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隧道主要病害位置为土建结构,主要描述为衬砌侵蚀渗水。交安设施主要为:上下行未按规范要求设置限速标志及解除禁止超车标志、隧道洞口未设置减速标线,洞内车行道边缘线磨损严重;隧道侧壁车行方向两侧设置附着式轮廓标,轮廓标采用双面反光形式,左白右黄,不满足规范要求。针对上述问题,对限速标志、解除限速标志、消防设施、车行道边缘线、车行道分界线、轮廓标、土建等进行提质升级。使隧道满足现行标准及安全使用。
关键词:隧道工程 提质升级 结构提升 设施提升
1.总体提升改造方案
土建部分主要是对衬砌进行处治。隧道渗漏水的治理,根据漏水的水源、类型、部位,确定治理方案和选择材料。根据现场调查及检测报告成果,确定隧道渗漏水治理原则为:洞外防排结合、洞内堵排结合,综合治理;拱部以堵为主、边墙以排为主;先拱后墙,先堵后排,循序进行。对局部病害处治后,对拱腰以上衬砌采用碳纤维网格布进行整体提升; 交安部分主要是对安全评估报告中及结合现场排查的不满足要求的设施进行提质升级。主要提升方案包括:标线施划、护栏升级、轮廓标改造、新增消防设施、标志标牌升级改造等。
2. 提质升级隧道具体改造方案
土建部分,首先对衬砌渗漏水局部病害处治,先引水,后处理漏水缝,再进行衬砌内部注浆。针对隧道衬砌面渗漏病害,采用衬砌内部注浆,在注浆后集中出水点凿槽引排。并在隧道衬砌内表面设置环氧砂浆防水层。结合砂浆防水层进行施工,先凿除面漏范围 2-3cm 表层结构物,凿面应平整并清除松动砂浆缝,查找主要漏水点;针对漏水点打孔,围绕此孔在漏水面上均匀布孔,孔距一般 30-50cm;打孔完毕,清洗孔壁,用封缝固管材料紧密填塞孔管间隙,施作砂浆防水层。后对拱腰以上衬砌用碳纤维网格整体提升。即对衬砌表面处治后,保证衬砌浮浆或已开裂失效砂浆清理干净,用砂浆找平后,铺设碳纤维网格,最后砂浆收面。
交安设施:针对目前上下行未按规范要求设置限速标志及解除禁止超车标志问题,提质升级在上下行隧道入洞口前 150m 路侧分别增设限速标志,同时在上下行隧道出洞口后 150m 位置分别设置解除禁止超车标志。清除隧道内原车行道边缘线后,重新施划车行道边缘线。在隧道洞内及两端洞口各延伸 150m 范围内,清除原车行道分界线,重新施划车行道分界线。在隧道上下行入洞口 50m 前分别施划一组横向振动减速标线。提质升级“隔一拆三”,使保留的隧道侧壁轮廓标间距 12m。同时清除保留的侧壁轮廓标的反光膜,重新双向安装白色反射体。在隧道中心横断面位置设置双向反轮廓带。提质升级在上下行车行道边缘线外侧增设白色突起路标,设置间距为 6m。提质升级延长波形梁护栏段落,并连接空缺部分波形梁护栏。提质升级在隧道内增设灭火器,灭火器应成组设置在箱内,每组所设灭火器具为2 具。
3.土建整体提升
工艺流程:原衬砌表面层处理→涂抹界面剂→聚合物涂抹砂浆拌制→结构表面涂抹第一层聚合物砂浆→高强度高粘结碳纤维网格剪裁→在聚合物砂浆上铺设碳纤维网格→网格尾部固定→涂抹第二层聚合物砂浆→表面平整→砂浆的养护和表面处理。
1)原衬砌表面层处理 :涂抹聚合物砂浆前应对原衬砌表面凿毛处理,表面清理干净。涂抹前约 1 小时,应洒水保持涂抹面充分湿润。2)衬砌表面层涂抹界面剂 :将混凝土界面剂按规定比例混合好后,用辊筒均匀涂刷于旧混凝土表面。3)聚合物涂抹砂浆拌制 :制砂浆需水量为砂浆重量的 14.3-16.7%,搅拌时间为 10-15 分钟,至砂浆混合均匀并具有一定粘稠度。混合好的砂浆需静置 1 分钟并在施工前重新搅拌 10 秒。4)结构表面涂抹第一层聚合物砂浆 :粗糙结构表面涂抹第一层聚合物砂浆,第一层砂浆厚度依设计要求而定,一般 2cm,不宜过厚,确保涂抹后砂浆平整度。5)高强度高粘结碳纤维网格剪裁: 按需求裁剪碳纤维网格裁剪时碳纤维丝分布方向需与设计要求一致。
