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整治规划设计中若干要点分析胥淑慧

发表时间:2020/5/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7期   作者:胥淑慧
[导读]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领导下,通过几代水利人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对各流域开展了大规模的治理保护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领导下,通过几代水利人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对各流域开展了大规模的治理保护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治水理念在不断变化,治水思想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河道生态文明建设也不断提出新要求,党中央更是明确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河道整治是实现河道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而河道的规划设计又是河道整治的基础和关键,为更好地做好河道整治规划设计、推进河道生态文明建设,结合实践经验和工作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对河道整治规划设计中若干要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河道整治;规划;设计;生态理念
1 河道整治规划的主要原则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自然生态环境面临着人类大量活动的威胁和干扰,河流生态环境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在以往的河道治理过程中,比较片面地强调防洪、排水,忽略了河道的其他功能,致使河道普遍存在硬化、直化现象,河道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河水也越来越臭、越来越脏。水利设计单位对此必须高度重视,响应各方对河道生态环境的关切,并在规划设计中付诸实施。a. 河道综合整治,必须尊重河流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坚持人与自然和谐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处理好河道整治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b. 河道整治不能仅仅从防洪、排涝的角度考虑,必须要从社会主义建设、人文、经济以及社会效应的角度出发,同时充分考虑生态要求,实现人类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利用的和谐统一。河道整治除体现出河道的防洪、排涝功能外,还需在生态的基础上与周边环境景观相协调,城市河道还需有景观、休闲、娱乐等方面功能,使沿河两岸成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c.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社会经济条件及文化风俗迥异,在河道整治的生态化规划设计中,要坚持“因地制宜,适当超前”的方针理念。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在河道整治规划中,应按照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尽量做到就地取材、随风就俗,河道整治的标准在与地方经济条件相适应的条件下满足当地审美要求;河道整治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的。因此,河道整治规划需要有适度的超前性,可按生态原则将起点和标准适当提高一些,再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状况分期实施。d. 在河道整治期间,尽可能保持其原有各项综合功能不受破坏,根据生态环境的具体要求,确保工程效益发挥的持久性。一般河道整治包括疏浚、护岸、亲水台阶及绿化等很多方面的内容,在河道整治规划时,必须要对河道生物群落做好生态调查; 在河道整治过程中提出的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相关措施,要以保持及修复生态系统为主要原则。
2 河道整治规划设计中的若干要点
2.1 要注重对河道现状存在问题分析
        分析河道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是河道整治规划设计的基础和前提。在实际规划设计中,普遍存在不注重对河道现状的调查,不注重对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不注重对工程建设必要性论述,而偏重于罗列河道整治内容的现象,并且工程建设必要性与现状存在问题脱节,造成河道整治规划设计内容缺乏有效支撑。在河道整治规划设计中,要高度重视对河道现状的调查、有关问题的分析及工程建设必要性论述。在前期工作中,要仔细查勘现状河道的流域特征、地形地貌、植被、有无堤防、完整程度、滩槽分布等基本情况;调查河道涉及的水库、涵闸、泵站、分洪口门等防洪、排涝、灌溉引水工程以及跨、穿、临河建筑物及其它设施的运行情况;收集相关的社会经济、水文气象、河床演变以及已批复的相关规划、设计等资料。在现场查勘调查、资料收集的基础上,核算河道现状行洪能力,分析现有堤防、岸坡、涉河建筑物及其它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提出河道整治的必要性,为河道整治规划设计内容的确定提供有力支撑。


2.2 要注重河道整治防洪标准的选择
        河道整治的防洪、排涝、灌溉或航运等的设计标准关系到工程安全和公共利益,对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投资、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重大影响,而河道防洪标准更是河道整治规划设计的关键指标之一。各类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应根据经济、社会、政治、环境等因素对防洪安全的要求,统筹协调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及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关系,通过综合分析论证确定。河道整治防洪标准应按照有关规范要求,明确防洪保护区的范围,根据不同河段保护对象的重要性、人口、耕地或当量经济规模等指标分区、分段确定相应的防洪标准;同时应符合已批复的设计文件中规定的防洪标准。
2.3 要注重对河道水面线分析
        河道水面线的分析结果会影响河道整治的范围、工程措施以及工程量和投资。河道水面线的推求可依据天然河道水面线方法,利用恒定非均匀流的能量守恒方程式,由下游断面起推,向上游断面逐段推算水位,最终得到河道水面线。必要时还可以可采用数学模型分析计算,在综合比选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水面线计算成果。河道水面线推求中河道设计洪水流量的计算、河床糙率的选择、起推水位的确定、沿河建筑物防洪影响分析等方面均会对水面线推求造成影响。在规划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注重河道设计洪水流量的计算。河道整治设计应对河道分段后进行河道水力计算,有不同支流汇入时,应选择不同河道断面进行计算。当河道上游有水库调蓄时,还应考虑水库的调蓄影响,按不同的洪水组合方案进行分析。有实测水文资料的,直接采用实测资料法进行设计洪水计算,无完整实测资料的,可采用暴雨途径间接推求设计洪水。同时要利用流量模数图法对计算设计洪水成果进行合理性分析,有相关批复设计成果时,计算成果还应与以往成果进行比较。二是要选择合适的河床糙率。天然河道糙率既反映河槽本身因素对河流阻力的影响,又反映水流因素对水流阻力的影响,它是水流与河槽相互作用的产物,所以影响河槽糙率的因素既有河槽方面的,也有水流方面的,滩地植被的差异及河槽纵横形态的变化,糙率也在变化。应根据地形、地貌、河床组成、水流条件等特性综合分析后选定。三是要注重起推水位的确定。水面线推算时,起推水位可选用河道水面线起推位置下游 1km 处断面,采用均匀流公式计算确定。四是沿河建筑物防洪影响分析。沿河建筑物对河道水面线影响同样不可忽视,对河道局部水位壅高、淹没范围增加、水流流速流向变化、河道局部冲刷均会产生一定影响,从何影响工程设计。
2.4 要注重河道整治工程总体布置
        河道整治工程布置是以现有防洪工程为基础,结合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进行,重点是保证沿岸村庄及农田防洪安全,提高河道行洪能力,使治理河段达到防洪标准;同时处理好与生态建设之间的关系,形成符合实际、适应当地经济建设发展水平的防洪生态工程体系。必须统筹考虑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区域防洪规划、城市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要求,为河道规划设计奠定基础。要合理确定河道整治工程总体布置,尽量少占耕地、少拆迁,尽量避免对交通、电力等重要基础设施的影响,为河道整治项目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河道整治工程布置应体现河道及周边区域发展的特点, 生态景观与周边景观相协调,注重沿线的整体风貌,因地制宜、节能高效,通过工程、非工程措施,统筹前后期建设管护,尽可能降低前期建设成本和后期养护费,实现河道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
结束语
        在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五位一体发展战略高度的背景下,河道整治规划设计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要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河道的综合功能,实现河道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来新,邓卓智. 北京水系生态治理的理念与实践[J]. 中国水利,2010( 20) .
[2]许士国,高永敏,等. 现代河道规划设计与治理[M].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3]李淑杰. 浅析生态化河道整治规划[J]. 陕西水利,2010( 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