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骆驼祥子》比较阅读为例,将名著群文阅读的教学思路,归纳为“发掘共性,拟定话题—提炼议题,组织活动—整合内容,提供范例—同中存异,思辨探究”。
关键词:专题探究;名著阅读;群文
一、背景分析
近几年来,不少老师对初中名著比较阅读做了研究,比较分析两部名著的人物、情节、艺术特色等方面的异同,使名著与名著之间有了关联,架起了一座从一到二的桥梁。但是大多以答题为主,停留在解题的层面。名著群文阅读,切入点是什么,如何选择内容,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同时把握多部名著,这是名著群文首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骆驼祥子》四部小说为例,设计名著群文阅读小专题——“解密‘变形记’之成败皆由人”,探寻名著群文阅读的思路。
二、探寻名著群读的教学思路
1.发掘共性,拟定话题
首先要在几部名著之中找到有价值的共性话题。《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骆驼祥子》同为小说,都是写主人公在苦难中的成长,简·爱、保尔、阿廖沙、祥子都在苦难中有种种遭遇。简·爱、保尔、阿廖沙都能成长为人,唯独祥子在成长中毁灭,变成末路鬼,这其中有共性也有差异,适合师生探究。一个人的成败,背后有错综复杂的原因,如果分为一个一个小专题,如社会因素、人的因素、機遇的因素等,通过小专题探究由一个点带动一个面,可以让学生一课一得,理解深化。如“解密‘变形记’之成败皆由人”,抓住四部小说中“人”的因素,探究成长之路中他人和自身所起的作用。
2.提炼议题,组织活动
名著群文阅读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相同议题的几部名著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对比探究,找出多个文本之间的异同点,有效整合几部名著,重构内容。名著群文阅读就要聚焦于一个议题,让学生在阅读中比较和鉴别,在鉴别中扩展思维,解决探究问题。
确定议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以已阅读为前提
名著群读不同于单篇文本,不可能在一两节课的时间完成整本书的阅读,前提应是学生已经读过这几部名著。
议题所涉及的《骆驼祥子》《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爱》,都是学生已完成的阅读。
(2)以共同点为议题
四部小说,都以主人公的成长为主线。简·爱从小寄人篱下,被舅母送到洛伍德学校,在海伦·彭斯和谭波尔小姐的影响下成长为一名家庭教师,后来几经曲折赢得了自己追求的理想爱情。贫苦的保尔辍学、打工,受尽欺压,在结识朱赫来之后,受其影响参加红军,经历几番生死最终经受住了病魔的折磨,以文学创作的方式继续战斗,成长为一名钢铁战士。
阿廖沙三岁丧父,随母投奔外祖父,在外祖父家里过着铅样沉重的日子,在外祖母的关爱下没有被丑恶、残酷的现实侵袭,依然保持着乐观、善良。祥子原本身强体健、有梦想、勤奋,经历买车失车的“三起三落”、小福子之死,后堕落成末路鬼,在成长中毁灭。这四部小说的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磨难,成为了不同的自己。根据“成长”这一共同点,四部名著可以整合在一起。
依据“成长”这一共性话题,笔者将议题确定为“解密变形记”,即分析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磨难后成为了不同自己的原因。这是个大议题,主人公成为了不同自己既有个人因素也有社会因素,还有偶然因素,这些有同有异的因素对主人公成长有着莫大的影响。接下来分设成几个小议题,可以安排课时一次课就其中一个因素作为共同点进行小议题探究,笔者曾就个人因素分析自身原因和他人的原因来探究“主人公的成败”中人的因素。
(3)用主问题串联活动
定篇为四部小说,定点为“解密‘变形记’”之后,笔者设计了三个活动。先用活动一“梳理主人公的‘变形记’”,厘清主人公的成长或前后变化,这是低阶思维,学生容易达成。再重构名著内容,将四部名著整合,分为他人和自我两个板块来探究。再用活动二“寻找天使的‘礼物’”,探究主人公得到哪些人的哪些帮助,分析他人在主人公成长中所起的作用。最后通过活动三“探究自我的拯救”,分析简·爱、保尔、阿廖沙、祥子在各自心路历程中自救的成与败,聚焦到内因。活动三聚焦思辨,训练学生的高阶思维。最后归纳小结,整体呈现探究结果。这三个活动从低阶到高阶,从人物、情节等信息的梳理到整合重构内容,再到探究内因和外因的不同作用的思辨。这一过程以“成败皆由人”为主线贯穿,始终围绕人的因素进行探究。不旁逸斜出,不拖泥带水,着力解决议题。
3.整合内容,提供范例
群文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四大阅读能力:辨识与提取,比较与整合,评价与反思,应用与创意。四部名著,体量较大,需要教师根据议题,选取典型人物和典型的章节或片段提供给学生进行探究。选典型人物进行分析。在探究人的外因作用时,通过“游戏:谁是最重要的人”的活动来设计,让学生“根据对主人公影响的大小程度,从每部小说的6个人名中依次划掉5个,只保留你认为不可或缺的一人,并说明理由”。海伦·彭斯充当了简·爱的人生导师和挚友;朱赫来在保尔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红色的种子,随之保尔的革命乐观主义和大无畏的精神生根发芽,让保尔多次死里逃生;外祖母是阿廖沙苦难童年的庇护者和引导者;祥子身边出现的人鲜少给予他帮助,知识分子曹先生、精打细算的高妈、善良的小福子是祥子身边少有的几个有正面导向的人。学生能快速锁定这些人来进行分析,并能充分说明理由。
参考文献:
[1]柴海宾.浅谈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93.
[2]曾叶萍.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实施建议[J].学周刊,2019(2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