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苍梧县梨埠镇华映小学 543100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中,练习是理解和巩固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在课改新形势下,怎样重新认识练习的功能,使练习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练习设计、学习兴趣、立足课本、应用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随着课改的层层深入,这种理念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也渗透到了每节课的练习中。因此,练习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必须精心设计。克服练习中存在的一些低级的、无效的问题,使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练习课中充分得到发展,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的整合,从而优化小学数学练习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课堂练习要有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促使学生去追求知识,探索知识的奥秘,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因此,我们设计的练习内容应在“趣”字上下功夫,发挥课堂练习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上的独特作用。
低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意性、情绪性占据了主导地位,枯燥的计算类题目对他们来说吸引力不强,为了避免机械化的学习过程,我常常把课堂练习设计成娱乐性、竞赛性的形式,例如,教“十几减九”后,可设计一道拍拍手游戏。让同桌互说十几减九的组成。“我说12”,“我对3”,合:“9和3合起来是12”,通过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多种感官处于一种积极活动状态,加深学生对“十几减九”的计算能力,在活动中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又有机地调动了学生的计算兴趣。
二、立足课本,注意基础性
新课程理念强调“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这体现了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它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而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数量关系和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等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必须使学生学好、用好,因此我们在设计练习时要力求把握基础,使练习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识,理解,对基本技能的形成,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巩固。
如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后,可设计如下的练习:长方体有几个面?它们是什么形状?相对的面有何关系?正方体有几个面?它们是什么形状?这些面有何关系?为什么什么说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通过这些练习,使学生能很清楚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而且形成知识体系,为进一步学习形体知识建构基础。
三、设置联系实际生活的题,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数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因此,数学练习的设计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材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这样的数学课程才能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热爱数学,让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教师要发掘生活素材,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练习设计之中。
如在秋游活动中,每个小组活动经费50元,请你思考这些钱如何合理安排?这是一道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题目,学生们可从不同的角度,如口味、营养、实惠、合理、节约等方面叙述了自己的设计方案,只要方案合理就可以。
又如:在进行打折应用题的探究时,可以设计这样一道习题:有一天,老师带了5000元到家电市场买电器。看见有一款家电组合:TCL彩电2000元,功放的价钱是彩电的80%,音响的价钱比彩电贵20%,请你帮老师预算一下老师带的钱够吗?如果不够怎么办呢?如果老师没有买这组家电,后又转到了一家海尔空调专卖店。那有一款立式空调,成本价是4000元,现标价5000元。如果老师要买,而你是这家店的老板,你准备怎么卖?为什么?由于学生的智力水平、生活经验不同,所以设计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有的学生说:“不够再去取一些饯”;有的说:“砍价”;有的说:“如果我是老板,我就打九折卖。”还有的说:“如果我是老板,我不打折,但是买1000元返100元的代币券。”……
以上两道习题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通过练习,激励了学生智力和智慧的发展,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数学源于生活,而又回归生活,服务于生活”。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强调综合性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仅指的是让学生对学科内各知识点之间的综合运用,还包括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知识综合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体现数学的价值。综合性是指练习的内容能涉及多门学科,包含多种知识,以利于学科之间的整合。如:学校举行50米短跑比赛,小红用了12秒,小风用了15秒,小强用了9秒,小立用了11秒,谁跑得快?谁跑得慢?最快的比最慢的快多少秒?学生解答这道题必须知道跑步时用的时间少,说明他跑得快,只有知道了这一点,才能正确地解答这道题。再如:学习了“年、月、日”这一知识后,设计这样一道练习:
下面节日同在大月的一组是:
A 劳动节 建军节 B 儿童节 国庆节 C 元旦 教师节 D 妇女节 清明节
这一题不仅检测了学生对“年、月、日”的知识,特别是对一年中有哪几个月是大月的了解,还借助于全年中的一些重大节日这一背景,介绍了这些重大节日的由来,检测了学生对社会知识了解的程度。综合性练习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能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的视野与方法,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一节高效的数学练习课,需要教师精心地研究教材、备学生,做到“情趣”并茂,又要拿捏分寸,其难度不亚于上好一节新授课。我们应该充分理解练习课的思想和原则,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全面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