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建筑行业在近些年得到高速发展,为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效率,降低时间成本,现浇模板施工技术得到了行业的重视。现浇模板技术应用不但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建筑效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提升建筑质量。正确使用现浇模板施工技术可以有效促进中国建筑行业良好发展。为此,下文将通过对现浇模板技术内容总结,分析现浇技术在建筑工程的应用以及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够为更好使用现浇技术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现浇模板;施工技术;建筑;脚手架
一、现浇模板施工技术概括
现浇模板在建筑施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不仅对混凝土的施工有着重要影响,而且对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改进模板技术将是极其关键的,而现浇模板可以改进模板技术。一般来说,模板一般由木模板、钢模板、固定模板等组成,这些模板是根据不同的施工场地确定的,各有其优点和特点。现浇模板的刚度和形状符合施工的工程要求,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可以提高,可以促进施工项目质量的不断提高。同时,相关施工人员还应尽量简化现浇模板,以便日后能更快地拆除。
二、现浇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一)现浇模板施工技术开展前准备工作
现浇模板要保证施工质量,必须提前做好准备,为整个建设工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一般来说要对相关材料进行详细检查,施工材料的尺寸、规格、质量是否符合有关要求,避免因材料质量不合格而出现施工质量问题。此外,要切实做好部署工作。在这一环节中,需要严格检查脚手架材料的质量。脚手架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施工的安全,因此被视为重点检查项目。因此,有必要对脚手架材料的质量进行科学全面的检测。除了需要进行工具检查外,还需要专业人员对脚手架进行更专业的模板检查,使得更具规范性。
(二)全面开展测量放线工作
为了保证现浇模板安装的合理性,需要进行准确的测量,并详细记录测量数据,以便为后续施工获得有效的数据支持,从而根据记录的结果确定模板符合标准。此外,测量员还需要准确标记具体的浇筑位置,并进行数据收集工作,以备日后使用。
(三)现浇模板在建筑施工中的安装工作
1.柱模板安装时,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施工人员应给出放线的准确位置,并将200mm长的焊条放入柱内约50-80mm的位置。四个方向支撑模板,大大保证了模板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了柱模板的位移问题;同时对安装柱进行校正和固定,中间柱采用拉线法加工,从而保证了校正准确度。模板应根据柱的尺寸,一边一个或一边两个,安装完毕后,用主筋或引线固定。之后,可以使用U型卡将两边的模板材料闭合,大大提高了模板连接点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进而将两边的模板连接起来。其次是剪力墙模板的施工。
2.剪力墙结构安装时,应根据事先设计好的门窗线位置,将木砖或其他材料放置在门窗模板下,并通过定位焊和电弧焊固定门窗模板。这样,对门窗洞口区域进行处理,在门窗模板与墙模结构的接缝处增加海绵条,防止渗漏。模板应放在门窗开启位置,并安装横拉杆和对角结构。在安装模板结构的另一侧之前,可以对墙进行清理。在拧紧穿墙螺钉前,应科学调整支撑位置,确保模板和支撑保持垂直。安装工作结束后,应检查配件和螺钉的紧密度,以提高模板之间的紧密度。
3.在现浇模板施工中,梁模板的安装是非常重要的,其难度和复杂性都比较高。
梁模板施工质量要有更大的保证,就要根据施工条件和施工方案开展两个模板的施工。在施工阶段,先对柱进行拆模处理,然后进行弹线施工,明确混凝土模板结构的水平线和轴线位置。梁模板下方需使用手模板。一般情况下,梁柱应当使用单排布置方式。若梁截面较大,可采用双排及以上布置。根据模板方案确定梁柱间距,一般需要在梁柱上方保持一个长约100m的方木模板。应在支柱的两侧使用水平拉杆。首道水平拉杆的位置应分开地面300 mm,每隔1.6米设一道,周围无墙时,应加设双向剪力撑,以保证其稳定性。最后,在模板设计方案的基础上,科学地调整支柱标高。标高确定后,即可安装梁底板结构,拉线找直,梁底板进行起拱处理。在实施绑扎梁钢筋后,需要用三脚架结构和梁托架固定梁侧模板,梁侧模板和底板需要用U型卡夹紧,以保证梁模板的稳定性。
4.楼面模板安装。在具体安装环节,要求工作人员能够结合其实际特征来实施找平,同时采取拉线的方法来进行找准。而且还需要掌握楼支柱的具体情况,将其标高确定下来。如若楼支柱的高度和实际要求不相符,那么就需要实施相应调整。
5.在进行楼梯模板安装工作时,首先要对地面进行夯实处理,科学使用手模板,采用多层支架进行模板操作,保证模板与模板相互垂直。下支柱应均匀布置。在垂直中心线位置。楼梯模板结构安装时,应先做第一排龙骨及支撑结构的安装工作,然后再进行以下安装工作,支撑模间距保持在800-1200mm,小龙骨间距控制在400。-600 mm,大龙骨间距控制在600-1200 mm。随后,科学调整柱子高度,同时找平大龙骨,楼梯模板采用木模板,模板之间采用硬拼技术连接,保证接缝严密,避免漏浆问题出现。
(四)现浇模板的后期拆除工作
在进行拆模施工时,应详细检查现浇模板结构,使模板质量达到有关质量要求和模板施工方案。然后,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外架、侧模和底模结构试块处理。脱模完成后,上部分施工不会对其他模板施工产生不利影响,不会发生坍塌或影响混凝土结构质量。墙体结构、柱结构、梁模板需整体拆除处理。脱模过程中可考虑使用脱模剂,严格控制脱模时间,保证脱模后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在进行组合模板施工时,应提前做好楼墙线、立面线的划线工作。各种管道安装完毕后,应在木板上适当涂抹脱模剂。选用优质脱模剂,劣质脱模剂会导致材料含水量过大。在拆除过程中,除保证模板安装和生产质量保证外,还应注意保护拆除人员的人身安全。安全问题对整个工程影响较大。因此,在拆除施工中,也要把安全放在首位。首要任务是建立安全保证体系,确保施工安全。此外,还必须加强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
三、结束语
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必须保证测量放线作业的质量,这对保证模板质量、减少资源浪费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施工人员应对模板数据进行有效测量,并根据工程需要采用不同大小和尺寸的模板,以减少成本投入,保证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要科学地进行柱模板、剪力墙模板、梁模板、楼梯模板的安装工作,特别是梁模板的安装工作,然后科学地拆除模板结构,保证其完整性。此外,还要重视施工安全的重要性,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使工程在规定的期限内安全、优质地完成。
参考文献
[1]莫方军. 对现浇模板施工技术在房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 城市地理, 2015, 000(018):76.
[2]吴越. 现浇模板施工技术在房建工程中的应用及影响[J]. 建材与装饰旬刊, 2016.
[3]张战奎, 张亚美. 建筑工程中现浇模板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 建筑与装饰, 2019, 000(012):15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