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重症患者外出行CT检查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5/26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7期   作者:颜怡芳 何桂凤 张庆
[导读] 目的综合护理干预在重症患者外出行CT检查中的运用方法,观察运用效果
        摘要:目的综合护理干预在重症患者外出行CT检查中的运用方法,观察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所在医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64例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依从性100%、一次检查成功率100%、转运时间(6.8±0.5)min、检查时间(10.6±1.6)min,对照组分别为75.0%、71.9%、(10.4±1.0)min、(16.2±2.3)min,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家属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1.6±3.0)、(92.4±2.4)、(97.0±2.1)分,高于对照组的(78.9±2.6)、(75.0±3.3)、(78.0±2.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重症患者外出行CT检查的依从性,提升一次检查成功率,缩短转运及检查时间,改善护理效果。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重症患者;外出行CT检查;运用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成像技术的迅速发展,CT检查逐渐成为临床诊断疾病的主要方法,并得到广泛应用。许多CT控制较好的病人由于缺乏对相关知识检查的明确了解,容易发生摩擦、焦虑和其他情绪,这必然会影响检查结果并取决于病情,在患重病的病人接受CT检查的过程中,各种风险的发生率通常较高。因此,病人应在CT室外扩大检查期间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措施,这有助于提高检查效率。本研究选择了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接受的64名CT强化护理病人作为研究对CT强化护理病人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在医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重症患者中,随机选取64例作为样本,纳入标准:(1)重症患者;(2)无意识障碍;(3)无CT检查禁忌证;(4)无碘过敏。排除标准:中途退出研究、精神类疾病。家属对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且研究经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32例,男17例,女15例,平均年龄(52.85±11.64)岁。对照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平均年龄(53.69±12.3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转运前护理 (1)对病人状况进行评估,只有获得病情许可,才能使病人负担过重,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告知病人和家人检查的目的和预防措施,允许家人陪同检查,防止医疗纠纷。2)准备课程。准备好要穿的东西,到救生箱去,随时准备好救援。记录检查时间并向病人通报CT室的情况,确保病人及时到检查室检查,以避免因排队等候而延长室外时间。3)病人培训。清洁病人用明确的语言说明检查的目的和意见,耐心地回答病人的问题,消除病人的疑虑和恐惧心理,改善检查遵守情况。患者不省人事,清理鼻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畅通。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病人可以不间断地进入输液管道,使用效率和储能能力良好的注射泵。病人上的引流管需要正确固定、标记清楚并保持平滑。4)培训医务人员。选择通过过过境培训和考核的人员进行转运。
        1.2.2转运中的护理
         (1)密切监护病人的病情,确保其安全。对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不能只依赖监护仪,而且不能因监视器故障或故障而造成严重损害或危及病人的生命。根据病人的语言反应了解自己的意识状态。(2)由于治疗通常需要保留大量引流管,在过载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有无变形、折扣、排水不良,排水液的性质、量、颜色等,并正确固定引流管,以防止意外解堵。(3)仔细观察机械通风患者的风机参数,及时处理风机报警和故障。(4)保持转运车床的稳定速度,以避免求爱者,如果病人状况发生变化,随时返回或现场抢救。
       
        1.2.3CT检查时的护理
         (1)大多数病人不知道,活动有限,不能自行过床,过床时需指导家属协作搬运患者,把病人、盖子和身体管道正确地固定在床单上一起运输,不要太紧,以免管道过度拉紧,以免不当运输对病人造成伤害。注意不要暴露在病人身上。(2)观察病人的生活标志,经过床后检查身体上管道是否畅通,是否有折扣。除去病人身上的金属杂物和焊条,以免金属杂物影响检查结果。(3)患者在扫描时留下一个家庭成员,协助检查,护士通过观察窗密切注意患者的胸部落差和显示情况。检查完毕,及时回到重症监护室。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的检查情况。包括依从性、一次检查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能够全部、部分依从护士进行护理代表依从。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碘过敏3项指标。(2)检查效率。包括转运、检查、观察的时间。(3)家属满意度评分。要求患者家属以0~100分评分,得分与满意度呈正比。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方式选用SPSS21.0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率表示计数资料,分别进行t检验和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检查情况对比
          观察组依从性100%、一次检查成功率1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检查效率对比
          观察组转运时间、检查时间为(6.8±0.5)、(10.6±1.6)min,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家属满意度评分对比
        观察组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1.6±3.0)、(92.4±2.4)、(97.0±2.1)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CT检查技术在检查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安全方便,而且接受病人的费用高,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用非常广泛。然而,他的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不仅与扫描和重建技术有关,而且与病人的心理、心率和呼吸率有关,例如,在检查期间,如果病人由于压力而心率过快,那么检查结果的伪影频率就会增加。因此,在CT检查中,必须加强患者的心理和其他综合护理干预。本研究经过全面的病人护理干预,病人检查成功率明显提高,病人时间长,病情明显减少,护理质量评价也明显提高,护理干预的整体效果十分理想。在检查期间,许多病人会担心自己的健康,有些病人对CT检查有误解,认为身体会发射辐射,容易引起一些焦虑、紧张,同时护士应积极与病人沟通,使用心灵温和的语言和态度,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关系,然后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加强对病人适当呼吸方法的训练和指导,使病人掌握呼吸技能,检查时能积极配合;并报告检查时避免咳嗽,或者身体自由摇摆。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对重病患者进行CT检查时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检查成功率和护理质量,缩短检查时间,具有积极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党军丽.全面综合护理干预在急诊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行CT检查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27(02):690-691.
[2]张丽娜.优质护理在预防多排螺旋CT增强检查患者对比剂不良反应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06):201-202.
[3]刘坤.增强CT检查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综合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05):134-136.
[4]卫海燕.急危重症患者进行CT检查中应用综合护理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05):156.
[5]柳红梅.综合护理在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CT检查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4):158-1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