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电力调度自动化主站实用化研究随晓娜 杨帆 李科 蔡雅楠 何俊豪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24期   作者:随晓娜 杨帆 李科 蔡雅楠
[导读] 地区电力调度自动化是地区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所在,
         摘要:地区电力调度自动化是地区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所在,其中主站实用化能够提高电力调度自动化的整体水平,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做好地区电力调度自动化主站数据网的建设与设备维护等工作。下面文章就以此为前提展开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地区电力;电力调度;自动化;主站自动化
         引言
         目前,我国经济以及国民生产力的发展速度已经位于世界前列,随之而来的是居民与企业用电量的激增。基于此,供电系统承担着与以往相比更高的供电负荷,并对于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国供电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实际的供电能力以及社会的用电需求研究稳定性与安全性更好的供电技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
         1地区调度数据网现状
         现今电力调度数据网由骨干网双平面及各级接入网组成。平面与各级接入网之间采用跨域路由联接。对于地区调度数据网,主要包含骨干网一平面、骨干网二平面、省调接入网、地调第一接入网和地调第二接入网几部分。在拓扑中可以看出,调度数据网从平面、接入网、厂站端各个层级实现了冗余性配置。由于这样的冗余配置没有必要让全网路由全部互通,因此我们需要设置一些路由策略。此外,调度数据网关乎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安全和整个电网的安全,其在安全方面有诸多的限制,我们必须严格把关,层层把关,从各个方面加强调度数据网的安全性。
         2地区电力调度自动化分析
         通信监控主站是实现电力调度自动化的主要场所。一般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包括通信监控主站、通信线路及末端控制器。系统能够利用计算机对供电系统的运转信息进行采集和分析,为处于通信监控主站的技术人员提供设备运转状态,从而让技术人员根据设备运转状态判断系统中是否存在故障,并实现对设备的控制。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能够有效排除供电系统中存在的故障,并提高供电稳定性与安全性,提高电力调度工作效率,推动电力行业的发展与进步。相比传统调度方式,自动化调度系统具有较多的优点。第一,减少调度操作,调度方式也相对简单快捷,能够有效提高调度工作的效率。第二。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故障位置与故障原因,并及时开启备用供电设备及线路。工作人员也无需反复攀爬供电设备进行故障排查,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风险。第三,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无论是火力发电还是风力发电,甚至在水力发电上也能得到有效的应用。通信监控主站中,自动化系统的相关控件以及基本图形元素形成了人机交互界面,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控制RTU、控制板卡等程序。人机交互界面展示着供电系统的各项监控变量以及内存变量,图形元素也会根据系统状态的变化而变化。这也是技术人员通过通信监控主站对供电系统进行控制的基本原理。此功能的实现离不开集成电路、智能芯片及软件编程等技术的支持。
         3地区电力调度自动化主站实用化策略
         3.1远程登录和本地安全策略
         以前,远程登录路由器都是采用telnet方式,由于telnet走的是明文,容易被截取和破解,所以现在必须在路由器上关闭telnet服务,转而采用ssh的登录方式。在登录时,配置限制源地址访问的ACL,只允许指定的几个IP地址进行访问,一般只允许网络管理机以及核心路由器的管理地址。同时,路由器本身会默认开放一些服务,这些服务会应用一些危险的端口,我们需要在路由器上将这些服务关闭。除了上述的telnet服务外,还有使用20/21端口的ftp服务、使用80端口的http服务、使用443端口的https服务、使用53端口的dns服务、使用67端口的dhcp服务、使用25端口的SMTP服务等,这些服务端口在调度数据网中都不需要使用,反而容易成为被攻击的端口,关闭它们有助于提高调度数据网的安全性。


         3.2做好设备安全管理工作
         电力调度自动化设备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对于电网的正常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要积极地落实安全管理工作,及时排除电力调度设备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隐患。首先是要让相关人员认识到设备自身预警装置的作用,在出现设备报警时可以及时进行检查。从思想上强调管理工作的落实,从根本上杜绝安全问题的出现。其次要让相关人员如实记录维护和检修过程中的数据,及时地找出问题并处理。然后制定出更加详尽的安全管理措施,例如防静电措施、紧急处理方案等,这样就可以高效地解决设备运行中的各种问题。
         3.3故障隔离
         在电力调度系统中一旦发生故障,如果不能及时地发现故障并排除,故障将会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且会造成整条电路甚至整个电网的瘫痪。建立在断路器和电网线路监测设备基础上的故障隔离系统能有效地为故障处理争取时间,通过故障隔离系统对主站定位的故障线路进行隔离,防止故障影响到周边线路和终端设备的正常运行。其中开闭所故障自动隔离技术是配电自动化设备最主要的故障隔离技术,通过开闭所线路的构建和多方配合,在断路式进线装置的基础上,实现实时故障监测与安全隔离,是电力调度系统中的核心故障隔离技术。故障隔离技术的应用能准确、及时地将故障从整个系统中隔离出来,缩小故障的范围,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3.4对网络通信结构进行优化
         一般我国供电系统采用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具有较为完善的数据信息修正功能。如果想要提高数据信息修正功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则需要对网络通信结构进行优化。网络通信传输作为网络信息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人员要保证信息传输过程不会破坏信息的完整性与准确性。信息采集工作则决定着是否能够获得准确的信息,所以应该选择合理的信息采集技术,保证源头数据的准确性。优化数据库也是优化网络通信结构的主要手段,技术人员需要保证数据库后台语言能够在系统中得到充分地应用,同时还要保证每个网络节点都能得到监控和分析。
         3.5强化电力调度自动化设备检修
         第一,加大日常巡检的力度。电力调动自动化设备的日常巡检,要对于设备的每一个部分的运行过程进行检测。针对日常巡检工作的开展,首先要制定完善的巡检体系,进一步细化巡检工作的内容,确保巡检工作可以落到实处。其次是要合理配置人员,降低因为人员失误造成安全隐患的概率。第二,强化月度巡检工作效果。月度巡检有着非常强的周期性,但是还要强化巡检工作的效果。针对电力调度设备的月度巡检工作,可以从6点入手。第一,相关人员要仔细地检查电源电压,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这样就可以避免因为电压不稳造成的设备损害的情况。第二,相关人员要对于通道的波形以及电平进行检查。这样就可以科学地了解电力调度自动化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为后续的工作打下基础。第三,相关人员要重视自动化设备的通信动作以及对遥测精准度进行测试,充分发挥设备在电力调度中的价值。第四,相关人员要及时检测系统的收发装置,确保信息传递的流畅性。第五,相关人员要重视继电器接触点的检查工作,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第六,相关人员要检查机房和控制中心的卫生,为后续的电力调度设备的运行提供良好的外界环境。
         结语
         电力调度系统的更新与提高都离不开智能科学技术,配电自动化技术能有效地提高电力调度系统各项工作的运转速度,对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高效性都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通过不断地研究和分析,让配电自动化设备与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契合度越来越高,未来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将能为社会创造更好的福利。
         参考文献
         [1] 焦阳,陆骏,陆书恒.电力调度自动化应用与优化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9,(18):174.
         [2] 赵晓菲,李文博.关于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问题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8,(21):202.
         [3] 宋秋池,杨晓西,帅小华.电力调度自动化应用与优化措施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6):1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