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徐进芬

发表时间:2020/5/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07期   作者:徐进芬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语文教学不再局限于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培养上
        【内容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语文教学不再局限于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培养上,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涵盖了大量的知识内容,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及人格建立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语文教材中的德育素材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教师要肩负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思想品德的职责,充分挖掘语文教学中的德育素材,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渗透正确的人生观念,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策略进行分析及探讨,希望为小学语文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德育  爱国主义教育
        一、挖掘情感,统一思维方式
        在语文教学中,一些文章内容总会给学生带来思维上的启示,从而丰富学生对事物的看法及见解。但由于年龄因素的影响,不同阶段的学生对问题的看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低年级的学生相对理解能力较弱,往往只能开展一些简单的教学活动,例如以日记的方式抒发情感。而高年级的学生便可以通过文章写作、社会动动等方式参与进来。
        例如,在学习《母亲的恩情》这篇文章时,学生会通过文章的描写联想到自己的母亲,由此体会到母亲对子女们无私的爱。在实际学习中,教师便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真实情感带入其中,并将所学的知识及感悟融入到生活之中。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及交流,并让学生自由的发表自身的看法,根据问题提高自身的思考能力,并逐渐上升到道德品质层面,使学生逐渐提高对自我行为品德的要求。
        二、 基于故事本身进行情节感悟
        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学采用比较法的方式,一方面,能将学生潜在的探究欲全部激发出来,另一方面,还能使其自身的辨别能力得到提高。例如,在进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学习时,文章设置的环境是“大年夜”,教师以此为基础让学生们谈一谈自己在大年夜的时候是怎样的情景。学生们争相回答,说自己在那一天吃了哪些美味的食物,从亲戚那里得到了哪些礼物,并且自己的哪些愿望得到了实现。然后,教师再让学生们跟文中的小女孩进行对比,从而让其明白自己所过的生活是多么幸福:每一个人不仅能够得到父母给予的关爱,而且还能在明亮的教室中上课。因此,大家都需要对眼前的幸福生活予以珍惜。在未来的日子里,应当努力学习,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身水平,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精神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学生对祖国的深厚情感,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着大量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如《王二小》《小英雄雨来》《我的战友邱少云》等。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并利用语文教材中的爱国主义素材,构建情景交融的爱国主义教育情境,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理解课文中蕴藏的爱国情感,并自觉受之熏陶,形成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与此同时,教师要深入讲解课文内容,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思想内涵的理解,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感。

例如,讲《小英雄雨来》一课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以视频动画形式表现课文内容,构建一个符合课文内容的教学情境,把课文中雨来的爱国主义情感生动、鲜活地呈现出来,借助雨来的榜样作用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达到以文入情、以情激情的作用,实现德育目标,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更好地体会文章中小英雄的机智、勇敢及爱国等精神品质,进而形成强烈的爱国情感。
        四、加强作风教育
        常言道,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退步,谦虚谨慎是每一个人都应有的行事作风。特别是一些小学生学习上稍有进步就骄傲自满、沾沾自得,最终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谦虚谨慎的行为作风。当然,除了谦虚谨慎外,诚实、守信也是小学生应当具备的行为作风。为使学生形成谦虚谨慎、诚实、守信等行为作风,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把小学语文中的一些寓言故事讲给学生听,给学生提醒、警示,指导学生正确的行为准则。
        例如,讲《龟兔赛跑》一课时,教师以讲故事的方式声情并茂地呈现了龟兔赛跑情形,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集中精力听故事,从中得到警示。讲完后,学生总结归纳这则寓言故事的主旨内容,它告诉了人们:“即使自己在某一方面很擅长,有绝对地优势,也不能骄傲自满,应当谦虚谨慎,脚踏实地地做人、做事,这样才可能取得成功。”借助讲故事的方式寓教于乐,可以培养学生谦虚谨慎的行为作风。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的德育素材,这使得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丰富的德育内容。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运用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实施人文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格教育、作风教育等,切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爱国情感、高尚正直的人格、谦虚谨慎的学习作风,引导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精神品质全面发展,成为一名品行兼优、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的人。
        五、在课外学习过程中进行品德教育
        课外学习同样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学生们在学习之中,能够获得许多教材之外的知识内容,而且还能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这其中,最为常见的形式便是写日记。多数学生在写日记的时候,都会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全部记录下来。因此,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们不断上进,不断探求生命的本质。在学生们写日记前,教师需要对其进行引导,让其结合自己的真实生活进行描述,抒写自己真实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想法。每一个学生的人生有所不同,写下的内容自然也不完全一样。但是,书写的每一个案例都是真实的,其中的人物也都是有血有肉的。对于这些优秀的作品,教师自然不能吝啬自己的夸奖,要促使其不断努力,从而写出更多优秀的作品。通过这种方式,德育也能得到有效渗透。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是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要多元化的向学生渗透知识内容,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透过文章内容向学生传递正确的思想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使其综合素养能够得到质的提升,为今后的学习及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项荣环.思想品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5).
        [2]王亦男.浅谈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2016(9):92.
        [3]兰小霞.小学语文如何做好德育教育工作[J].作文成功之路(上 旬),2018,1(2):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