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21期   作者:孙婧霞
[导读] 语文是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学习其它课程起着重要作用
        摘要:语文是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学习其它课程起着重要作用。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而言,其心智发育逐渐成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主阅读能力,可以通过语文学习掌握知识。在这期间,语文教师需要将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利用语文教学启迪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知世界,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基于此,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需要对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进行分析,以期使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一、培养预习习惯
        对于小学六年级学生而言,其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制力,但是在预习习惯形成的过程中,仍然需要教师给予相应的监督。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课堂教学效果逐步提高。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明确预习的重要性,并根据六年级学生的特点制定预习计划,并定期对预习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督,以此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例如,在学习“腊八粥”这节课程之前,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制定预习计划,首先学生需要通过学习了解何谓“腊八粥”以及“腊八粥”这一习俗的来源,其次,需要对整篇文章的内容有整体上的把握。然后将预习计划发放给学生,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预习。如若学生是在学校完成这一预习任务,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探讨,分享所思所想,从而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这篇课文的内容;如若学生是在家中预习这节课程,可以询问父母“腊八粥”这一习俗的来源,也可以上网查询相关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且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趣味,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通过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以助力教学质量的提高。现阶段小学生在整篇文章的把握方面有所欠缺,教师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读全篇内容,通过阅读可以了解整篇文章的脉络,掌握文章的大概内容,在教师逐步讲解时,学生可以将教师讲解的内容与整篇文章的内容结合起来,这样可以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确保知识的整体性。
        二、创设轻松氛围
        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而言,学习到的知识逐渐增多,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烦躁情绪,因此,为了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通过良好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进入学习状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觉分析知识、掌握知识,从而提高知识的学习效率。不同学生的逻辑思维有所不同,所以知识在每位学生的眼中存在差异,针对这种差异,教师给予相应的培养,可以助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例如,“只有一个地球”这篇文章,在学习这篇文章之前,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搜索相关视频,利用视频展现这个世界之大,同时利用视频展现出自然界生物的美好等,在课堂中适时播放视频,通过视频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通过视频感受到世界的美好。

文章从多个方面阐述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教师引导学生对全文进行阅读、分析,通过把握整篇文章的内容,学生看到了不一样的地球,有的学生看到的地球是美好的,有的学生看到的地球是可爱的,有的学生看到的地球是脆弱的,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相关内容,可以让学生学会珍惜资源,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尽己所能做出相应的贡献。
        三、开展合作教学
        现阶段学生普遍缺乏合作精神,这与学生的成长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在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开展合作教学,引导学生相互合作,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吸取他人的长处,而且有助于学生掌握先进的学习理念以及学习方法。此外,在合作开展的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意识逐渐提高,从而为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例如,“少年闰土”这节课程,在学习这节课程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小组人数应尽量控制到3-5人,这样可以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在这篇文章中讲述了几个故事,每个小组的学生都需要总结出故事的内容,尽量简短,然后说出印象较为深刻的一个故事内容,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的学习这篇文章,而且可以对作者与闰土的感情有一定了解。此外,文章中对闰土的形象进行了刻画,教师可以引导每个小组进行总结,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人物刻画技巧的理解。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内容、分析内容,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而且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互补,从而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础。
        结束语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其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不断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学生与教师相互配合。为了引导学生更好的进入学习状态,使学生更好的吸收知识,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将知识内化,从而使教学质量逐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晓丹.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的困境思考[J].中国新通信,2019,21(22):181.
        [2]陈茴萍.探究如何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J].当代教研论丛,2019(10):68.
        [3]郭进学.提升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策略探讨[J].中国教师,2019(S1):74.
        [4]沙国华. 浅析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方法[C]. .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