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是其中十分关键的内容,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针对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更新和完善,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情况,有效提出切实可行的提问策略,这样能够使阅读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充分的提升,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增强也有着极大帮助。基于此,本文有针对性地分析和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提问策略的应用情况,希望本文的简要分析能够为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问策略;应用情况
引言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效应用提问策略,可以通过学生提问的方式,使其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得到更显著的提升,进一步激发其自主探究精神,学会自主学习,这样能够使教学成效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更显著的提升。结合这样的情况,下文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提问策略的具体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设置问题情境,以小组讨论形式开展趣味性阅读教学
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为了使阅读的效果得到显著的提升,可以设置问题情境,结合课文的实际内容,找出切入点,让学生能够在问题情境氛围中充分的融入,这样可以使其学习兴趣得到充分的激发,进一步积极有效的融入到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中,并思考和分析问题,使阅读提问策略的有效性得到充分的体现。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以结合具体情况把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学优生与后进生搭配,由小组之间展开竞争,充分调动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有“疑”乐“问”,并且每周评出最佳质疑能手,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表扬和鼓励。为了在小组当上最佳质疑能手,或者对于别人的问题能够正确合理的解答,在这样的情况下,都会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的激发,进一步用探索和发现的视角去阅读,以此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主动进行探索,并体验到思考、质疑带来的兴趣,以此在潜移默化之中使其阅读能力得到充分的提升。
例如,在组织学生进行《北大荒的秋天》课堂阅读的实际教学环节,教师可以有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形式,针对秋天的场景进行播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秋天场景的描述,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脑海中就会有秋天的场景,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相关方面的问题:①北大荒的秋天有着怎样的特点?②和我们比较熟悉的春天有什么样的差异性?③课文从哪些方面对于北大荒景色的优美进行描写?④在文章第3段中为什么把“小河”比作“一条透明的蓝绸子”?教师引导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大家投入到思考的氛围内,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作品,让学生能够通过提问,寻找问题的答案,然后切实回答问题的形式进行有效阅读,在提问的情境中,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充分的激发,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有效的阅读文章的各项内容,由此使其阅读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新课程标准进一步要求,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主动性得到充分的体现。同时,引导学生通过提问的方式,这样能够使其注意力更加集中,更有学习兴趣,从而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使其对教材有更深刻的理解,提升独立思考能力,从而也使其具备合作交流的习惯,在更大程度上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二、提问时要明确提问目的,精心选择提问点
通常情况下,我们所称之为的提问点也就是提问的切入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课时为40分钟,所涉及的提问内容,提问方法和时间点要进行精心的选择,着重把握整体教学的目标和重难点等,精心设计和选择提问点,不能胡乱提问,要提升提问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例如,讲授《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的时候,在文章中有一句中心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而且在文章中出现了很多次。
对此,可以有效提问:“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文章中出现了几次,为什么要针对这句话进行着重强调?让学生有这样的疑问,并可以返回到文章中去,然后进一步体会到作者的思想主旨:雨来是一个热爱的小英雄。以这句话为中心点和核心内容,进行逐层推进,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全面深刻的理解“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与此同时,对于整篇文章的思路和中心思想都有更清晰明确的认识和掌握。
三、提问的时候要有鲜明的目的性,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激发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在提问的时候要确保其有明确的目的性,使学生能够因为提问使学习兴趣有效激发。在提问的时候要和课文的相关知识以及内容进行充分的联系,这样才能使提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全面提升。提问要有明确的动机意识,设计课堂提问以及引导学生进行提问的时候,要充分明确以下几点内容:为什么提问?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这样提出问题?在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这种提问的形式,可以使整个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确保思考的力度和张力得到全面的提升。因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也要充分做到,与课文关系不大的问题不提,无目的无价值的问题不提。
四、通过提问活动更有效地获取教学反馈信息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提问活动中,教师要通过学生的提问对其进行有效的解答,以此获取更有效的教学反馈信息,针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和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评价,同时也能够充分的体现出学生在知识认知和文章内容理解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原因,并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与此同时,在实际的提问环节,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互问互答的形式,进一步加强互动沟通的效果,使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得到充分的激发,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针对自身的不足进行及时有效的发现和调整,从而进一步改进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五、提高提问的技巧性和艺术性
首先,要通过间接提问的形式来代替直接提问。间接提问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把所提的问题通过旁敲侧击的形式进行提问,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绕道迂回,旁敲侧击,使问题更有兴趣,更含蓄生动,让学生有更强烈的思维活动热情,调动学生答问的积极性。如在讲授《清平乐·村居》时,“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无赖”这个词,如果直接提问的话兴趣全无,如果采取间接提问的方式,可以这样问:“小儿是‘无赖’,为何还能讨人喜欢呢?,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使问题更富有趣味性,使学生能够融入到互问互答的情境中。其次,可以通过逆向提问来代替顺序提问。可以反其道而行之,从相反的层面切入相对应的提问点,这样能够使学生从多个角度和逆向思维去思考问题,使其思维能力得到显著增强。第三,结合实际情况,有效做到因势利导,使提问更具有启发性和灵活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找到切入点,让学生结合某一个问题进行有效互动,不能生搬硬套,要着重关注疏导性的作用,进一步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探究,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能够使其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具备发散性思维,培养其创造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上面的分析和探讨,我们能够充分看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用提问策略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在提问策略的应用过程中,要着重把握其艺术性,技巧性,结合课堂实际情况,灵活有效的应用提问策略,找准切入点,提升层次性,把握相应的技巧,以此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丽梅,张立云,赵玲玲.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初探[J]. 科技创新导报. 2013(03)
[2]柳化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J]. 现代交际. 2018(08)
[3]肖雪霞.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 学周刊. 2012(07)
[4]张进,韩丽.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J]. 教育教学论坛. 2019(26)
[5]李玉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提问策略初探[J].大观周刊,20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