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环境工程的建设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环保工程管理的真正含义在于在遵循国家相关的法律条文的基础上,制定出一系列符合要求的工程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而评价环境工程管理的生产工艺、技术方法和这方面产生的影响等等,如此既可以有效促进我国节能减排及清洁生产等各项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同时又可以有效控制企业生产质量及生产对于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所以,进一步分析环境工程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对于我国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
关键词:环境工程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
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环境工程管理与人们息息相关,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市场经济、工程科学以及社会自然科学等,对人们的生活能够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结合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于考察,在保证了生态环境的稳定性的同时,且还能发挥出环境工程的管理价值。对于环境工程的管理研究,需要寻找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案,这对于环境工程的管理有着巨大的帮助,提高了管理效率,维持了环境的健康,落实了我国的可持续性发展理念。近年来,国家越来越提倡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样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增长有所帮助,更能够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综合多方面探讨了现阶段环境下环境保护工程存在问题及管理对策问题,笔者结合一些实践工作经验提出了几点思考,以供相关工作者参考。
1我国环境工程管理现状及问题
1.1专业管理人才少
我国环境工程管理仍然处在初步发展阶段,相关专业管理人才比较少,尤其是在新的经济环境与发展背景下,管理技术人才难以有效发挥自身的价值,面对这一矛盾造成环境工程管理优秀人才过度流失。比如环境保护方面,尽管从事于环境保护的工作人员数量比较多,然而其中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以及深厚管理经验的人才寥寥无几,从而制约了我国环境工程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甚至还会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
1.2环境工程管理不规范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率先发展后治理的根本理念影响,使得环境问题越发的严重,虽然人们享受到了经济发展带来的优越成果,但是环境的恶化也对人们的健康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比如全球气候变暖、雾霾天气等,这些都是自然环境恶化所引发的。然而纵观我国环境工程管理现状,因为环境工程管理的不规范,许多管理工作人员缺少专业性,使得环境工程管理停滞不前。
1.3环境管理机构不健全
我国环保部门目前的相关管理工作环节当中部分机构法律地位不够明确,未能获得独立的职能机构设置,比如环境监管管理的一些规范性文件既定的层次较低,不便于在大范围内行使监管职能。此外,环保部门也有部分职能的设置与其他的部门机构在设置环节出现重叠,而且由于多头管理也导致这方面的工作效率比较低,不仅如此,一些环境跨区域管理机构相对来说较为缺乏,因而在发生区域性环境问题的时候就难以有效且及时的解决。举个例子,如果发生了跨区域水体污染、沙尘暴、酸雨污染,这个时候各地政府解决问题时就会“自扫门前雪”,没有能够从整体上提出对应的有效性解决问题的措施,这就使得环境保护管理工作问题的严重性进一步加剧。
2加强环境工程管理工作的措施
2.1完善环境工程管理体系
为了能够实现环境工程管理根本性目标,就必须促进环境管理体系与相应组织机构职能的有效融合,从而使环境管理机构最大程度上发挥出职能作用,针对不达标准要求的环境工程要想方设法地改进。
针对环境工程管理体系,要积极地汲取环境综合治理效果突出的城市或者是企业实践经验,认真参考与借鉴这些城市或者是企业建立的综合环境工程治理措施,同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之中贯彻定量考核方法,从而保证环境管理措施的有效、全面落实。在根据我国现行环保制度评估时,应该对环保体系内容进行适当的延伸,比如合理要求与制度等方面的添加,高度重视民众提出的想法与意见。针对有失标准的环境工程管理体系,必须要进一步优化与完善,同时把不利于环境工程管理工作落实的制度或者是体系进行废除,实现管理体系和环保体系之间的深度融合。
2.2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市场经济环境下,环境工程管理多存在着环境监测系统不够健全,我国在对环境保护问题进行大局观的策划时,需要全体环境保护部门参与决策,将管理的措施细致到边边角角,加强注重环境的保护意识。在进行环境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工程管理规定,积极的使各个部门交流起来,使得信息达到了共享,以此能够更好的完成工作,完成目标。环境工程的管理进去需要领导者去时刻注意,时刻关心人们群众的想法,得到人民群众的配合以及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
2.3制定科学、可行的法律法规
根据环境工程管理实际情况与未来发展,制定科学、可行的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环境管理、试验管理等有关内容,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环境资源的最大价值,保证法律法规的具体化、标准化与规范化,提高实践可操作性。高度重视环境工程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编制环境工程管理人员详细地工作计划,同时根据计划安排高效地完成管理工作。在投产的环境工程项目获批之后,必须一丝不苟地根据计划进行,而且有关部门与管理工作人员要加大监督力度,严格履行自身的职责,定期对环境工程管理进行评审与考核,以保证所有指标都能够达到规范要求。
2.4加强环境人才培养的培养力度
想要促进环境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就需要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人才,不仅要在人才的培养模式上体现出不拘一格的风格,还要创造出更有利的条件以促进成才。另外,要在高等院校环境管理相关专业培养一些本科生、研究生,以人才培养的模式来实现人才的选拔,还可以在职培训相关的岗位理论水平来培养专业化的技术人才,当然也要特别鼓励职工教育必须朝着制度化、规范化、正规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促使那些在岗的工作人员可以收获更多的理论知识。
2.5建设规划和改造目标的深度融合
事实上,环境工程管理类,分别是水资源、大气、热污染、土壤以及固体废弃物。通过对于这些内容指标展开实时监测,可以有效明确防治工作开展的实际目标。对于监测对象来说,本身有着很强的多样性特点。在对于其中任意一类污染物进行监测的时候,通常需要使用多种不同的设备和技术模式。在监测的过程之中,无论是设备本身的精确程度还是监测技术的整体水平,都会对最终的监测结果带来巨大影响。由此也能说明,为了能够达到预期的监测目标,必须应用最新的技术和设备,以此确保监测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并使得管理质量有所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环境监测的时候,为了保证监测质量得到提高,理应将工作目标放在提升人们生活的质量方面,以此创设更具合理性的检测体系。这样一来,监测工作自然能够顺利进行,同时精确性水平同样能够达到较高的层次,进而推动我国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可以顺利展开。
参考文献
[1]任志鹏,高艳丽.影响环境工程建设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01):45+47.
[2]王晓琳,王广帅.浅析环境工程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J].四川水泥,2015(01):47.
[3]韩玮.环境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体系探讨[J].环境与发展,2017,29(7):214-215.
[4]王翦.环境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7(1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