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华南公司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具有施工工序复杂,施工工期长的特点,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还会涉及到多单位多工种的交叉作业,这使得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至关重要,是保障施工安全、降低施工风险的有效措施。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的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增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在此背景下,我们应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切实保障施工安全。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现状
1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现状
建筑工程项目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也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施工人员共同参与施工,这使得建筑工程项目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点。除此之外,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会涉及到材料成本、人工成本以及机械设备成本等,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建筑工程项目同样具有资金密集型的特点。在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过程中,应抓住建筑工程项目劳动密集型的特点来开展安全管理。
1.1施工现场环境复杂
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比较复杂,首先会涉及到多种类的建筑材料,同时建筑材料的数量庞大。其次,会涉及到多种施工机械的应用。第三,会涉及到多工种的交叉作业,并且施工人员的数量较多。第四,施工工序复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到多方面的施工技术。最后施工现场环境复杂,建筑施工不仅会涉及到地表的施工,而且会涉及到地下以及高空等方面的作业,建筑施工中有90%以上都为高处作业,这些都会极大的提升施工风险。除此之外,由于建筑施工露天作业占整体工作量的70%左右,因此,建筑施工还会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条件状况、气象条件状况、卫生状况以及交通状况等,同时,还要考虑到施工对周围居民造成的影响。以上这些因素都是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1.2参建企业多
建筑工程规模较大,涉及到的内容较多,通常都需要多个企业共同参与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工作。再加之管理机构纷繁交叉,严重影响了管理效率。在管理过程中,业主、设计、总包以及监理等方面会有管理权力,但是各方面缺乏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往往都是各自为政,使得各项管理指令相互交叉,甚至还会相互矛盾。这会给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导致安全事故得不到有效的抑制,安全隐患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排除。
1.3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
在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管理过程中,往往更加注重工程所取得的经济效益,缺乏对安全管理的重视,并没有在企业中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使得相关人员普遍存在着重效益轻安全的思想。除此之外,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普遍为临时工,其比例可以达到50%-70%左右,普遍未曾经过施工安全方面的培训,再加之施工人员的文化素质不高,学习能力不强,往往只是依靠以往的施工经验进行施工,很容易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安全隐患,甚至造成安全事故。
1.4作业强度高并且作业环境差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追求工期,往往会对施工效率提出较高的要求,这无疑会增加施工作业的强度,给施工人员带来较大的工作负担,长时间的处于疲劳状态下进行施工作业,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另外,由于建筑施工多数都为室外作业,这使施工人员长时间处于日照、风吹、雨淋的环境下,其工作环境较差,同时也会影响建筑施工的安全性。
2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要点
2.1安全与生产并重
生产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必要方式,没有生产人类社会便不能生存,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会涉及到多方面的风险因素,如果不能有效控制这些风险因素,则必将会给生产活动造成不利影响,甚至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筑施工是人类主要生产项目之一,并且其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安全风险系数较高。为保障建筑施工的顺利开展,需要给予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以高度的重视。要做到安全与生产并重,将安全管理融入到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之中,既要追求建筑施工的质量和效率,也要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性,通过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来为建筑施工提供有力的保障。
2.2提升安全意识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过程中,要注重提升施工现场所有人员的安全意识,只有人们的安全意识提升,才会更加注重安全生产,才能使施工得到更加有效的安全保障。很多的安全事故都是由于管理人员或者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强造成的。部分管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不注重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各项安全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导致安全管理形同虚设。部分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只是凭借以往的经验进行施工,不注重安全防护与安全施工。除此之外,一些施工企业还存在重效益轻安全的意识,没有给予安全管理足够的重视。这些都是造成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为转变这一状况,需要注重提升安全意识,既要注重管理人员安全意识的提升,也要注重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提升。加强对施工现场所有人员的培训,帮助其提升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技能。同时还要注重对施工现场的监督与管理,确保各项管理措施得到有效的落。
2.3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
安全管理机制可以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提供依据和保障,同时也能对施工人员起到有效的约束作用,促使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并做好相关安全防护措施,进而提升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效果。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要从安全生产责任制入手,并制定与之相关的奖惩制度。同时,还要监理完善的安全培训制度,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帮助其掌握最先进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安全防护技术等。除此之外,施工单位还应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监督和检查制度,对建筑施工现场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督与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总之,只有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才能提升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责任心,才能提升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效果。
2.4做好各项预防措施
在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过程中,要始终秉持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就安全第一而言,是指始终要将安全管理放在第一却,在保障施工安全的基础上再追求其他方面的目标,安全是基础、使前提,要做到安全优先。就预防为主而言,需要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就有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提前制定出防范措施,尽量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管理人员要明确自身的工作重点并不是对已经发生的安全事故的处理,而是要加强预防,将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就综合治理而言,是指将安全教育、安全管理以及安全技术的应用相结合,综合各方面的作用,提升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质量与效果。
结束语
建筑施工具有较强的复杂性,涉及到的安全风险因素较多,为保障建筑施工的顺利开展,需要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要针对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采取更加有效的管理措施,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与管理效果,为建筑施工提供有力的保障,降低甚至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只要这样才能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郭勇. 针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要点分析[A]. 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软科学论坛——工程管理与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5:1.
[2]任怀强. 新形势下高层建筑施工现场质量与安全管理的要点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5):113.
[3]刘全,苏振民,朱素业.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监控信息协同系统构建[J].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6,33(05):11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