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教育改革逐渐深入,我国针对小学阶段语文教育越发重视起来。如今在新课改这一背景之下,教师只有对合理科学的教学策略加以运用,才可对教学效果加以保证。而且,只有不断提升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整体有效性,这样才可对儿童的综合素质加以有效培养,促使儿童实现综合发展。本文在分析提升语文教学整体有效性的意义的基础上,着重对提升语文教学整体有效性的策略展开探究,希望能对实际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小学;有效性
前言:伴随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所有教师都应当对提升课堂教学整体有效性加以重视,并且在实践教学当中对提升课堂教学整体有效性的策略展开探究、分析以及总结。近些年来,伴随教学改革逐渐深入,小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已经发生巨大变化,教师在课堂之上需对儿童具有的主体地位进行突出,把儿童特点当作依据展开教学,并且在课堂之上着重培养儿童的语文素养,这样才可有效提升语文教学整体有效性。
一、提升语文教学整体有效性的意义
一直以来,我国教育都把课堂教育当作主体,所有学校教育直接影响我国人才实际培养结果。所以,如今,我国必须高度重视课堂教学。众所周知,小学乃是义务教育的起始阶段,在小学课程之中,语文教育属于重要内容,其实儿童对其他学科知识进行学习的重要基础。所以,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整体有效性直接影响人才素质。当前,在社会快速发展这一背景之下,提升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整体有效性是新课改的重要要求,这对儿童未来发展非常有利,同时还能为儿童的全面发展起到较大推动作用。
二、提升语文教学整体有效性的策略
(一)精心设计,对教学预案进行优化
教学设计乃是教学理论以及教学实践之间具有的重要桥梁,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可以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所以,教师不能简单的完成一份教案,应当对多种因素加以考虑,比如教学容量、内容以及形态,同时在此基础之上设计出充满活力、理想的教学预案,进而让语文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第一,教师在对教学内容加以设计之时,必须确保内容详略得当。教师在课前对教学内容加以设计之时,需把儿童实际认知水平当作出发点,对教材进行认真研究,对重点内容进行突出,对难点内容加以突破,设置疑点,突出亮点,确保内容详略得当,让课堂教学变得活泼生动。第二,在对教学容量加以设计之时,需做到疏密相间,对主旨进行突出,适当取舍,给儿童预留足够的消化以及咀嚼时间。第三,教师在对教学形态加以设计之时,需做到动静结合。在这之中,动并非教学表面热闹,其指的是儿童思维活跃。静指的并非课堂之上鸦雀无声,是儿童进行深入思考。教学期间,语文教师必须做到动静结合,这样才可促使教学整体有效性不断提升。
(二)强化指导,引导儿童进行课前预习
预习指的就是儿童在语文教师进行课文讲解之前进行学习。预习是儿童自学的重要部分,预习效果可以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所以,语文教师需对儿童预习加以重视。
但是,纵观现阶段的语文教学,只有少数儿童会在课前进行预习,且其预习效果较差[1]。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语文教师并未对儿童预习加以有效指导,致使多数儿童都无法对预习方法加以掌握。对于此,教师需强化指导,并且提出一些明确要求。首先,语文学习必须多读,要读准确、读通顺。其次,不懂之处及时查阅字典以及有效资料,如果依然不懂需做好标记,便于在课堂之上提出问题。再次,针对不理解之处,要做好标记。这样一来,儿童可以按照要求完成相应的预习任务,在课堂之上有重点的进行听讲,这样便于儿童对重点内容进行消化理解,对难点内容进行解决,有效提升儿童的课上学习效率。最后,语文教师需按照儿童预习反馈对教学方法加以调整,有重点的对知识加以讲解,进而促使教学整体有效性不断提升。
(三)课堂设问,启发儿童深入思考
在课堂教学之中,提问属于一个重要环节,新颖、恰当以及有效提问除了可以激发儿童学习兴趣之外,同时还可以激活儿童思维,促使儿童进行深入思考。所以,语文教师需对课堂提问加以重视,对问题加以巧妙设计,以此来对儿童学习方面的积极性加以调动,引导其对问题展开深入思考以及分析,进而促使其对问题分析以及处理方法加以掌握,培养儿童良好思维品质。第一,课堂提问需要具有趣味性。千篇一律、枯燥的问题会对儿童学习兴趣产生较大影响。相反,极具趣味性的课堂提问可以对儿童学习期间的积极性加以有效调动,促使儿童对语文知识进行主动学习。教学期间,语文教师需把教学内容当作依据,把儿童实际情况当作出发点,适当引入一些轶文趣事、直观材料以及谜语,对有趣新颖的问题加以设计,这样可以促使儿童进入到兴奋状态之中,主动对问题答案进行探索。第二,课堂提问必须保证难易适度。如果提问太难或者太易,都无法对儿童思维进行激活,无法引发儿童思考。所以,语文教师需对问题具有的难易程度加以把握,结合儿童实际情况设计一些价值性较高的问题,以此来激活儿童思维,促使其主动对所学知识进行探究。这样一来,可以有效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引导儿童思考,促使课堂教学整体有效性不断提升[2]。
(四)灵活调控,有效利用错误资源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鲜活的,属于动态生成的一个过程。在课堂教学期间,随时都会发生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而这对教师来说属于一个考验。比如,课堂之上,儿童在回答问题期间出现错误,教师不要对其予以批评以及及时纠正,应当对错误加以有效利用。同时,语文教师需对课堂教学加以灵活调控,对错误资源加以有效利用,这样才可促使教学整体有效性不断提升[3]。
结论:综上可知,教学期间,语文教师需把教学实际当作出发点,选择与新课改整体要求相符合的教学方法以及方式,在课前进行精心设计,对教学预案进行优化,强化指导,引导儿童进行课前预习,同时在课堂之上设计问题,启发儿童深入思考,并且对课堂教学进行灵活调控,有效利用错误资源。只有这样,才可促使教学整体有效性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马玉清.如何利用多媒体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7):170-171.
[2]胡永俊.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实用策略探析[J].学周刊,2020(12):76-77.
[3]仲应华.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和实践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2(1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