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水利工程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水利水电工程是关系到国家建设、民生水平的重要工程组成,目前随着国家建设和经济水平的高速推进,水利水电工程也在不断的扩展着建设规模。基于其在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国家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效率和施工的质量极为重视。目前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其极为常用的施工技术,具有较好的技术优势和较低的成本投入,能够实现工程质量上的保证和经济成本的有效管理。因此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必须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和施工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探讨
引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时候最常使用的结构材料就是混凝土材料,但是使用混凝土材料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混凝土结构裂缝现象,现在混凝土结构裂缝情况的种类越来越多,如果不及时处理的话就会给整个建筑带来影响,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整个建筑倒塌的重大质量事故。
1水利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1.1冻胀和裂缝问题
在现阶段水利项目具体建设的时候,通常情况下,地理位置较为独特,施工当地的水文条件、地质条件以及气候条件等,都会对项目建设质量起到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在实际建设的时候经常容易出现的问题便是裂缝以及冻胀等,这样会对整体建设作业起到不良影响。通常情况下,此类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外部因素所造成的,导致混凝土建设材料的实际浇筑位置具备独有的特征,在具体浇筑的过程当中,需要在较为坚硬的施工材料基础上展开,在其硬化的时候也十分容易遭受外部条件的侵蚀,进而形成裂缝。在具体浇筑作业的时候,建设材料的体积非常大,其内部热量的散发速度非常快,容易造成表层的温度比较低,最终会出现裂缝。
1.2侵蚀和碳化问题
就当前的水利项目而言,碳化以及侵蚀等现象经常出现。由于此类工程需要长时间被谁冲刷,并且与空气接触,在空气当中含有许多的微量气体,都会对钢筋表层起到不良影响,导致其生锈,进而造成混凝土出现侵蚀现象,难以提高其抗拉程度,导致其承载水平需要提升。所以在当前的大自然环境之下,混凝土非常容易出现碳化以及侵蚀等现象。
2水利水电工程出现砼裂缝的原因
2.1出现混凝土收缩现象
水泥是制成混凝土的重要成分,水泥出现水花现象就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从而导致混凝土温度升高,外部水分挥发,混凝土收缩,就会出现收缩变形现象。混凝土变截面由于收缩变形就会产生裂缝,从而导致水利水电工程出现开裂、变形现象。混凝土裂缝较深,钢筋在空气中暴露,发生氧化逐渐被腐蚀,从而对建筑物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2.2温度差导致裂缝现象
温度差也会造成混凝土裂缝现象,在浇筑早期,混凝土会出现大量水化热现象,热量散发难度较大,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外部温度较低,强烈的温度差会影响拉应力,从而产生裂缝。
3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3.1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中混凝土拌和技术要点
混凝土施工中的混凝土拌和技术极为重要,其关系着混凝土的强度是否达到标准以及施工后的质量问题。因此第一要保证混凝土原料的质量和科学的配比控制,第二在拌和过程中要注意拌和的速度和温度控制,同时也要注意液态外加剂的注入量。第三是混凝土的原材料配比必须要按照适当的比例进行配置,其中骨料、砂石、水泥等原料是决定混凝土强度与流动性以及黏合度的重要因素,必须要予以严格的控制。混凝土拌和过程中还要注意观察混凝土的颜色、均匀度以及保水性和温度的控制,防止混凝土密实度和强度受到影响,还要多注意防止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出现提前凝结或过度脱水的情况。
3.2水工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措施
水工建筑物在建设过程中,混凝土一直以来都是其中的基础材料之一,混凝土自身的结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水工建筑物的建设质量。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之一就是裂缝,在对混凝土裂缝问题进行处理时,要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尤其是要与造成混凝土出现的诸多裂缝问题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够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首先,要对裂缝进行填充处理。这种方式在提出以及具体应用过程中,其主要是直接将修补材料填充到混凝土对应的裂缝当中,促使裂缝位置处的结构可以在经过处理之后,重新处于相对比较稳定的状态。这种方式应用时,比较适合被应用在一些相对比较宽、深的裂缝当中,处理效果普遍比较良好。如果混凝土自身的裂缝比较深,但是并没有足够的宽度,那么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这些裂缝进行适当的开槽处理,紧接着进行填充。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对填充材料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否则就会直接对水工建筑的性能产生影响。其次,还可以利用注入处理的方式。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与其他裂缝处理方式相比,其自身的整个应用范围相对比较广,同时处理效果普遍比较良好。该方法在应用时,其自身的真空吸收法可以直接利用真空泵,将裂缝的内部处于真空状态,紧接着在其中将一些灌注材料注入其中,这样可以促使这些灌注材料与结构融为一体,促使混凝土结构自身的强度得到有效提升。
3.3原材料控制
对于水利工程来说,加强对施工原材料的控制将有效提升工程整体施工质量。首先,加强对水泥材料的控制。混凝土材料中水泥浆起到非常良好的胶结效果。在实际混凝土施工时,必须加强对水泥的检测试验,通常需要检测水泥与其他材料的相容性以及进行原材料的检测,此外必须明确和了解材料的凝结时间和安定情况等信息,并按照相关质量检测标准对水泥材料进行分批检测,只有确保所有材料均达到制定要求放可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存储或应用,否则严禁使用。其次,加强对骨料的控制,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必须严格履行相关生产标准的规定,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同时做好骨料的检测试验工作,在得到相关专业人员的许可认证后方可投入施工应用。一般情况下主要需要对骨料的砂料和石料开展必要的检测试验。对于前者来说,主要应该检测其材料比重、含泥量、有机质含量等。而从后者的角度,则需要针对其材料比重、针片状含量、压碎值等进行相应检测,但是要注意的是,如果骨料相关材料的直径不同,则应该避免混合使用。最后,加强对外掺剂的控制。这是因为其能够很大程度上强化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强度,同时也能够对其易变性进行升级优化,由此来看加强对其质量、配比等信息的严格检测是非常有必要的。
3.4加强对混凝土裂缝的维护
在对混凝土出现的裂缝现象进行解决以及处理的过程当中,通常情况下,在对横向连接缝隙进行处理的时候,要使用平接缝方法,尽可能保证路中线以及断面之间展现出垂直关系。与此同时,要想保证裂缝维护作业的顺利展开,需要做好对水利工程项目的整体监督与管理,做好相关施工材料的检测作业,依照相应的标准做好科学合理的检测,严格遵守有关规范以及标准展开检测作业,保证混凝土施工材料实际检测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明确其材料是否与有关标准相符合。只有在符合有关标准以后,才可以使用,进而更好的保障项目的整体建设水平。
结语
在水利水电的建设过程中,应该找到混凝土裂缝原因,并针对性的实施防治措施,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邓艳华.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防治技术探讨[J].内蒙古水利,2018,191(7):41-42.
[2]马昕.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砼裂缝分析及防治处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6):240.
[3]刘丰.水利施工中砼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0):196.
[4]柳向彬.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砼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2):170.
[5]陈亮.水利工程施工中砼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探讨[J].科技资讯,2018,16(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