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即话;“文”则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语文”则是将人们说的话用符号记录下来。语文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学、也是语言文化的简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决定了语文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学科的学习必须从小抓起,从娃娃抓起。
首先,重视语文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不同学科对应不同的学习习惯,我说的语文学习习惯是指师生的学习习惯。老师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要不断地吸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现在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千万条。我们老师要充分利用线上和线下学习的方式。不断的武装自己的头脑。以前说“老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现在说“老师要有一井活得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老师拿到教材首先应该阅读课程标准,那是我们教学的指挥棒。了解本学期或者是本学年要完成的目标,以及本册教材在小学阶段所站的位置,做到心中有数。上课之前要钻研本篇课文在本单元所占的位置以及单元中要通过它完成本册本单元的哪一个知识点,涉及到的哪些文章选段,然后精心的组织教材,组织自己的课堂教学。平常利用业余时间收集整理有关教学方面的信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再结合自己本班的实际情况加以运用。也可以利用空余时间多向同行请教,即使是一堂不太成功的课,也会有我们可取之处,下来之后加以分析、总结。学生的学习习惯就是要靠老师严格的要求,首先,老师要在学生心中树立威望,让学生精力集中于自己的课堂。老师能力再强,课讲得再精彩,如果学生不认真,那也是白费力气的。其次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日常阅读积累的习惯。我的语文教学除了使用教科书之外、还充分利用学生自愿购买的成长阅读、国学经典。每天课前让学生背诵国学经典,积累古诗词,每周末让学生阅读名著名篇,我利用小组合作比赛的方式激励学生完成。小组完成的速度高,质量好的可以在老师处领取奖品。学生通过这样日积月累,语文知识储备越来越多,语文素养不断调高。
其次,注重语文不同内容教学方法指导
(一) 朗读的教学方法指导。
我要求学生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具体来说就是拿到一个字,首先用眼睛看明白,心理想这个字读什么,然后通过我们嘴读出声来。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很重要的比重。我们不难发现教材就是这样安排的:先是读准字音,然后是读通句子,其次再是读出感情。我们就是让学生多读多悟,从读中体会情感,从读走进作者的心灵,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作为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利用默读、小声自由读、轮流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学生兴趣,融入文本意境,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想象,把文中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笼统的描述具体化、省略的情节明朗化;可以在学生读的过程中适当进行不同读法的指导,如语音、语速、语调、停顿等的掌握控制和运用。让学生慢慢养成有感情的朗读的习惯。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推波助澜。
(二)阅读教学的方法指导:
阅读教学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老师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更好一些。在教学理解课文内容时我们可以采取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先读短文,再读短文后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再次读短文,在短文中寻求答案,完成阅读目标。第二种方法就是先读短文后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短文,边读短文边在短文中寻找答案。不管运用哪一种方法,我们最终的目的就是完成阅读后的习题。如果长期这样训练下去,到达一定的境界,学生每读一篇文章能自己去设置很多的问题,从中提取有价值的问题。这就是阅读教学的至高境界。在教学阅读理解语文基础知识时,我们要注重归纳和总结,比如理解词语的方法逐步学习归纳有:拆字法、 找近义词、 否定词加反义词、 描述法等。当学生考试碰到这种题的时候他就会在大脑了搜寻这些方法。即使笨孩子可能偶尔会答对一个甚至两个。
在教学阅读教学体会写作方法方法时,我们要重视积累运用)如阅读教学中的首段的作用一般的是总起全文或者开篇点题;文中的句子作用就是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末句子的作用是点明中心、升华主题、深化中心,首段和尾段的关系一般是前后呼应。再比如归纳段意的方法可以是回答问题的形式,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做什么事,还可以找中心句。写景的文章就是表达作者赞美和喜爱之情,借物喻人的文章就是在文章的末尾部分仔细揣摩,找出那些带有议论性的话语。再抓住关键词句去丰满圆润即可。
(三)习作的方法指导:
习作不仅仅是习作课上对学生的习作进行指导,而是应该渗透到每一单元每一课的教学之中。现在这个教材编的很好,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专题,每一篇课文都围绕这个专题,而且一个专题在小学阶段也会出现几次,这样螺旋式的上升。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帮助学生积累,老师觉得哪个句子用得好,提示可以用在什么样的习作中。也可以让同学生们多读几遍甚至背下来,以便习作之需。老师在课堂上经常提示,慢慢的学生养成了积累习惯。每篇课文最低积累三个优美的句子,老师定期抽查。比如我在讲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其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的读着。”可以让学生背下来。再结合第二篇苗苗和大树的对话中的,读书要注意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再结合第三课走遍天下书为侣让学生知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第四课我的长生果中有这样的句子:几套连环画看得我如痴如醉:《七色花》引得我浮想联翩,《血泪深仇》又叫我泪落如珠。我读得很快,囫囵吞枣,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吸引我的首先是故事,是各种人物的命运遭遇,他们的悲欢离合常常使我牵肠挂肚等句子。在本单元的日积月累中又积累了许多名人有关读书的名言,字词天天练上也有一些名言。在进行习作指导的时候,我先给同学们拟定好提纲。第一自然段引用名言开头,格式可以以人们常说。。。。。。或者以某某名人说。。。。。或者是有这样一句话。。。。。。第二自然段就写自己和书之间的故事,或者联系自己所看的书的题目描写一下主人公的命运或者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如果觉得文章过于简短,写了一件事之后可以再写一件事情。文章的末尾注意和开头相互照应,恰当的运用上本单元的有关读书的四字词语。这样至少每个学生习作的时候都能做到有话可说。在进行二单元思乡单元习作的时候,老师可以事先让孩子们先用笔画一画自己美丽的家乡:我们可以给他画上桂花树,画上小桥、流水、人家。当然还可以画上垂柳,花园、花园里可以给它画上各种颜色的鲜花、蜜蜂、蝴蝶。因为在这个单元的教材中我们学的就有描写桂花树、小桥、流水、人家的句子。比如《桂花雨》一文中就有写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的时候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的时候,仔细的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再结合桂花雨第七自然段写的桂花雨的经过运用于自己的习作。适当的指导,点拨。第二单元的习作也能做到有话可说,总不至于动不了笔墨。每个学生用不同的眼睛和不同的思维去看同一幅画面也会呈现不同的习作。
作文写好了之后就是作文的修改了,到了五六年级可以训练学生评改作文。教师拟定好标准,训练学生评改。整体为83分,就相当于30分的25分,要求:能围绕中心有序的选材、结构完整、层次分明、字里行间体现情感、字数满400;加分不分:内容多一个角度家一分、精彩句子加一分、新鲜感的词语,关键词,恰当词每处一分、过渡自然加一分、书写工整加一分。扣分部分:病句扣一分、错别字三个扣一分、字数不够扣一分、书写不工整扣一分、层次不清扣一分。
然后,注重师生语文素养的积累
语文教师的积累包括教师自身素养的积累,也包括教师对各种资料的归纳整理。我每教一届学生,每期期末的时候就把班上作文写得比较好的同学的作文本收集起来,为的是给下一届的学生当范文。并且现在也是一个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每个年级都有一个全国同年级教师工作群,那里面的资源也是相当丰富的。老师们都是毫不保守的,有时看到别人做的比较好的,对自己又有实际意义的东西就截屏下来,然后有机会再进行整理分类。学生方面,每接一个班。我就让同学们每人准备一个积累本,每周收集一篇优秀习作。将优秀习作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抄写下来,抄写好词、佳句。然后写出自己的感受,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将其背下来。不断丰富孩子们的习作视野。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语文素养的培养需要从小抓起,从娃娃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