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改革初中语文教学理论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06期   作者:利庆梅
[导读] 在我国的教学中,初中语文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摘要:在我国的教学中,初中语文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初中整个阶段的教育中,处于中心地位。初中语文的学习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学理念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教师应当不断地探索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高效性。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语文 改革 教学理论
        新课改下,教学强调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为引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初中语文课堂的学习中,多为传统的文化学习,在其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下是对于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新课改下改革初中语文教学的措施的相关研究。
一、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不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新课改下,目前的初中语文课堂相比于从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对于初中语文知识的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书呆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过去。新课改下,教学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及终身发展。因此,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一个个独立而富有个性的个体。
2.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语文课堂一直以来相比于数学都很容易被看低,因为觉得多数的学生在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的影响下,认为语文只需要将背诵的知识背会,就算学习会了,对于其他的文章的学习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语文知识的学习及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数学知识的学习又有着很大的不同。数学知识的学习讲究即时效应,即在一节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点可以直接在题目中或在生活中得到运用。而语文知识的学习强调积累,学生只有不断的积累优美语句,不断的阅读,不断的学习感受文章中所包含的情感,综合素质才能够得到培养,也正因为如此,语文知识的学习常常被教师轻视,在课堂中才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将本应该该学生自己去理解和体会的感情直接告知于学生,忽略了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过程。

                                           
二、新课改下改革初中语文教学的措施
1.重视理论也重视实践
        在初中语文学习的过程当中,也有很多的探究题。教师在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同样应当注重学生的实践。不仅仅要重视形式上,也要注重学习的实际效果。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探究。在分组时,首先要照顾到优等生,中等生及学困生,不能按照成绩和层次来进行分组。在一个小组中,应当有优等生,也有中等生和学困生,带动大家一起学习和探究。同时,小组的人数也不宜过多,原则上不超过8个人,这样在小组中不论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机会和时间。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当中,一同学习,一同合作。探究问题的设置不应当一直是过难的,应当有难有简,不能让学生产生挫败感。
2.角色扮演创设情境
        新课改下,教学强调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既是学习的对象,但是很多教师没有意识到的是,学生同样是教学资源,在很多文章的学习过程中,角色扮演是一种可被选择的教学方式,通过角色扮演,将学生引入到情境当中,同时每位学生又能够主动的参与进去,学习效果会大大提高。比如,在学习沁园春雪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来扮演毛主席,在课堂导入环节首先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以及当时的世界发展状况告知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进入到情境中,当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并且假装自己就是当时的毛主席时,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参与感,同时体会到的感情会更浓。比如,在学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时,教师在导入环节将有关林徽因的事迹告知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假装自己就是当时的林徽因,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提前准备好有关林徽因的服装,让学生更好的适应角色,进行朗读和体会。对于文章的学习是要让学生去体会和感受其中所包含的情感的。
3.积极开展课外活动
        初中阶段的学生喜欢参与到热闹的活动中,当一整章的课程学习完成之后,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内或是年级内开展课外活动,活动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具体要结合课程所学内容及教学目标。比如,可以组织演讲比赛,在学习完一个阶段的内容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年纪内进行演讲比赛,在一章节的内容中选择自己擅长的文章进行诵读或是根据某一个话题来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课外活动的开展更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养成以及学生的自信心的增强。通过课外活动,活跃班级氛围,让学生在初中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欢乐同时又能够在欢乐中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总之,新课改下,教师要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不断的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在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实践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综合素质。教师也可以运用角色扮演来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引入到情境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文章中所包含的情感,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会表达,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积极的开展课外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俞秀梅.语文课堂导入艺术[J].文学教育(上),2008(5).
[2]高毅.浅谈一堂语文好课的评价标准[J].中小学教育,2011(6).
[3]《语文新课程教学设计》.王德俊编.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