全意识的淡薄引起。因此,为了不断地完善高支模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确保工程安全高效地开展下,在进行高大模板支撑施工时必须要严格按照审定后的专项施方案执行,并要做好技术和安全等方面的应急救援预案。本文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对高大模板工程施工技术做了简要的分析。
         
一 、高大模板工程定义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替代原建质﹝2009﹞87号)可知,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为“搭设高度8m及以上,或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或施工总荷载(设计值)15kN/m2及以上,或集中线荷载(设计值)20kN/m及以上”。
二、高大模板工程概述
          以实际工程为例,某商住楼位于南方某市,框肢剪力墙结构,地下3层,地上28层,建筑总高度104.5m。一至三层为大空间的宴会厅,第三层为转换层,其上为普通住宅楼。转换层(三层)梁板标高为15.55m,板厚300mm,最大梁截面2700×2300mm,搭设最大跨度20.9m,首层板厚180mm,高支模范围近1000平米。该工程建立后,其中的宴会厅将成为当地目前最大空间的宴会厅,能同时举办各类大型的庆典活动,意义重大。
 
三、高大模板施工技术
1 方案编制、专家论证审查 。
          上述工程宴会厅的高支模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必须先经过专家论证,论证通过后才能实施。
          为保证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满足刚度、强度、隐定性的要求,依据建筑施工图纸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当地标准图集以及相关文件等进行设计,本工程模板设计方案计算采用品茗安全安全计算软件。专项方案内容主要包括 :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施工计划、施工工艺技术、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验收要求、应急处置措施、计算书及相关施工图纸等九大部分。
          专项方案由施工单位组织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编制,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监理单位的项目总监审批。之后由施工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通过专家组论证审查,针对专家组审查意见完善修订后,才可以做为施工指导性文件。
         
2 准备工作 。
          对钢管、扣件、配件、加固件按规范要求进行检查、验收,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钢管及构配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本工程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规定的Q235钢管,规格φ48壁厚3.2mm;扣件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 N·M;可调托撑外径不得小于36mm,抗压承载力设计值不小于40KN,支托板厚度不应小于5mm;模板采用规格915×1830×18mm胶合板;木方采用60×80mm马尾松木方,长度不小于1.5米;对拉螺栓采用M14的,要求丝口完整。

3 高大模板安装施工。
    该工程采用钢管扣件式支撑体系。转换层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交底→对构配件、材料进行检查验收→弹出墙柱梁、立杆位置线→搭设梁板满堂架支撑架→安装梁底模板→(绑扎墙柱钢筋、安装墙柱模板、浇筑墙柱砼)→绑扎梁钢筋→安装梁侧模→安装板模、梁侧对拉螺栓→清理→检查验收→转换层高大梁浇筑第一层混凝土→(绑扎板钢筋、再次检查验收模板支架、浇筑梁板砼、砼养护)→模板拆除
          该工程梁截面最大尺寸2700×2300mm,两侧楼板厚300mm,经过品茗安全计算软件验算后,支撑体系设计参数为:梁底需设置6根承重立杆,纵距(沿跨度方向)为0.4m。

梁底梁侧模板采用915×1830×18mm胶合板,梁底次楞采用60×80mm马尾松木方,次楞间距180mm,主楞采用φ48壁厚3.2mm单钢管,间距根据立杆间距设置。主楞钢管置于可调顶托内,使上部荷载垂直传力给立杆。梁侧次楞采用60×80mm马尾松木方,间距500mm, 梁侧主楞采用φ48壁厚3.2mm钢管,间距沿高度方向500 mm。在梁中采用M14对拉螺栓,间距根据梁侧主楞设置,第一道距梁底100mm。扫地杆离地200mm,水平杆间距首步1200mm,往上每步不大于1200 mm,水平杆长度不小于3跨。立杆接头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同步内隔一个立杆的两个相邻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 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满堂架支撑设置加强型剪刀撑。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4跨(且不大于4.0 m)以及在高大梁两侧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4跨。每道竖向剪刀撑均为全高全长全立面设置。地下室按方案搭设的模板支撑体系在转换层施工过程中不得拆除。
     该工程墙柱和梁板混凝土分开浇筑,采用抱柱法加强支撑体系的整体稳定性。施工时先将墙柱模板支设完成,并分段浇筑好墙柱混凝土,待其龄期达到3天以上后,拆除侧模,将梁板模板的支撑体系与结构墙柱进行抱箍,连成整体。

四 混凝土浇捣控制
          (1)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商品砼用汽车泵进行输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均匀布料,堆料高度不得超过300mm。
          (2)砼浇筑前项目部、公司质安部门、监理单位须对模板支架进行检查验收, 同意并签署浇筑许可文件后方可浇筑。并由项目部进行技术、安全交底,项目经理现场带班值守,同时备好应急所需的资源。
          (3)本工程大梁最高为2300mm,采取分次浇筑法,第一层浇筑高度为1.1米,需做好施工缝的处理。分次内再采用分层浇筑法,每层浇筑厚度不大于400 mm,在下层混凝土出你给之前浇筑上层混凝土,避免施工冷缝。
          (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派专人做好监测,发现异常及时报告施工负责人,施工负责人立即通知浇筑人员暂停作业,情况紧急时迅速撤离人员,并进行加固处理。
         
五 模板拆除
          (1)高支模支架拆除必须提供混凝土的强度报告,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为依据。在梁板砼达设计强度后,模板支撑体系需经项目技术负责人确认且经监理单位审批同意后,并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进行拆除安全技术交底方可拆除。
(2)拆除顺序:按照“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的原则,顺序拆除模板和支撑体系。同一层的构配件和加固件应按先上后下、先外后里的顺序进行。模板拆除后立即把钢管和扣件运走,并进行清理、防护,拆除的材料按规格放置。
(3) 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 一般夏季不少于24h,其他季节不得少于36 h。
(4)在拆除过程中,支架的自由悬臂高度不得超过两步,当必须超过两步时,应加设临时拉结。严禁站在悬臂结构上面撬拆底模,严禁在同一垂直平面上操作。支架的拆除应从一端走向另一端、自上而下逐层地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5)模板拆除应按规定逐次进行,不得采用大面积撬落方法,严禁使用榔头等硬物击打、撬挖。

六 结束语
          该工程严格按论证后的方案实施,过程各方主体监督到位,使该高支模工程得以顺利的完成。总之,对于高大模板工程,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做好充分准备,并做好技术和安全等应急救援预案,同时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各司其职,确保质量和安全的情况下保证工程能按合同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房城乡建设部令第37号)
          [2]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
          [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4]《建筑施 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5] 魏忠泽,张健等,建筑施工模板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