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电能的需求也逐渐增加。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都有了更高的要求。电力通讯作为电能稳定运行和可靠传输的重要环节,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得到了极大地发展。传统的通讯电源技术已经难以适应目前的发展,因此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对通讯设备电源进行改进,从而提高通讯系统整体运行水平。为了使电源系统的供电更加稳定,需要提高电力通信电源技术。目前,我国对于电力通信电源新技术的应用已较为广泛,效果也较为显著,大幅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促进了行业的发展,并在应用过程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为后续技术升级进步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本文就电力通信设备电源新技术及其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电力通信;电源新技术;供电系统
引言
为了推动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应注重对电力通信电源技术的可持续应用,真正明确自身的特点,实现针对性的应用,达到全面提升其工作质量和效果的目的。
1电力通信电源概述
电力通信电源关系到电力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是通信设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伴随电力通信事业的日益发展,电力通信电源技术不断涌现出一些新技术,并应用到实际运行之中,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电力通信事业的良性发展。通常而言,集中供电是电力通信电源的主要供电方式,在此供电模式中,需将电源设备设置在电池室内,然后再采取集中式电源向通信设备供应电能。在此供电模式中,电力通信电源设备一般使用开口型铅酸蓄电池和可控硅相控整流器。因此,设备较重、体积较大,在实际运行时,噪音往往也较大。铅酸蓄电池酸雾对环境也会造成一定的污染,在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电力电源设备在集中供电模式下会距离通信负荷中心较远。在运行过程中直流输电会耗损较多,给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造成了不良影响。在安装电源设备时,所需资金大。因此,运行成本极高。现阶段,我国逐渐加强了电力通信电源技术的研发力度,使得免维护蓄电池和开关整流器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力通信电源也向着分散供电方面发展。
2电力通信设备电源使用现状
由于各个地区的实际用电情况存在一定差距,因此现阶段我国的供电方式主要为集中供电,即将电源设备统一安装在通信电源室内,并负责对各地电源的分配。这种供电方式主要利用了各种设备之间的协调工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电压分配,从而使系统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有效地提升。电力通信电源采用的是蓄电池。这种技术较为普通,应用成本较低。但是此种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首先,根据分析可知,负责电压分配的各种设备集中在一起,导致发生故障时,较难展开维修,同时设备之间也难以进行移动、拆分。其次,由于设备采用的技术较为普通,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化学物质,为后续的维护检修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虽然我国目前电力系统中广泛应用的电力通信电源技术能较好地适应现状,但由于其较为集中的特点使后续的检测维修工作较难开展,并会产生一些有害的化学物质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增加了维修成本。因此,需要运用先进的技术使电力通信电源技术得到发展革新。
3电力通信设备电源新技术的应用要点
3.1新技术必须要保证运行稳定性
通信设备的稳定运行,需要确保电源电压的稳定,因此电源电压值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当电源电压高于设定值时,将对通信系统设备中的各个元件造成损害;如果电源电压过低,也无法带动系统运作。
3.2新技术必须要保证运行可靠性
电力通信电源新技术具有较高的运行可靠性,可以源源不断地为各个电力设备传输电力,保障电力的稳定供应。电力通信电源新技术采用的是直流供电系统,利用较为先进的整流器和蓄电池进行并联,将整个电力系统都变为并列的整流模块,所以即便某个部分出现故障,其他设备也能照常工作。
3.3新技术必须要保证运行的高效率
我国在电力通信设备的应用方面极其广泛,因此电力通信设备在储存量方面极高。为防止电能在运行中出现浪费的状况,有关人员通过深入研究提高了通信电源的工作效率,使得电力通信电源利用其所具备的高频率优势,有效节约我国在电力方面的相关资源。
3.4新技术必须要保证设备的小型化
通信事业的发展、电力通信设备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都必须要重视小型化与集成化。为此,目前所广泛使用的电源开关都装有集成稳压器与无功频率变压器,促进通信设备电源的小型化发展。就比如当前工作人员普遍使用的一种开关电源:谐振型开关,此开关电源不仅工作频率高,而且体积小、重量轻,在使用上具有很大的优势。
4电力通信设备电源新技术的应用
4.1高频开关整流器的应用
高频开关整流器主要通过整流滤波电路和输入PFC电路,把市电变为较为平滑的直流电,再通过高频逆变电路,将其转化为超高频的交流电,能够达到数百千赫兹。最后,通过输出整流滤波电路,将之整流成稳定的低电压直流电源,进而更好地迎合通信设备的需要。高频开关整流器最主要特点是高频化和高功率密度,且维护方便、易扩容、噪音低、能效高和体重轻,能够达到90%以上的工作效率,能够显著提高电力通信电源的运行效率,使得电源系统更为稳定。在高频开关整流器频率不断升高的情况下,其重量变得更轻、体积更小,拥有更高的能效。
4.2防雷网络技术的应用
无论是何种雷电,都会对设备造成不可小视的危害与损坏。因此,通信设备电源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需要加大对防雷技术的研究,通过应用更有效的防雷措施,提高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目前,主要采用的防雷技术主要有如下3种:第一种,是将部分雷击所产生的电流引入其他地方,降低雷击对电力通信设备与系统的损坏;第二种是对电力通信设备等其他设施上的雷电电压值进行限制;第三种是阻塞侵入波沿引入线进入设备的雷电过电压。这些防雷技术的运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雷击的危害,防止电网中电压浪涌问题的出现。
4.3免维护蓄电池技术的应用
传统的电力通信系统之中经常会利用开口型铅酸蓄电池,但在其实际运用中可能会出现充电终期分解和水分蒸发,所以要补充电池的蒸馏水。同时,在其充电终期,水分会分解产生的氧气和氢气,气体在溢出之后会带有酸雾,对周围设备产生腐蚀,并且其污染环境也会对电池的应用产生限制,增加工作人员的维护工作量。必须强调落实维护工作,才可以避免污染问题。在不断研发新技术之后,电力通信电源系统之中也可以有效运用免维护蓄电池,针对上述的问题进行处理,确保电力通信电源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免维护蓄电池的正负极板、电解液与开口型铅酸蓄电池基本相同,主要是通过内部氧复全技术,避免内部电解液出现大连更多损耗,同时也能够提升其密封性。免维护蓄电池本身的极板栅架是利用多元合金制作,放电可能性偏低,并且隔离板直接包围正负极板,不会出现物质掉落的问题,能够满足性能稳定要求。同时,通过气压平衡、气体抑制等技术,也不会有水分蒸发的情况出现,通过添加蒸馏水进一步延长其实际的使用寿命。
结语
目前,我国的经济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所以人们对电力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通信电源设备负责给整个电力系统提供动力,是核心部件,要求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靠性、便携性,且设备可以承受高频率电力。因此,相关研究机构应加大对电力通信电源设备的研发力度,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电力系统,促进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家华,马进.电力通信电源新技术及其应用[J].信电源技术,2018,35(2):213-215.
[2]于秋生,徐斌泰,田安琪.电力通信电源新技术及应研究[J].山西青年,2019,(21):208.
[3]苑 超,李 伟,徐晓寅,等.电力通信电源新技术应用研究[J].通讯世界,2019,(10):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