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化小学生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发表时间:2020/6/1   来源:《未来教育家》2020年第04期   作者:郭书英
[导读]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养。

河北省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沿村完小       057150 
       【摘要】: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办教育的永恒主题。因此,努力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对站在教育最前线的我们来说,是义不容辞的职责。那么如何去提高教学质量呢?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课堂导入、多媒体、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阵地,是促进学生智力、思维发展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质量是其关键性影响因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正确解读素质教育理念,采取多样化手段,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一、教师上课前,要钻研教材、理解和掌握教材。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共同活动,教师的教对于学生来说居于主导地位。因此,我认为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要掌握教材各部分知识间的来龙去脉,以及教材里每一道例题和练习题的编写意图。对这些,教者只有仔细琢磨,深入钻研,做到胸中有书,才能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同时,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还要研究教材内容与现时生活及学生实际的最佳切入点,巧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知。只有这样,才能唤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去合作探究,掌握新知识,也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怎样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
        钻研教材的目的不完全在于讲清楚教材内容,而在于如何利用好教材;同时,还要研究学生,因为教学是一个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即教师在考虑如何“教”的时候,还要考虑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会出现什么问题,思路的走向会是怎样的,如何“学”是最有效。
        二、巧优课堂导入,打开学生兴趣大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导入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性环节,是点燃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关键点。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兴趣爱好、思维能力、认知水平等,巧优数学课堂导入环节,引导学生走进数学课堂,在无形中打开他们数学学习兴趣大门。以“三角形的特征”为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直接导入这一新课题,可以根据班级学生已有的数学水平,巧妙引导班级学生,让他们先说说自己对“三角形”的认识,说说生活中三角形的实物,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思维停留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在和学生互动中,巧妙引出“三角形的特征”这一新课题,引导学生积极走进“三角形”的世界,发现数学学科的趣味性,在无形中打开他们的兴趣之门。又比如,在“小数的初步认识”章节下的“认识小数”为例,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抓住小学生喜欢游戏这一特征,结合“认识小数”知识点,科学设置趣味性小游戏,引导学生参与到游戏互动中,并巧妙导出新课题,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新课题的兴趣,积极、主动参与到“认识小数”教学各环节中,确保新课题课堂教学顺利进行,为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埋下伏笔。
        三、课堂教学中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去。
       学生的个体差异毕竟存在,所以在课堂上必须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


在教学中,我针对本班实际情况,在让学生回答问题时,做到问在当问之人,既要有普遍性,又要有针对性。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所提的问题应该有所不同,要因人提问,有的放矢,提出难易适度的问题,逐渐培养他们回答问题的兴趣和能力。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问题情景和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的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四、生活与课堂相结合,促进学生发展。
        由于数学学科和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生活和课堂的巧妙融合,让学生在生活化教学情境中,准确理解数学课程知识,并将其灵活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不断探索日常生活中蕴含的数学知识、数学规律,科学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下的“口算除法”为例,在讲解相关知识点中,教师可以贴近小学生生活实际,巧设生活化课堂问题,比如,今天是妈妈的生日,小明特意去学校附近的蛋糕店给妈妈买生日草莓小蛋糕,蛋糕店还有6块草莓蛋糕,总共18元,请问买一块生日蛋糕多少钱?提出该问题之后,教师可以和班级学生共同探讨、分析题意,探索该生活化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将其和课堂中所学的除法知识点结合起来,再引导学生解答该试题,在亲自解答过程中,进一步消化、吸收除法知识点。随后,教师可以围绕解题答案,进一步设置相关问题,比如,小明手中有30元,请问可以买多少块草莓小蛋糕?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分析题意的基础上,进行解答,强化他们自主学习意识,深化理解“口算除法”内容,将其更好地应用到日常实践中。以“面积”章节下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长方形与正方形物体引入到课堂中,利用实物,向学生讲解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这一重要知识点,使其更加形象、具体,便于学生科学理解并记忆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公式。随后,教师可以让班级学生利用该课题知识,设置关于“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计算”的生活化数学问题,相互交换设置的数学试题,进行解答,深化理解课堂数学教学内容。在课堂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相关的实践作业,让学生测量生活中常见长方形与正方形物体长、宽、高的基础上,计算物体面积,去解决生活中相关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数学思维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根本上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五、优化利用多媒体,构建高效课堂。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多媒体的优化利用,借助多媒体集“图片、音像、动画”等于一身的特征,增加数学学科的趣味性,构建高效课堂,顺利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整体质量。以“圆”章节下的“圆的面积”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回顾“圆”章节之前所学的“圆的认识”、“圆的周长”课题内容,并借助多媒体多样化优势,让学生初步感知“圆的面积”新课题,和前面相关知识初步串联起来。在讲解“圆的面积”知识点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暂停、回放等功能,引导学生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将其和圆的周长公式以及长方形、三角形等面积公式区分开,优化构建的数学知识结构体系。随后,教师可以将圆新旧知识融合,巧设课堂关于圆的练习试题,有效突破新课题教学重难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