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中的钢筋加工及连接施工技术龚少优

发表时间:2020/5/29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1月第3期   作者:龚少优
[导读] 钢筋加工及安装工程施工是建筑工程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
        摘 要:钢筋加工及安装工程施工是建筑工程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在加强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同时,对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并采取措施对钢筋加工及安装的质量进行控制,避免钢筋在加工及安装上出差错。
关键词:建筑施工;钢筋技术;连接;质量安全;钢筋加工工程
引 言
        根据近几年的发展情况分析,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正处于繁荣期。最重要的是,钢筋施工在所有的建筑行业中都是非常重要的,钢筋就像人们身上支撑着身体的所有部位的骨架。钢筋本身就是藏在建筑物的墙体中和各个楼板中,对整个建筑物的质量安全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一、工程中钢筋施工的质量安全问题
        建筑行业在快速的发展中,所以自然而然的会在施工过程中产生许多质量问题,严重的影响到建筑行业整体的质量问题,可能会发生很多的危险事故。人们也逐渐的开始重视建筑物的质量安全。因此,为了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在不断的做出一些努力,致力于自身施工技术的提高。因为建筑技术施工以提升钢筋技术为基础,所以为了将钢筋的精炼程度提升到一定的良好的程度,应该善于利用钢筋施工技术,还可以在建筑物中应用钢筋材料,更好的对整个建筑物的建筑安全有一个较完整的掌握。整个钢筋施工的过程中,应该有一些质量的控制,主要包括的四个方面是进场、绑扎、加工处理和工程检验等四个方面。首先应该严格的筛选出钢筋材料的供货商,为了确保一些产品质量的合格,应该主动去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防止质量问题的出现。在建筑工程的过程中,要坚决的不使用有质量问题和瑕疵的材料,严格阻止豆腐渣工程的出现。其次,要注意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进行钢筋的具体位置的搭配。不能天马行空,全凭借自己的想象,依据图纸进行考虑实际的应该具体的搭配钢筋的位置。实际的钢筋搭配位置应该严格按图纸实施,不能有较大的差异,否则就会出现很大的误差,产生不能预估的损失,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质量安全。
二、建筑工程中钢筋加工及连接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使用的钢筋类型多样,其性能也有所差异。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常用的钢筋材料为预应力强的低合金钢筋。钢筋使用的突出效果表现在提高房屋工程结构稳定性和构建建筑框架两个方面。在实际施工中,需对钢筋进行定位、加工、捆绑、焊接等,为保证施工效果,需对钢筋性能与工序特征等进行综合考量,在满足工程质量安全标准的前提下对施工方案护以调整。作为施工单位,可通过反复性试验确立钢筋加工与连接施工控制方案,强化钢筋技术应用效果。
三、钢筋连接施工技术要点
3.1施工方案
        在钢筋连接施工过程中,首先要根据施工设计方案以及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来确定钢筋直螺纹连接的钢筋位置以及数量,在对不同直径的钢筋进行连接时,要注意每次连接的钢筋直径的规格不宜超过两个级别,并且在进行连接操作时必须要用管钳板手拧紧钢筋,从而使得钢筋丝头可以在套筒的中间位置相互顶紧,也可以使用锁紧螺母锁紧的方式,并加以标记来确保钢筋连接的施工质量。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所使用钢筋的规格和连接套件的规格相一致,其钢筋上螺纹的形式等也要与连接套件上的相应规格保持一致,从而有效的提升钢筋连接施工的施工质量,降低钢筋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的损耗。
3.2钢筋绑扎与安装
    钢筋绑扎前先认真熟悉图纸,检查配料表与图纸、设计是否有出入,仔细检查成品尺寸、心头是否与下料表相符核对无误后力可进行绑扎。
     采用20#铁丝绑扎直径12以上钢筋,22#铁丝绑扎直径10以下钢筋。
(1)墙;墙的钢筋网绑扎同基础钢筋有90°弯钩时,弯钩应朝向混凝土内。
(2)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两层钢筋之间,应设置撑铁(钩)以固定钢筋的间距。
(3)墙筋绑扎时应吊线控制垂直度,并严格控制主筋间距剪力墙上下两边三道水平处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4)为了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竖向受力筋外绑一道水平筋或箍筋,并将其与竖筋点焊,以固定墙、柱筋的位置,在点焊固定时要用线锤校正。
(5)外墙浇筑后严禁开洞,所有洞口预埋件及埋管均应预留,洞边加筋详见施工图。墙、柱内预留钢筋做防雷接地引线,应焊成通路其位置、数量及做法详见安装施工图,焊接工作应选派合格的焊工进行,不得损伤结构钢筋,水电安装的预埋,土建必须配合,不能错埋和漏埋。
3.3梁与板
(1)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15mm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短钢筋直径规格与纵向钢筋相同规格。
(2)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悬臂挑梁则箍筋接头在下,其余做法与柱相同。梁主筋外角处与箍筋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3)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双向板钢筋交叉点应满绑。应注意板上部的负钢筋(面加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蓬、挑檐、阳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及高度。


