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房地产行业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施工企业除了要加快技术创新外,还必须从管理层面着手,树立科学的管理思维,引进新型的管理模式,实现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型。施工企业的管理者既要客观看待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存在的管理漏洞,同时又要将精细化管理运用到施工的各个环节中,包括质量管理、进度调节、成本控制、环境保护等方面。通过实现管理上的精细化,推动施工企业达到利润上的最大化。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成本控制
引言:建筑工程具有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高、风险隐患多等特点,如果施工企业的管控力度不强,很容易因为进度迟滞、预算超支、质量缺陷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施工企业的自身效益,也就无法在房地产行业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建筑工程的复杂性,决定了施工企业必须要实施精细化管理,从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细节上,采取严格的管理。在管理内容上,也要广泛涉及进度、质量、成本、安全等各个方面,从而构建起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在建造精品工程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
一、房地产建筑工程管理现状
1、工程管理中缺乏明确的职责分工
建筑工程现场管理任务繁重,且需要多个部门进行相互配合。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存在不同的部门之间缺少必要沟通,导致管理上存在诸多的漏洞。例如为了追赶工程进度,而放松了质量管理的要求,存在质量隐患;后期无法通过验收,又会重新返工,导致工期延长,增加了成本。除此之外,一旦发生了质量问题或是进度迟滞,各部门之间还会相互推诿责任。这种职责上分工不明确的问题,将会极大地制约工程管理的实际成效。
2、施工过程中协调管理能力差
根据具体内容的不同,建筑工程管理可以分为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环保管理等若干个部门。这些部门因为具体负责业务上的不同,相互之间的联系较少。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大的建筑工程,在信息交流不充分的情况下,部门之间无法做到相互协调,形成了“粗放式”管理的局面。
二、房地产建筑工程中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精细化管理”这一概念早在1881年就由“管理学之父”泰勒提出,经过一百多年的不断完善和推广应用,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实施精细化管理既有必要性,也有迫切性,具体来说:(1)适应行业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在房地产行业转型期间,施工企业机遇和挑战并存。通过推行精细化管理,能够让施工企业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利用,从而用更低的资源消耗、更低的资本投入,高质量的完成建筑工程的建设任务。施工企业可以紧跟行业发展的趋势,并从中获取更多的效益。(2)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的必要举措。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关系,具体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等等。掌握了精细化管理方法,可以让施工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多的优势。
三、精细化管理在房地产建筑工程中的具体运用
1、树立精细化管理思维,明确管理责任分工
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决定现代施工企业竞争力强弱、经济效益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需要及时的创新管理思维,把精细化管理与施工企业各部门的各业务相结合,将这一管理方法尽快的落实下去。为此,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责任体系,明确精细化管理的责任分工,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成立精细化管理办公室,由建筑工程的项目负责人作为组长,财务、安全、质检、后勤等部分的主要负责人作为组员,共同编制精细化管理制度。以部门为单位,进行精细化管理责任分工,并明确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形成对整个施工的全面化、精细化、高标准管理。
2、将精细化管理运用到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
(1)施工进度方面
精细化的工程建设进度管理,要求各个分项工程施工都要有一个详细的进度计划,计划要求详细到每一个关键路径的完成时间,每个关键工序的完成时间节点。这样在具体施工时,现场管理人员才可以根据这些进度计划,灵活的调节施工效率,避免实际进度滞后于计划进度。进度控制计划编制完成后,项目工程管理者应组织公司相关部门对计划给予讨论和评审,并填写项目建设进度控制计划评审记录,最大程度上保证现场施工的有序、高效开展。
(2)施工质量方面
保证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是实行精细化管理的最终目标。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现场施工中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多种多样,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如恶劣天气、劣质建材等;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如施工技术不过关、质量检查不到位等。将精细化管理运用到工程质量控制上,就是要从源头上出发,最大程度上消除这些可能干扰工程质量的因素。例如在采购建材时,除了要关注价格外,还要抽查其质量,避免劣质建材进入施工现场;在施工中,应当安排质量监督小组,全程进行施工指导和质量监管,确保有质量瑕疵能够第一时间发现。运用精细化的质量管理,确保建筑工程一次性通过验收。
(3)施工安全方面
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因此安全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重中之重。在施工准备环节,项目负责人就需要集合所有的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一线工人,进行一次安全训话,切实强化安全意识,杜绝因为个人不规范操作行为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后勤保障部门需要提供充足的安全防护工具,除了施工人员的安全帽、防护服外,还要负责警示标牌、安全防护网、安全围栏的放置工作,在施工现场营造安全作业环境。制定精细化的安全管理制度,采取定期考核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施工过程中“零”隐患。
(4)施工成本方面
工程成本与工程质量是一对矛盾,如果仅仅追求利润而一味的降低成本,这可能导致工程质量的下滑;同样的,如果不顾成本仅仅追求质量的优良,这可能导致工程成本的大幅上升。如何解决工程质量与工程成本的矛盾,是精细化的成本管理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关注每一个成本产生的环节,注重每一个成本支出的细节,同时要特别留意每一个无效成本产生的源头,杜绝同样类型的无效成本以同样的方式再次出现;此外还要对项目分项工程进行性能价格比分析,加强成本监督与控制。
(5)施工环保方面
在绿色施工理念下,环境保护也成为精细化管理的一项新内容。具体要做到:其一,加强工程物料管理,根据设计方案提前做好物料的使用规划。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物料的使用,避免物料大量剩余和严重浪费。产生的废弃物应当统一放置在指定位置,避免建筑垃圾乱堆乱放,既可以减少对施工现场的空间占用,又能够避免环境污染。其二,还要注意做好施工现场的扬尘控制,保证现场作业环境的清洁,维护施工人员的健康。如果建筑工程周边有居民区,还需要加强噪音控制。其三,在建筑工程竣工后,施工人员还需要及时做好生态恢复工作,例如临时场地拆除后,重新栽种绿植,做好绿化,防止水土流失。
结语:将精细化管理运用到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具体细节中,既是整个房地产行业转型期间施工企业做出的一种必然选择,同时也可以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从实际应用效果来看,精细化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加强对施工成本、工程质量的控制,同时还能够保障作业安全、实现绿色施工,让施工企业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保效益三者之间达成了一致。今后施工企业还需要继续探索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具体运用,实现施工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方芳,刘月君,李艳芳,等.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J].建筑经济,2014(6):59-62.
[2]倪庚东.房建施工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有效利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0):155-156.
[3]陶轶俊;.浅谈在装修工程项目施工中精细化管理[C]//2018年4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