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业是作为中国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而存在的,然而作为现在的建筑业,其施工的安全管理上都存在着较多问题。所以要解决问题,减少由于出现事故而导致损失的状况,则需要对其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本文将首先分析建筑施工安全的现状,而后分析了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管理优化措施,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尽可能的杜绝安全事故的产生。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安全措施
一、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问题
1.1施工企业普遍缺少相应的安全及法律意识
在实际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施工企业缺少与建筑施工相配套的安全管理措施,各种乱象频频出现,没有办法将具体工程实际工程中的责任全部落实到位。而且,施工企业对于项目经理的日常管理也较为松散,导致项目经理经常不在施工现场。有一些甲方忽视我国法律里对于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的强调,不顾安全施工的客观条件,随意提前竣工日期,不按时将工程进度款打给施工企业。还有一些监理单位自我定位不正确,不能承担自己在建筑工程监理过程中应有的责任,同时又未能完全掌握保证施工安全的相关标准。无法做到及时发现并解决在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质量隐患,未能履行相应的监理职责。
1.2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水平较低
现在,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不断开发,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入到这个领域中,由于雇佣他们的成本相对较低等多方面因素,造成了建筑施工企业中大部分的施工人员是临时工,而拥有编制的正式员工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现在农民工已经成为了城市建筑工程建设领域的主力军,为城市的建设做出巨大贡献。但由于农民工的文化水平很低,缺乏相应的安全意识,不能有效的保护自身安全,管理很困难。最近几年,在这个行业里具备较高资质的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正在向管理型企业转型,不可否认的是在转型后这些施工单位提高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水平,但由于这些大型施工企业中标之后仍然会将大工程拆成若干个小工程分包给下面相对较小的施工单位。但是这些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资质较低,建筑工程的质量及现场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保障。而中标的大型施工单位对这些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所采取的管理措施也十分有限,仅仅是随意调派的几个公司的技术人员前往施工现场进行管理,没有调派专业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团队参与分包单位的施工管理,因而能够发挥的作用也十分有限。由于实际工程的具体建设过程中,保障施工安全的责任不能落实到个人,因此不能做到系统化的管理。
1.3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在建筑行业施工领域绝大多数的施工人员为农民工,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安全意识,不能有效的保护自身安全,有时会为了图省事、方便进行一些危险的违规操作。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绝大多数农民工不能接受正规化、系统化施工安全措施培训,施工技术不熟练、水平较低,不能有效保护自身安全。从另一个方面讲,即使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对所有的施工人员进行有关安全方面的培训,但由于从事这一领域的农民工流动性强同样也不能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且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这是导致建筑施工领域从业农民工素质相对较差的主要原因。
二、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安全观念淡薄,重视程度不足
当前,安全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部分企业并没有真正的意识到这一点,没有真正树立、安全第一的生产理念,没有把安全生产工作真正放在首要位置来抓,对安全生产不重视、不检查,或是对检查出的问题不解决,对安全生产存有侥幸心理,重视程度不够。
2.2经费投入不足、管理工作滞后
目前,仍有部分企业没有按照规定实现安全生产专用经费的提取专款专用执行到位的情况:一是没有提取或者少量提取;二是为了配合上级检查,对已提取的经费没有做到专款专用,未配备必要的安全生产设施和劳动保护用品,轻视生产工人合法的劳动保障权益,安全自查、自控工作形式化。还有部分建筑企业将必要的安全管理机构、人员精简、合并,专职安全人员配置不足。有的虽配备了安全员,但有的安全员责任心不强,自身素质差、监管水平低,不能很好地履行安全员的巡查纠错等职能。
2.3岗前培训不到位、安全教育不够
近年来,建筑施工企业大多数从业人员都是来自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对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一无所知。由于企业对安全教育不够重视,安全技术交底不到位,大量既没有进行岗前劳动技能培训又缺乏施工现场安全教育的务工者上岗后,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没有足够认识、缺乏规范作业的基本常识、安全技能差、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等现象严重。
三、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有效策略
3.1提高建筑施工企业高层安全意识
有关部门要进行安全意识宣传,强化建筑企业高层对于安全管理的认知,让他们充分认识并理解安全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树立强烈的安全管理责任感,并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明确划分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建筑施工企业高层要积极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树立安全第一的施工理念,并严格按照建设部对于安全施工的要求,明确自己的职责,及时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做好记录。
3.2制定有效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虽然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尽可能的强调管理安全的重要意义,但是对于中管理过程中员工可能存在着一些懈怠的心理,这就需要在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制定有效的制度来约束员工的行为,确保员工在安全的施工环境下进行施工。对于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首先考虑施工人员的工作环境。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由于自身原因或者操作行为带来的安全施工隐患,对施工人员进行规范性的规定,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做到严肃处理,让施工人员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畏惧心理,从而树立其安全防范意识。其次就是对于安全制度的实行过程要做到违反必究,哪怕是很小的安全隐患也必须进一些严肃处理。从安全制度的制定来规范施工人员的行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建筑施工安全的有效进行。
3.3重视宣传教育,提高施工队伍的安全素质
要想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就必须对各类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给予足够重视,有针对性的制定宣传教育措施和考核方式,提高施工队伍中各类人员的安全素质。一方面,要面向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人员开展安全知识和管理知识方面的培训,重点增强他们在施工安全管理中的责任意识和态度,严格履行自身的岗位职责,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按安全管理人员的要求执行到位;另一方面,要重点对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尤其是新进人员进行开展宣传教育,要重点对安全知识、管理制度、设备操作方法、材料切割、运输或安装方法、安全防护措施等方面加强教育培训,让他们能够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增强其安全生产和规范操作的意识,从而有效避免风险事件发生。
结语:
在建筑项目施工的时候,要实施严格的拟定安全施工方案,要逐项落实施工安全管理的要求;在施工的准备阶段,要立足于建筑项目的特征与实际,仔细分析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整理出完整的安全管理工作方案,并最后科学编制出满足安全管理需要的施工组织。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尽职尽责、齐心协力,群防群治,施工生产事故一定会获得有效预防,让中国建筑安全管理工作更快更好地走上合理化、标准化、健康化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雷东旭.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及主要对策探析[J].江西建材,2018(09).
[2]刘宏波.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8(04).
[3]郝俊芳.现代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J].山西建筑,2018,03:247-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