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各种项目的建设,特别是现场建设,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各种事故。这是对索赔的修改。如何减少这种风险的损失,企业领导人必须保持警惕。除了加强外地工作人员的管理外,遵守这些规则的主要原因是考虑到了索赔条款的变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损失风险。鉴于上述情况,并考虑到提交人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工程造价合同风险控制及索赔应对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造价;合同风险;控制及索赔;应对措施
引言
随着项目的扩大,与其他部门的联系越来越多,对专门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设计、现场运营或事后施工监督审计之间可能存在差异,因此与施工费用合同有关的风险普遍存在。赔偿问题不仅会给当事方造成财政损失,而且还会造成矛盾,拖延工程,甚至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不可预见的重大后果。因此,我们应当从源头着手,仔细审查合同条款,以便尽量减少索赔修改的可能性。
1、工程造价与合同管理的关系
(1)合同管理有利于项目成本的合理控制。签订施工合同可以明确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合同双方必须按照合同条款承担责任,严格履行合同条款中的权利和义务。(2)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合同管理是其主线。合同管理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合同管理涉及面广。
2、工程造价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2.1工程招投标环节
关于合同管理变更的索赔还包括项目招标过程中的许多风险因素。通过项目调查招标时,如果投标人的合格状态未得到验证,不合格施工企业将进行大规模施工项目。该项目将无法对项目进度、施工效率和施工费用进行科学监测。招标过程中使用的工程材料和问题解答材料是工程合同的关键内容,如果有关资料不完整,而且合同的当事方在具体工程过程中有争议,将提出索赔。
2.2投资风险
为了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必须在施工前对工程费用管理进行严格控制,并对工程费用和预算作出科学合理的预测。在建筑市场上,建筑单位通常更多地投资于建筑本身。但是,由于施工单位对施工费用和施工预算没有合理的控制,完工时可能会出现超支问题,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未能及时解决超支和预算超支问题,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未及时解决造价超预算问题,从而给施工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2.3施工现场签证秩序混乱
在建设工程的实际工程中,监督人没有充分掌握成本管理和预先结算等相关知识,导致了任意签证现象。部分监督人在没有详细验证的情况下签署合同、盖章的同时,还让建设企业签署了部分签证。此外,一些建设企业与假签证处理一起设计了相应的名称,但如果工程出了问题,监督人将拒绝签证处理,只有在结算建设项目时才会发放签证。这种情况的出现严重损害了建设工程建设秩序。
2.4施工风险
施工阶段是施工费用管理的最重要部分,应被视为高度优先事项。施工链包括许多将直接影响施工成本管理的要素,如与施工成本管理密切相关的建筑设备、建筑材料和人工成本。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对施工链资金的管理和控制,为项目成本管理的成功奠定良好基础。同时,施工成本管理器记录和归档机械设备、类型、数量、建材价格等,以避免因重复购买建筑设备或材料而增加施工费用,并有效节省施工费用。
2.5工程结算环节
在项目完成时,概述项目合同管理是否符合预期标准。在工程结算过程中,建筑合同涉及经济交易,各种问题必须一次性处理,这对于修改后的索赔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假设这一环节存在决算失败的情况,将为工程变更索赔风险提供条件。
3、工程造价合同风险控制及索赔应对措施
3.1加强工程设计质量管理
据调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加强工程设计质量管理可以防止约80%的工程变更索赔。工程变更规模是评价工程设计质量的关键标准。
因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必须重视工程设计的质量控制。具体地说,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①在工程设计招标文件中,必须与中标企业签订相应的设计合同,中标企业应独立承担工程设计引起的各种索赔。②在项目设计工作开始之前,要检查项目的位置和肃静,尽量减少外部因素对项目的影响,尽量减少项目变更索赔现象。③业主和设计企业应签订配额设计合同,加强工程设计管理。
3.2做好招投标方案编制工作
项目合同管理的核心项目投标文件是为项目发送给投标企业的业主的邀请,也是投标企业承诺的重要依据。投标文件内容不规范、不完整的话,合同当事人之间可能会产生反论或争议。在此过程中,主要对策是确保写投标文件的充分时间,确保写投标文件的规范和严格。签署投标文件的合同内容尽量采用合同方式,投标文件完成后,应由专家检查和修改。
3.3建立健全合同管理机制
要提高建设项目的成本管理水平,建设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合同管理机制。要在工程实践中充分界定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防止工程事故发生后建设纠纷或矛盾,防止合同双方推卸责任。在建立和完善合同管理机制的过程中,必须从建设合同管理的具体情况开始,充分把握和把握合同管理的影响因素,相应地合理调整合同管理机制。或者与其他建设企业的经营系统相比,找出自己在合同管理方面的不足之处,迅速制定合同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要不断完善合同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才能保证建设项目成本合同管理的质量。
3.4实施风险损失的转嫁
风险损失转移是指为了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故意将损失转移给第三方单位或个人。这个项目可以使用保险。在合同条件符合相关法规的前提下,双方应根据公平原则区分责任权关系。建筑业复杂,现场施工公司质量参差不齐,受很多不可预测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完全失控。为了减少企业负担的损失,可以通过购买保险适当地转移风险。
3.5源头上控制变更索赔风险
风险无处不在,但很多风险源不是完全不可避免的。要降低风险概率,必须从设计过程开始,根据工程要求严格控制工程质量,从根本上降低索赔风险系数。在实际工作中,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必须严格控制细节。①投标过程公开公正,中标者的工程资格和能力满足工程要求,严格按照投标条件签订工程合同。②在合同签订过程中严格参照项目费用,确保合同价格的成本履行。③要严格制定初步调查过程,在保证质量和数量的前提下,高效率地完成计划,为现场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3.6适当加强主动控制力度
要有效预防工程索赔,有关人员必须加强积极的控制意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或避免索赔发生。例如,在建设工程过程中,成本管理人员审查工程方案,加强市场环境调查和预测,加强现场质量监督和安全监督,有效控制工程索赔,合理安排工程过程和期限,进一步降低索赔事件发生的概率,保障工程的整体利益。随着建设项目建设规模的扩大,索赔控制也越来越困难。因此,项目成本管理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质量,分析建设项目面临的各种潜在风险和外部风险,结合项目索赔事件的原因,加强预警和预防,确保建设项目及时实现建设目标。
结束语
总之,建设项目成本合同的管理与双方的实际利益密切相关。加强建设成本合同的管理和风险管理不仅对合同当事人严格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而且对建设项目成本控制具有十分实际的意义因此,建设项目成本合同当事人要有效把握建设项目成本与合同管理的关系,充分认识建设项目成本合同管理的不足,深入了解影响建设项目成本合同管理的风险因素,建立合同管理机制,严格监督检查合同的实施,不断提高合同管理者的专业素质,重视行业合同文本的形式和内容,全面提高合同索赔管理,全面提高建设项目成本的控制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范博.工程合同管理中变更索赔的风险分析与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9(21):174-175.
[2]胡波.新形势下工程造价合同管理及风险策略[J].四川建材,2019,45(07):191-192.
[3]柳继红.浅析恶劣地区工程合同管理的难点及对策[J].科技资讯,2019,17(13):85+87.
[4]邓文辉.试析建筑工程造价合同管理及风险控制[J].智能城市,2019,5(05):149-150.
[5]张争凤.合同管理在火电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9,9(02):26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