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教师的能力和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全面围绕新课标的要求,全面激发学生的阅读激情,提升阅读素养,才能更好地提升语文教学成效。本文首先研究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然后分析了阅读教学的实施现状,最后针对如何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素养;提升;对策
语文阅读是语文课程教学的基础构成部分,新时期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针对语文教学提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阅读教学中教师也应当围绕新课标的要求和教学大纲,立足实际,不断进行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创新优化,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给予他们更多的启迪和引导,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目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面还存在形式比较固化、教学内容不够完善等问题,导致师生缺乏有效的互动,学生自主阅读意识偏低,不仅不利于高效课堂的打造,也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因此,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如何有效性提升,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1.激发阅读兴趣,营造学习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用有趣的谜语、生动的故事、巧设的问题、创设情境开展竞赛、电教手段等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好奇、兴奋、激动,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阅读情境中。例如:《桂林山水》一文我采用了电教手段--用课件展示出桂林山水的美景,以实物直接感知观察的基础,以课件情景为补充将孩子们喜爱的情感,为后面进一步体会感情打下基础。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应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争辩。教师应是一名与学生平等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学生也正是在互相回答、互相讨论、互相作用的共同活动中,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倾听同学们的见解,使小学生在课堂上敢说爱说,甚至提出不同想法。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积极参与。还记得我在讲完《麻雀》一课后进行小结时说:“读了这篇课文,从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我们感到了那种伟大的母爱。”话刚落,一位男同学立刻举起手,大声而认真地说:“老师,我不同意说母爱,因为课文从头到尾都没有写老麻雀是公还是母的!”我听后马上笑着说:“你读的很认真,想得也好。老师的概括,看来不准确,那么怎么说才确切呢?”课堂又一次活跃了。最后,同学们总结出:这篇课文表现了一种亲子之情。在这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了,同时也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一) 重视阅读教学
在日常教学中,要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促使小学生更加重视阅读教学,以此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比如在某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积极发挥引导和帮助的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中,以启发为主,在教学中积极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阅读状况,从而更好地发挥出小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阅读教学,科学的安排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主,在这种的环境中,学生积极走进电子阅览室,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来阅读语文书籍,有效的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二) 创新阅读教学方式
利用科學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将学科知识与计算机技术进行融合,整合信息教学手段,给学生创造了和谐、自由的阅读环境,促使小学生自觉、主动地阅读起来,投入到语文知识的探究中。例如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教师给学生播放了相关视频、图片,以此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给予学生视觉和听觉上的满足,将读与写结合起来,丰富小学生的语言积累,总结阅读经验,在阅读中将优美的句子、词语记录下来,如:心花怒放、目不转睛、画龙点睛等词语,在阅读中掌握了画龙点睛、目不转睛这些词语的运用技巧。如“老师站在讲台上讲课,我目不转睛地看着、考试得了九十分,回家后妈妈给我一支钢笔作为奖励,我心花怒放”在阅读中学生掌握了词语和句子的运用技巧,实现对阅读资料的有效运用与吸收。
(三) 加强对信息技术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质量的主要途径,在课堂上,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将阅读材料以多媒体形式展示出来,使得学生产生了良好的视听享受,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利用信息技术来创设阅读情境,比如在经典散文、古代诗词等内容的阅读环节,对相关知识进行了有效提炼,便于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信息技术阅读教学中,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借助多媒体优势来开展阅读教学活动,从而将一些抽象化、不易理解的文字内容及时转化为动态信息,使得学生更为专注。在阅读中精力集中,先熟读,然后细读,在运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学生提高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课堂上运用网络来传递信息,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理解能力。
3、 结束语
高度重视阅读教学,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促使小学生更加重视阅读教学,以启发为主,在教学中积极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阅读状况。创新阅读教学方式,给学生播放了相关视频、图片,以此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加强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将阅读材料以多媒体形式展示出来,使得学生产生了良好的视听享受,便于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促进小学生阅读能力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于海龙.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考试周刊,2013(58):52-53.
[2]邓丽婷.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创新思维方式[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6(2):74-74.
[3]谢春莲.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方法[J].小学生(下旬刊),2016(8):24-24.
[4]梅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创新[J].求知导刊,2014(12):108-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