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策略娄健

发表时间:2020/5/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07期   作者:娄健
[导读]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建筑工程行业也随之不断的发展、壮大。
        摘  要: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建筑工程行业也随之不断的发展、壮大。而随着建筑工程企业的不断进步,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所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是当下建筑行业的重中之重。如何有效德尔实现项目的目标,建设项目的管理是其中之一的有效途径。本文提出了一些关于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策略
        市场经济飞速的发展,带动了建筑业的腾飞。建筑业加快的发展,导致建筑工程施工从业人员不断的增加,但带来的结果的就是从事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的经验和管理水平非常的欠缺,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直接关乎到了建筑产品的质量以及直接关乎到施工过程的安全。施工现场管理贯穿于整个项目,它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只有不断的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才能树立建筑企业的声誉和形象,更能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人员水平严重不足
        从目前的施工现场发现,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工程技术管理人员没有专业技术水平,或者专业水平较低,甚至不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给工程施工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例如:安全员是建筑工程施工中重要的管理角色,其除了需要具备专业安全管理知识和专业的管理水平,还需要具有丰富的安全管理经验;但是实际施工过程中,好多的现场安全管理员没有安全员资质,且不具备专业的知识水平,经验也少之可怜。为此出现安全隐患也是理所当然。所以说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水平严重不足是需要工程各方必须重视的。
        1.2材料、机械设备管理调配不当
        建筑工程中施工的,最重要的两项占用成本内容就是材料与机械。其两项调配和管理不当,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甚至工程安全。材料是工程施工的重要食粮,由于利益原因,造成了材料质量的不合格性,从而造成了工程质量的隐患。而机械设备,由于在调配使用过程中,管理人员缺乏统一协调性,往往造成机械设备不能及时用于其该使用的部位,造成工程停滞甚至影响工程进度。这两项究其原因就是管理上的不当,造成了材料与机械设备的调配混乱,从而影响工程整体施工。
1.3工程施工过程管理不严格
建筑公司一旦确定了承接项目,对其项目进行工程立项之后,开始对工程进行实际规划,然而,许多公司为了节省时间成本或者为了减少人员投入、资金投入,往往忽视或淡化了对工程施工过程的管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为了追赶工期,对工程材料控制不严格,缺乏严格的材料质检、来源控制。有的假冒伪劣残次材料往往会浑水摸鱼,钻这些企业管理中的漏洞。这些漏洞疏忽虽然不多,但是一旦酿成大问题时往往已经为时已晚。还有施工设备方面问题,建筑工程施工,需要大量专业设备的配合,以及不同类型专业人员的合理调度。在施工过程中,有企业使用的设备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在使用中设备调度不合理,人员配合不协调,资金投入短缺,这些问题小则拖延施工工期,大则出现重大失误,给建筑企业造成无法挽救的经济损失。
1.4监督审查职能不重视
监督审查职能,更多的是侧重于工程项目启动后的图纸资料监察以及工程项目竣工完成后的交接验收。图纸是一个建筑的灵魂,既是建筑师的专业技术和创造能力的展现,也是整个工程项目进程合理安排的最主要依据。同时,也关系着整个项目的整体成本与利润的控制,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依据。然而,由于图纸的评判缺乏标准规范,是很多建筑工程施工中不经意就会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工程的交接验收虽然已经是一个项目的收尾部分,但是仍然是属于建筑施工技术的一部分,它是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的成果的检验,安全检验、质量检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不仅仅是按时将工程完成交接,而更重要的是要使工程项目顺利通过各项检测。不能按时交接工程或是项目出现质量问题,这些都是监督审查职能的缺失,没有认真执行监督审查职能。


        2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策略
        2.1提高员工素质
建筑企业不应该只局限于观察大局,要想是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提升,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员工的素质。建筑施工的负责人不仅要掌握相对的专业管理知识,在培训员工的这一方面也要善于诱导。许多施工的员工缺乏责任意识,要知道施工无小事,一件小小的失误或者纰漏就会造成不可预计的安全隐患。所以各个层次的管理者在抓紧员工的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也一定要培养自己员工良好的责任意识,定期对员工进行有关于责任意识的培训。而企业也应该定期对管理人员和各个层负责人进行责任制培训,当一个管理层的人有责任意识后,才可以将一个小团队打理好。有许多前车之鉴就是因为施工的工人缺乏责任意识,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对企业的施工进度也造成不利。所以对于施工时工人的责任意识培训应该受到重视,刻不容缓。
        2.2加强对材料和机械设备的有效调配
        工程施工前后,各工种的相关管理人员应该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对相关材料的数量进行统计,并且上报项目部,由项目主管材料人员进行统一整理上档,然后根据施工进度计划调配材料购买与进场事宜。机械调配上,各工长应该根据工程实际需要,提前考虑好机械的使用部位,及时的根据现场实际需要调配机械使用,避免出现机械设备协调不当造成使用混乱,从而保障工程质量合格和工程正常的施工。
    2.3工程管理信息化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施工总是不断变化着的,很容易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严格关注市场经济发展,更多地关注市场信息,尤其是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方面的信息资料,施工企业有关部门需要严格进行掌控,这对于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意义重大。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很多,例如各种定额资料、标准规范、政策文件等。举例来讲,建筑工程施工造价管理中,起重要作用的各种造价信息主要包括:价格信息、指数、已完工程信息。加强造价信息管理,首先要建立造价资料的积累制度,其次是资料数据库的建立和网络化管理,积极推广使用计算机建立工程造价资料数据库,开发通用的建筑工程施工造价管理程序,使设计、建筑专业技术和建筑经济人员方便查到自己需要的资料。
2.4安全防范的加强
施工时的安全防范意识十分重要,而且对于管理者的要求也比较高。好的管理者大都具有强烈的安全防范意识。管理者应定期对施工作业进行安全检查,如若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处理或者上报。如果有的员工不服从公司的管理制度,应对其进行教育并加强对其的监督,如若不改正需要将其裁员,来确保施工时的安全,有助于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一方面建立完善的安全责任制度,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完善安全检查的内容,在施工安全检查中需要检查相关的机械设备,安全防范措施以及施工质量。建筑中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对这些设备需要定期维护和检查,在施工前需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调试和维护,确保安全无误地投入到施工中。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应的也提高了住房质量的要求,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是符合规范的,首先需要做的是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本文认为最有效的管理水平提升方法是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的管理模式,只有“因材施教”的正确引导,才能够不断地将监督管理的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1]郝光喜.探究如何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J].山西建筑,2015(07).
        [2]何井运.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5(10).
        [3]王学青,宋永德,严俊伟,余春雷.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江西建材,2015(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