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建设工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所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而且由于该类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运用的技术较多,如果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必然会导致整个工程进度受到影响,工程质量也会受到不利影响。本文对BIM技术在轨道交通车站工程施工中的有效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轨道交通车站;应用
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承担着着城市内和城际间的经济贸易往来、城市居民的交通出行等重要作用,其安全性、质量和使用寿命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城市形象等息息相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对于轨道工程建造要求的不断提高,建造工期的逐渐缩短,导致如今的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成为了结合多门学科的严格复杂工程。BIM技术在轨道交通建设中的运用,能够为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和施工进度提供有效保证。
1BIM概述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BIM)是将建筑物三维数字化建立的建筑物信息集,其能够将建筑的设计、施工以及管理等需要的信息相关联,实现各专业协同工作。BIM技术具有信息集成、工作可传递、支持协同工作等技术优势,以工作可传递性为例,建筑信息模型中的工程数据在创建之后就具有随时保持一致的相互关联性,对工程中一项内容进行修改后,系统就会自动将修改后全部受到影响的图元表现出来,无需设计人员手动处理,这一特点使得BIM的项目工作具有连续性,能够降低成本,节省物力,提高工作效率。近年来BIM技术从最开始的概念转变为可以实际应用的设计工具,这为建筑的设计、建设、施工以及管理都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BIM技术当前已经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设计中,在车站管线综合碰撞检查以及地铁车站与周边环境的可视化设计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BIM技术的特点
BIM技术是一种数字信息应用技术,具有强大的功能性,可以将建筑中的物理信息和各项参数直接展示出来,并且用模型的形式来实现可视化。能实现建筑施工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为建筑施工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BIM技术的特点在于:一是具有可传递性,指的是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各项数据能够进行传输和接收,彼此之间具有关联性;二是能够利用信息集成来实现仿真模拟;三是可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创设互动平台,可保障建筑工程施工效果。
3轨道交通车站建设对BIM技术的应用及发展现状
BIM技术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仍属于一项新兴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应用效果并不明显,而且可以有效运用该技术的工程项目较少。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对该技术的应用并不成熟,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在未来的工作中,还需要对该技术的不断改革与优化,使其更适用于我国城市交通轨道的建设,加之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及科技学院迅速发展,使交通运输行业稳步发展,所以,为该技术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工程中的推广使用奠定了基础。
4BIM技术在轨道交通车站中的施工要点
首先是要根据轨道交通车站工程的具体要求,制定工程实施方案和技术标准,要求方案和标准遵循现实可操作原则,能够实现BIM模型的有效落实,促进信息的有效传递。在确立了技术标准和项目实施方案后,需要建立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管理平台,贯穿轨道交通车站工程中规划、设计、施工和运维的整个生命周期流程,对所有参与方的协同参与进行精细化管理调控,有效提高各参与方与整体项目的配合效率,管控工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BIM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平台的特性是统筹集成管理和全生命周期性管理。统筹集成管理,即将工程建设的各项目进行整体统筹安排,比如在施工前通管局哦BIM技术综合项目的目标、计划和管理要求,进行项目管理的整体优化。
全生命周期型管理,即将BIM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平台贯穿轨道交通车站工程的整个生命周期,管控项目施工工程中可能发生的所有问题,对项目完成后的运维阶段问题进行提前模拟考虑。
5BIM技术在轨道交通车站工程中的应用
5.1利用BIM技术建立三维可视化模型
利用BIM技术建立的三维可视化模型能够准确展示工程的空间结构以及各结构的位置关系,施工人员利用该模型能够准确地了解工程设计方案,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BIM三维结构模型包含了工程施工的各类信息资源,将模型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比对,及时发现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制订解决方案,实现施工质量的不断优化。
5.2轨道交通车站工程前期规划中的BIM技术应用
轨道是一个交通网络,需要根据城市的总体规划来进行建设,线路的走向将直接影响城市的功能布局。许多城市的轨道交通都与中心商圈相连接,促进了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建设,一般来说地下空间都会与轨道交通站点相连通,这能够实现有效的引流作用。因此在轨道交通车站工程的施工中,前期规划十分重要,需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来选择轨道交通车站的地址,确定轨道交通车站的规模和出入口。传统的轨道交通车站工程前期规划工作,是基于原有数据来对客流量进行预测,然后再利用交通规划预测理论模型来做进一步预估,这种方法无法与商业开发相融合,存在局限性。而BIM技术的应用,则能够实利用三维仿真模拟,真正把握轨道交通客流量的实际情况,找到与商业开发之间的联系,以进行优化和调整,获得最大流量,为地下空间的开发提供可靠建议,充分发挥出地下空间的优势。基于BIM技术的轨道交通车站设计,能够有效避免高峰时间段的拥挤,合理配置空间资源,达到良好的效果。
5.3在运营维护阶段的应用
城市的轨道交通车站后期的运营维护工作量巨大,而且工作难度较高,传统的维护方法与方式已经不适于当前的发展需求,因此,需要加强对各类先进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运营维护阶段的工作质量与水平。通过对BIM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使工作人员进一步了解各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而在此基础上制订合理的管理计划。而且通过对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将列车的运行记录以及设备维修记录等各方面的信息录入相关系统中,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为管理者实时进行各类资源的配置管理以及成本的分析提供便利,并且可以通过对相关工作的调整推动运营管理工作的质量效率。除此之外,BIM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对能源以及其配置进行监测与分析,对轨道交通车站运行状况实现动态监测,通过实时传输数据可以直观地了解系统中各设备的运行状态状态,进而针对其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结束语
BIM技术在轨道交通车站工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将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中。利用BIM技术,可科学规划轨道交通车站工程的设计方案,确保设计图纸无误,并且能够在进行实际施工之前先模拟施工,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予以改善。而且能使各专业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实现数据信息共享,避免因配合不到位而影响了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吴福居,林金华.BIM技术在地铁车站施工信息化中应用研究[J].公路,2019,64(01):193-196.
[2]李天阳.城市轨道交通BIM应用研究——基于常州地铁1号线车站机电工程[J].建设科技,2018(22):75-79.
[3]陈一鑫,马少雄,徐宏.BIM技术在既有铁路车站站改工程施工阶段的应用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8,62(08):123-126+147.
[4]王磊.三维信息模型应用——以地铁车站机电安装工程测量放样为例[J].建材与装饰,2017(24):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