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问题的研究刘英

发表时间:2020/5/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07期   作者:刘英
[导读] 水利工程,是我国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必须受到高度重视。
        摘要:水利工程,是我国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必须受到高度重视。对于水利工程项目而言,不仅需要做好施工建设,还要做好管理及养护,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与作用,稳定社会经济发展。本文针对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且对水利工作管理及养护存在的问题与优化策略,展开了详细讨论。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养护;问题
        引言:现阶段,由于我国水利工程在管理及养护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工程项目的质量与效率低下,无法正常投入到使用中。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就需要高度重视水利工程的管理及养护工程,只有做好全面的养护,才能保障水利工程能够正常运行。
       
        一、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的必要性
        (一)保障农业生产质量
        水利工程项目,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保障。因此在水利工程的运行中,就需要保障其安全性,才能做好农业生产工作。如果水利工程在日常运行中,出现了裂缝或者破损情况,而管理人员也忽视管理及养护维修工作,就会直接威胁水利工程的正常安全运行,还会威胁周边的群众安全。因此做好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工作,就可以及时发现问题,给予解决,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以及农业生产质量。
        (二)发挥水利工程价值
        在水利工程的运行中,一旦发现任何建筑物损毁现象,然后及时展开管理及养护维修工作,就可以避免一些不良后果与影响,提高水利工程的利用效率。当水利工程的利用效率提高之后,还能够促进农作物增产,方便周围的广大群众,充分发挥其价值作用。如果没有做好管理及养护工作,就会浪费大量的资金费用,缩短水利工程的使用期限,无法维持在安全稳定的使用状态。
        二、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问题分析
        (一)人员疏忽管理
        水利工程是造福广大群众,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现如今,水利工程项目的数量与规模虽然在不断增多,但是在管理与养护中存在的问题却在不断增多。比如水利工程的使用时间较短,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经常出现各种安全隐患等,致使经济损失惨重。而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低下。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管理人员。而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的管理人员严重缺乏相应的基础知识、丰富的管理经验以及专业技能,导致整个管理工作流于形式与表面。比如维修设备的管理存在疏忽,经常出现设备丢失现象。第二,资金与养护设施缺失。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然而很多施工企业与相关部门,过于重视施工过程的管理以及短期的经济效益,忽视后期养护管理工作,没有投入更多的资金与养护设施,导致管理问题不断增多。
        (二)基础设施薄弱
        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实践后,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施工设施、施工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然而我国很多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时间较早,因此施工技术等都相对落后,难免会存在着一些问题。再加上投入使用的年限较早,一些质量问题也相继出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就越来越多。
        (三)制度体系缺陷
        制度体系缺陷,也是现阶段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相关部门人员无法认识到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工作的重要性,也没有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做到基础设施的配置工作,导致管理问题较多。第二,没有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制度体系。比如安全管理制度、现场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成本管理制度等,让很多单位与个人借此漏洞,谋取了大量的经济利益,严重影响着工程的质量与安全。


        三、做好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的策略
        (一)重视管理及养护工作
        针对现阶段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中存在的问题,第一步需要重视管理及养护工作,只有先转变相关人员的思想观念,才能将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与效率。首先,需要让管理人员与相关部门认识到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的重要性,并且将其纳入到施工准则与计划中,要求基层工作人员全面熟知并且严格遵循。其次,要加大人力、物力与财力的投入,实现整个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工作的智能化、信息化与一体化。及时进行信息资料的搜集,问题的分析与整理,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既要提供一个坚实可靠的基础设施保障,还要将管理及养护工作上升到法律高度,来推动我国水利行业的高速发展。
        (二)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将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工作的合理性。因此第二步还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避免工作态度消极以及监管部门不负责任情况的出现,提高水利工程的使用效率。首先,要为管理人员提供更多教育培训的机会与途径,比如在职培训、继续教育、外出学习等,积极借鉴与学习国内外先进与优秀的经验与方法,及时了解最新的法律政策,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其次,需要组建专业的管理机构,由资深的管理人员担任。对整个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分析,并且制定合理的预警机制与解决策略,能够在第一时间解决存在的问题。最后,需要设立交流小组,鼓励管理人员与设计人员、施工人员、技术人员等进行沟通交流,共同分享自身的经验与心得,然后相互学习,相互提升,能够认真对待管理工作的每一个方面。
        (三)健全制度体系
        制度体系是保障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工程有序开展的关键与核心,因此第三步还需要健全制度体系。在制度体系的健全中,需要从成本费用、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等方面进行全面展开。首先,需要制定材料与设备的管理制度。要从材料的采购、运输、检测、存放、领用;从设备的运行、检修、维护等方面展开,做好每一个环节的监管,来保障材料与设备的质量,避免其丢失与损坏。其次,需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度,要求每一位人员清楚认识到自身责任,明确自身使命,做好自身本职工作。并且将制度体系张贴在明显处,要求每一位人员熟知,严格遵循。这样才能避免停工与返工情况的出现,节约更多的成本费用。最后,需要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与薪资报酬直接挂钩,激发工作人员的热情与责任心,挖掘其最大的潜能。严格根据相关制度规范给予惩罚或奖励,这样才能保障管理及养护工作的有序开展。
        (四)提高技术水平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各种科学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比如互联网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有效提高了各个行业的工作质量与效率。因此在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工作中,也可以引进与推广先进技术的运用,来提高我国水利工程的整体技术水平,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首先,可以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与工艺,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改进与创新,保障施工技术、管理技术、养护技术的科学合理、高效安全。其次,鼓励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进行技术的创新改革,尽量使用环保技术、绿色技术与工艺,在相关领域上实现突破,这样就可以节约更多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还可以做好管理及养护工作。最后,要将现代化信息技术,贯穿到各个环节中,如设计、施工、管理、验收、养护、维修等等,及时进行数据信息的收集、分析、存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充分利用,加快我国水利工程技术与水平的改良步伐。
        结语:综上所述,为了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确保其正常投入到使用中,造福广大群众,就需要分析其管理及养护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来进行弥补与改进,促使我国水利行业的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成贵.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问题的研究[J].科技风,2020,(8):187.
        [2]邓刚.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问题的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3):2255.
        [3]王显权.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问题的研究[J].神州,2019,(30):2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