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进行工程造价控制工作中,必须要做好结算审计工作,它不仅可以确保建设成本金额的真实性和精确性,而且还可以准确的发现企业在工程项目投资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此基础上,企业需要对相应措施进行全面优化和改善,使工程造价成本的管理水平得到明显的提升,有效的促进了各个施工环节的正常开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结算审计
引言
建筑工程预算不但需要建设单位做出严格科学管控,同样需施工单位深入研究用于降低成本。为防止双方产生不必要的经济矛盾与纠纷,有关人员务必确保建筑工程预算的科学性与精准性,如此方可确保良好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务必对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作用做出充分认识,使控制造价工作得以顺利有效开展,保证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1工程造价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规章制度不完善
在工程项目建设中,造价审计的本质涵义为:对施工方案、技术选择等内容,经由相关审计部门审计同意后方可开展后续工作。就工程整体建设来讲,设计人员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同时,设计人员还是风险承担的主导者。审计部门应当做到对相关管理方案的有效落实,对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防范出现违法乱纪行为给部门工作带来不利影响,以及在工程管理中引发风险。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工程建设审计工作进行分析可发现,在相关政策制度制定方面仍然存在着时效性不足的问题,无论是制度还是执行方面,均有待进一步完善。
1.2审计工作相关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本身就是一项非常庞大的施工建设项目工程,其审计工作则是更加繁杂,这就要求参与审计的相关工作人员拥有较高的专业技术、业务修养与职业精神。公路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一旦开展,审计人员就要尽可能的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与职业修养发现项目中存在的问题,不论是大问题还是小问题都应当一视同仁,努力的将工程造价的实际情况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审核,确保造价金额与实际情况能够相一致。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与素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就使得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其审计质量也无法保证,最终导致整体审计工作缺乏实践性与合理性,为建设单位带来经济损失。
1.3忽视对建筑项目内部控制风险审计
由于工程项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所以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工程项目的建设进行有效的监督,并对相关的风险点进行把握和控制,确保项目建设的整体质量。但实际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只重视事中的管控和事后的处理,而不重视事前的工作。如果相关的工程管理人员一味的追求进度和质量,却忽视了项目的投资控制,最终就会使造价结算超过预算。
2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优化措施
2.1做好审计准备,收集相关资料
建筑工程结算审计工作比较繁琐,而且涉及到的内容庞大,在进行结算审计之前必须要做好充分的材料准备。建筑工程结算审计中材料准备工作的完成度关系着结算审计工作的顺利实施,也对审计质量有重要影响。因此,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工程结算审计之前做好相应的资料收集,全面落实对工程结算审计工作的保障。在进行工程结算审计之前,可以由结算审计工作人员进行资料的查阅和收集,了解施工单位的具体情况,比如说管理机构,公司规模,公司性质等。同时加大对工程施工项目的相关文件,规章制度,会议内容等所有与施工有关的设计图纸,竣工图纸变更合同,竣工结算书等都要落实齐全,为结算审计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2.2强化成本控制意识
成本控制在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其一方面可以直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但做好成本控制工作需要工程管理人员具有足够的成本管理意识,积极动员所有施工人员与技术人员,参与到成本控制工作当中。项目经理方面,要在相关部门制定、提出成本控制措施时给予相应的指导与协助;项目部门工作人员应当积极参与到施工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中来,争取及时发现成本管理中的缺陷与不足并加以纠正;对于施工人员需要开展教育与培训,树立起成本控制意识,实现成本的全方位管理控制。
2.3对建筑工程预算做出严格审核监督
唯有对建筑工程预算采取严格的审核,方可确保工程预算更加合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以此使其充分发挥关键作用,使工程造价控制的整体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建筑工程预算严格审核过程中,需对预算审核的关键内容做出明确,制定科学合理的审核流程与标准,以此对参与建设的各方职责和职能做出明确;建筑企业针对虚假预算和超预算问题应予以严格审核,并给予套价、材料价差与工程量和取费等不同方案,检查工程量是否同施工图或设计变更保持相符(如表1部分工程审算标准),套价是否存在漏套或是错套的情况,材料价格调整是否满足市场价格规律,取费标准是否采取最新标准等;制定工程预算监督机制,确保预算管理人员作出规范预算,使工程预算质量得到相应的增强,以此为工程造价控制提供可靠保障,确保经济效益最大化。
3提升预结算审核工作的建议
3.1建立健全管理体系
完善的管控体系是高效率工作的有力保证,施工企业为更好地推进结算工作,在建立起完善管控体系的同时还需要组建一支业务能力强、工作效率高的稳定团队,时刻跟进项目情况,随时掌握成本情况,及时进行预结算编制工作,预结算编制完成后还需对其进行严格、仔细、全面的审查,然后将最终结果报送至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及审核单位同时需具备完善的管控体系,审核人员要了解工程详细信息以及变更签证内容,到施工一线进行情况采集,以法律法规为依据,秉持公平、公正的态度,合理合情的开展工作,绝不能通过一再压榨施工单位的合理费用来提高审计费用。只有当参与工程结算的相关单位均具有健全的管理体系时结算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3.2观念更新与积极创新
建设单位需要在工程造价结算审核中,对工程成本管理的主体加以明确,并对工程造价的具体法律法规及其相应的管理职能进行充分而细致的了解,在建设项目市场经济活动中将建设项目成本管理内容进行列入,招标管理部门和施工单位要对设计单位、业主以及市场行为进行严格而科学的管理,因为我国建筑市场中缺乏一定完善的运行机制,所以,建设单位需要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的控制,并且强化思想观念的更新并进行积极的创新,最终能够实现建设工程造价预算和市场发展要求趋势相符合。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若想使经济效益得到充分保障,务必对工程造价予以充分的重视,强化对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关键作用的充分认识,对建筑工程做出科学系统的精准预算,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完成工程预算,确保工程造价的准确性、科学性与规范性,以此使工程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促进企业稳定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石大军,刘慧.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相关问题研究[J].交通世界,2018(30):110-111.
[2]黄文彬.建筑工程中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工作要点探究[J].福建建材,2018(10):108-109.
[3]陆华萍.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8(10):221.
[4]刘春梅,严荣.浅谈造价咨询企业如何提高工程结算审核工作质量[J].价值工程,2018,37(33):26-28.
[5]任吉平.试论控制工程造价结算审核的重点内容及有效方法[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