6)聚合物砂浆上铺设碳纤维网格 :碳纤维网格需铺设在未表干的第一层聚合物聚合物砂浆上,高强度高粘结碳纤维网格的碳纤维丝方向需按设计方向布置,碳纤维网格沿碳纤维丝方向搭接宽度为 20cm。摊铺时需对端部临时固定;确保摊铺后,碳纤维网格表面的平整度。 高强度高粘结碳纤维网格需用泥抹按压入砂浆层中,使网格陷入聚合物砂浆中。保证加固材料纤维拉紧。必要时用水泥钉辅助固定。7)涂抹第二层聚合物砂浆 :待第一层聚合物砂浆初凝后,即可进行第二层聚合物砂浆拌制和涂抹,涂抹砂浆厚度根据设计要求定,一般为 1cm,要 避 免涂抹得过厚,确保涂抹完成后,无网格纤维外漏及整个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 需保证第一层和第二层砂浆在同一天进行施工。8)表面平整 :用泥铲或刮板将表面砂浆平整,砂浆厚度不满足要求,需要进行局部修补,最后进行压光。 9)砂浆的养护和表面处理 涂抹完毕后,养护 7 天。
4. 交安设施提升
1)交通标志: 针对上下行未按规范要求设置限速标志及解除禁止超车标志的问题,提质升级在上下行隧道入洞口前 150m 路侧分别增设限速标志,同时上下行隧道出洞口后 150m分别设置解除禁止超车标志。隧道内消防箱增设消防设备指示标志,设置于消防箱上方,底部与检修道高差为 2.5m;标志版面尺寸为 25cm×40cm,附着式结构固定在隧道洞壁上;2)交通标线:隧道内车行道边缘线磨损严重,隧道洞口前未设置横向减速标线。提升标线处治方案: 清除原车行道边缘线后,重新施划边缘线,采用15cm宽白色振动实线。 隧道洞内及两端洞口延伸150m范围内,清除原车行道分界线,重新施划车行道分界线,采用 15cm 宽黄色振动实线.在隧道上下行入洞口 50m 前施划一组横向振动减速标线;3)轮廓线:提质升级“隔一拆三”,保留的隧道侧壁轮廓标间距 12m。同时清除保留的侧壁轮廓标的反光膜,重新双向安装白色反射体。隧道中心横断面位置设置双向反轮廓带。轮廓带颜色白色,宽度 20cm;4)突起路标:隧道内原车行道分界线位置设置突起路标。提质升级上下行车行道边缘线外侧增设白色突起路标。5)路侧护栏:提质升级延长波形梁护栏段落,并连接空缺部分护栏,护栏防护等级满足《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 JTG/TD81-2006)的 A 级。
5. 消防设施提质升级
隧道未设置消防设施的。提质升级在隧道内增设灭火器,灭火器应成组设置在箱内,每组所设灭火器具为 2 具。灭火器箱门上注明“灭火器”字样,摆放在路侧排水沟上方。
结束语:
隧道在现代交通系统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每年新建的隧道数量也逐年递增。长期以来,人们对隧道渗漏水病害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在隧道设计上存在重结构,轻防水的倾向;且在隧道防水施工中违规作业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故隧道中常会出现漏水、渗水病害,破坏原土层及混凝土结构,造成坍塌。本文提供隧道提质升级技术,解决渗漏水及结构破坏问题,同时进行交安设施提质升级,消防设施提质升级,满足隧道的正常使用功能。
【参考文献】
[1]李鹏毅.隧道施工技术管理初探[J].科技资讯,2011,(30).
[2]李文彬.隧道施工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分析[J].科技信息,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