(4)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梁垫时,主梁钢筋在上。
(5)楼板钢筋的弯起点,如加工厂(场)在加工没有起弯时,设计图纸又无特殊注明的,可按以下规定弯起钢筋,板的边跨支座按跨度1/10L为弯起点。板的中跨及连续多跨可按支座中线1/6L为弯起点。
(6)框架梁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间距要有留有30mm,以利灌筑混凝土之需要。
(7)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②受拉区域内,工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II级钢筋可不做弯钩。③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④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⑤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⑥板筋绑扎前须先按设计图要求间距弹线,按线绑扎,控制质量。⑦为了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根据设计要求,板面钢筋(负筋或上层钢筋网)采用钢筋马凳纵横@ 600予以支撑。
3.4钢筋连接的检验与验收
        在钢筋材料进场之前,对每种进场钢筋进行接头连接处理质量的检查,标准如下:种类规格接收检验的试件数量必须大于3,接头试件钢筋母材需进行性能检测。相同规格钢筋的接头试件数量不得小于3,而每个构件的接头抽检数量不得小于1,若发现由接头质量不过关,需检查原因,检查不合格的接头需进行补强处理。
四、钢筋加工技术的要点
4.1钢筋的除锈和放样
   钢筋受到外部自然环境的影响,在氧化作用下材料表层会发生锈蚀,为保证钢筋的性能,需对其进行除锈处理。钢筋放样需严格依据施工图纸绘制钢筋加工图样,明确所需的加工材料,列出加工清单,为放样提供依据。此外,在放样过程中,需对钢筋进行编号,保证加工规格统一、形状一致。
4.2钢筋的调直和截取技术
        钢筋制造公司生产的钢筋形态不一定符合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所以施工队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以根据建筑的具体要求,将钢筋加工为适宜的形状。例如建筑使用的钢筋一般都是调直的钢筋,如果施工对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钢筋不够直,可以借助工具将钢筋锤直。如果钢筋的长度不符合建筑的要求,可以根据需要将钢筋裁剪为合适的长度。在钢筋截取过程中,为了避免浪费,一般先截取较长的钢筋,然后再截取较短的钢筋。钢筋的截取也是有一定的技巧的,比如不要用短尺来侧量长钢筋,钢筋的切口要垂直,这样能够减少钢筋的浪费,降低建筑的施工成本。
五、钢筋切割制作的注意事项
5.1密切关注切割的准确性
        切割在具体的钢筋施工技术操作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我们所需要的材料就是使用切割机将购买回来的有关钢筋材料进行切割,这就表现出来了切割操作的至关重要的地位。具体的研究切割过程,应该将切割的准确性作为最显著的注意事项。因为各种各样的切割材料能够被正常使用在后续的工作中,是以施工材料的精确切割为基础,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施工的质量效果,防止因为施工材料的不合理切割对后续工程产生影响,影响施工工程的进程和施工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始终秉承着以相关安全性的管理和控制为重点的原则,有效的躲避了一些容易发生在钢筋切割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安全事故。保障钢筋的切割过程中准确性是安全性的关注的地方,只有很好的保证了准确性和规范性,才能使得施工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有所提高。
5.2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
   钢筋切割制作工作不是简单的严格要求相应的施工质量,还应该着重的强化对于相关的施工人员的管理,善于管理好相应的施工人员作业行为。以加强对应的指导和训练为管理的主要手段,使得制作能力和相应的钢筋切割技术有一定的保障。研究相应的培训和指导工作发现,一定要保证好造作过程中的规范性是主要的核心要点。必须严格要求钢筋的切割和制作过程,任何一个步骤都不能有所松懈,因为可能是施工过程中一个非常微小的细节的疏忽,都有可能产生无法预估的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
六、结束语
        我国的建筑行业随着经济迅速发展,非常广泛地将钢筋应用到建筑工程中,房屋建筑的骨架就是钢筋,其作用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由于房屋建筑严格的要求钢筋施工的稳定性,这样就为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工人应该严格的按照设计图纸和修改图来进行工作,保证施工质量的整体优良。
        参考文献
[1]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措施分析[J].党杨梅,田芳芳.中外企业家.2015(30)
[2]保证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的监理实施措施[J].唐孝林.中外企业家.2015(12)
[3]浅谈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J].邓统旺.黑龙江科学.2015(10)
[4]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及控制措施[J]. 陈斯能.山西建筑.2006(14)
[5]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J].贾文刚.民营科技.2014(07)
[6]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J].何艳.科技资讯.2010(26)
[7]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优化措施[J].彭煜.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