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阴通络汤配合中药灌肠治疗糖尿病Ⅲ期肾病

发表时间:2020/5/26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9期   作者:李文超 李雪 戴文先
[导读] 探讨滋阴通络汤配合中药灌肠治疗糖尿病Ⅲ期肾病的临床疗效。
        摘要 目的 探讨滋阴通络汤配合中药灌肠治疗糖尿病Ⅲ期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Ⅲ期肾病患者24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人。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滋阴通络汤配合中药灌肠治疗。两组患者均给药1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肌酐、尿素氮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的75.00%(P<0.05);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滋阴通络汤配合中药灌肠治疗糖尿病Ⅲ期肾病,可有效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延缓肾脏病变进展,其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滋阴通络汤;中药灌肠;糖尿病Ⅲ期肾病
        糖尿病肾脏病变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糖尿病肾病为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主要指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一种以血管损害为主的肾小球病变[2]。早期多无症状,血压可正常或偏高。 其发生率随着糖尿病的病程延长而增高。糖尿病肾病三期主要表现为[3]出现持续的微量白蛋白尿(YAER持续在20-200μg/min或30-300mg/d)的特性,但尿常规化验蛋白仍为阴性。此期间患者GFR大致正常,血压开始升高。病理检查肾小球系膜基质增宽及肾小球膜(GBM)增厚更明显,小动脉壁出现玻璃样变,此时多认为肾脏病变进入不可逆阶段。本文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办法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疗效,为临床提供更多参考,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Ⅲ期肾病患者24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人。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肾病Ⅲ期诊断与分期标准。排除肝肾功能不全者、对本实验药物不耐受及过敏者、泌尿系统感染者。对照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44-72岁,平均年龄(52.4±12.3)岁;病程6-11年,平均(7.7±6.1)年。观察组12例,男6例,女6例;年龄45-69岁,平均年龄(51.3±10.4)岁;病程5-11年,平均(8.3±5.5)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包括:低脂、低盐饮食,低蛋白质摄入,合并高血压的患者给予西药降压,合并糖尿病的给予胰岛素或药物干预,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滋阴通络汤(水蛭10 g,桃仁15 g,赤芍20 g,当归15 g,大黄10 g,知母10 g,熟地黄10 g,葛根10 g。)有蛋白尿者加芡实10 g、金樱子10 g,1次/d,水煎剂,200ml,早晚各100ml。同时配合中药灌肠治疗(大黄牡蛎各40g,甘草、白芍、丹参、柴胡、黄连各20g,清水500ml)浸泡2h,文火煎药,取一、二药液攻击200ml,滤出待40℃,行便后睡前灌肠治疗,1次/日,晚间进行。两组患者给药1个月。
        1.3疗效判定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SCr降低≥30%;有效:症状、体征名校好转,SCr降低≥20%;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学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注:*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导致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4]。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5],且蛋白尿作为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加速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硬化,加重肾功能的恶化。中医学认为[6]糖尿病肾病基本病理在于消渴日久,伤阴耗气,痰浊瘀血阻于肾脏脉络,形成癥瘕,直至肾小球结节性硬化。初期以肺脾肾虚损为主,日久则湿邪、瘀血形成进一步加重脏腑功能的损害,形成正虚邪实,互为因果的病机特点。 有研究表明,采用益气养阴活血祛湿法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疗效。
        本文笔者采用滋阴通络汤配合中药灌肠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滋阴通络汤中水蛭、桃仁、赤芍、当归活血通络,消癥除积;大黄活血祛瘀,生新降浊;熟地黄养阴滋阴,补益脾肾;葛根、知母清热生津,滋阴润燥;芡实、金樱子能收敛固涩,减少尿蛋白漏出。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收敛固涩之功。中药灌肠疗法,大黄通腑泄浊,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代表药物,可有效降低肾小球三高。牡蛎收敛固涩,养阴潜阳,具有补钙、降磷、纠正酸作用。柴胡黄连清热解毒。丹参活血化瘀,可改善血液高凝状态时肾脏的血液供应。白芍养血,甘草解毒,诸药合用,标本兼治。
        本文研究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的66.67%(P<0.05);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滋阴通络汤配合中药灌肠治疗糖尿病Ⅲ期肾病,可有效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延缓肾脏病变进展,其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樊然然,谢冰冰,王旭,等. 刘玉宁教授治疗糖尿病肾脏病经验[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6,17(1):6-8.
[2]李云婷, 王宪灵, 张雷雷, 等. 糖尿病肾病实验室早期诊断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 河北医药2013,35(6):910.
[3]刘俊先, 宋宗惠, 王琳.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J]. 2012, 09(15):423-425.
[4]司富春, 李建省.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证型方药分析[J]. 中医研究, 2010, 23(8):26-28.
[5]许莉敏, 刘必成. 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发生机制[J].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08,17(5):464-469.
[6]丁英钧, 潘莉, 庞博,等. 糖尿病肾病微型癥瘕病理假说及临床意义[J]. 新中医, 2009,4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