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脑梗死患者颈部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在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的12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再选取同一时期来体检的124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两组的诊断结果(内-中膜厚度、斑块大小及形态、颈动脉狭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虽为临床诊断颈动脉狭窄情况的金标准,且对临床治疗方案的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性作用,但其存在有创性等弊端,不适用于随访、触诊与诊断,而颈动脉超声检查具有无创、分辨率高、检查简便等优势,利于患者接受基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颈动脉超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估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间在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的12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再选取同一时期来体检的124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患者最小年龄48岁,最大年龄79岁,平均(64.13±0.65)岁,男74例、女50例。比较所有患者的身高、体重、职业等一般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意识清晰可正常交谈,均自愿参与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非动脉血栓引起的脑梗死、无症状性脑梗死以及脑梗死后脑出血者。
1.2方法
颈动脉超声检查:患者取平卧位,于其颈后垫一枕头,使其头部后仰,并将其颈部充分暴露,通过飞利浦HD15或IE33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颈动脉给予检查,调整线阵探头频率为(3~9)MHz,沿患者颈动脉走行,依据自下而上的顺序,探查其颈总动脉与颈内动脉颅外段等情况,观察是否有斑块及斑块形状、位置、大小,动脉是否狭窄与动脉狭窄程度。DSA检查:采用血管造影机进行检查,采用Seldinger法对患者股动脉给予穿刺,将5F动脉鞘置入,全身肝素化,对患者椎动脉、颈内动脉、双侧颈总动脉、主动脉弓等给予造影,若发现动脉狭窄,需进一步计算其狭窄程度。
1.3统计学分析
将收集到的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x-±s)、[n(%)]表示计量型数据以及计数型数据,用t检验计量型数据,用χ2检验计数型数据,P<0.05表示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二、结果
2.1比较两组的诊断结果
结果显示,研究组IMT增厚例数112例,明显高于对照组41例,研究组斑块发生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21.8%,研究组狭窄或闭塞发生率为54.0%,明显高于对照组3.2%,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的诊断结果[n(%)](n=124) 2.2对两组斑块表面形态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研究组斑块多呈不规则形态,对照组斑块多呈规则形态,对照组与研究组斑块表面形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斑块表面形态进行比较[n(%)](n=124)
2.3对两组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对照组IMT为(0.58±0.21)cm,研究组IMT为(1.41±0.28)cm,T值,26.4071,研究组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急性脑梗死为临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危重病症,具有致残、致死率较高以及起病急骤等特征,可在患者睡眠或休息时发作,于发病数小时至1~2d内到达高峰,加之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益加剧,促使该疾病患病率呈现明显上升态势,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约占25%,将对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该疾病的发病原因与饮食不当、腰臀比过大、高血压病、吸烟、过度精神压力、过量饮酒等存在一定关联,但颈动脉狭窄为其主要病因,可出现认知功能下降、偏瘫、语言表达障碍等临床表现,且其症状严重程度易受颈部血管病变程度的影响。因此,探求有效诊断方式,明确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并在短时间内给予对应治疗与干预措施,以减少预后风险显得极为重要。因此,对患者能够尽早诊断有助于其治疗以及预后效果。
近些年,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脑梗死的发病率逐年增多,临床研究表明导致脑梗死发病的原因多为心律失常、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风湿性心脏病、肥胖等有密切关系,患者发病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半身不遂、语言障碍、智力障碍等,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还会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表明,脑梗死在发病后 100 天内是恢复的最佳时期,因此,对患者能够尽早诊断有助于其治疗以及预后效果。
将124例脑梗死颈部动脉狭窄患者为例,与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者进行对比,对两组的诊断结果、斑块表面形态、颈动脉狭窄情况以及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研究组斑块发生率以及IMT增厚例数均多于对照组;两组斑块表面形态存在较大差异;颈动脉狭窄闭塞发生率为16.1%,与对照组存在差异性;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高于对照组,P<0.05。郑会强研究报告中显示,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斑块发生率为92%高于健康者16%,增厚例数多于健康者,斑块表现形态多为不规则型,且颈动脉狭窄情况以及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高于健康者,本次研究结果与郑会强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结束语:
综上所述,颈动脉超声检查为临床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手段,所以,对脑梗死颈部动脉狭窄的诊断中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具有较大的诊断价值,能够通过图像准确反映患者病情,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温昌明,张保朝,李高申.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动脉狭窄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9):2126-2128.
[2]谭玉,陈皆春,张照婷,等.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和椎动脉超声特征[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6,24(10):1011-1014.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4):24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