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我们教学生写字,不是个个都要成为书法家,但总要把字写好。这样做是有好处的。”他还说:“写好汉字是中国人的基本功。”的确,在《九年义务教育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对低段学生写字有着明确的要求:一年级写字要“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二年级写字要“继续练习用铅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继续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学会使用和保管写字用具。”由此可见,低段的写字要求侧重于把字写正确、端正、整洁。那如何把字写来符合要求,就需要我们教师去好好琢磨了。
在我执教的三十多年里,所教班级的学生均在区级、市级,乃至国际各项比赛中获奖无数,如果说窍门倒是没发现,但以下几点不容忽视:
一、教师自身要有书法方面的知识,才会有“师高弟子强”
在一次书法培训活动中,来上课的老师给我们分享了这样一件事:首都师范大学的首批书法专业毕业生,被全部留在了北京。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对学生写字学习非常的重视。而这写字的兴趣和能力则来源于教师。教师引导学生写字学习负有启蒙的作用。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则要有一桶水”。其实这桶水还要是流动的水。教师要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各项知识,也才能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要知道,刚进校门的一年级学生,就如同一张白纸,我们要在白纸上画画还是不难的,但反复的擦拭后,纸上便会留下各种痕迹,变得不再那么美观了。所以,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无能如何,都要学习一些书法方面的知识,如果教师本身写字就不规范,很容易误人子弟。
二、写字兴趣的培养是写好字的前提和基础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浓厚的兴趣,是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的前提和基础。”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则是学好书法的前提和基础。刚入学的孩子对故事特有兴趣,一个个书法故事是打动孩子们写字的敲门石。如:《羲之换鹅》《秘诀在十八口大缸里》《墨池》《笔塚》等书法故事,既能得到学生的喜爱,培养他们学习书法的兴趣,又能潜移默化教育学生向书法名家们学习,有他们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因为我们都知道练字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没毅力是不能坚持下去的。而低段孩子认字量有限,很多学生,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在低段的识字量,更是不能独立去阅读这些书法故事,怎么办呢?“绘本”将能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将一些有代表性的书法故事,请美术老师画成册,再让学生去阅读,他们的兴趣可高了。这样增加了学生的识字量,又直观地观察到了放大的笔画,让学生也想跃跃欲试,一举数得。
三、学好“零件”,学会“组装”,巧手“引路”
学生在书法故事的熏陶下,会有想写字的好奇心 。教师利用这个时机教会学生写好基本笔画,这就像汽车的零件一样,得一个一个的零件处理好,才能组装成车。书法则要把笔画写好,才能把汉字写好。这时,教师的示范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们通常会教孩子要把字写好,看起来不像火柴梗下笔时要頓笔,行笔要稳,还要注意收笔。有的学生并不知道什么叫頓笔,看过老师示范后有的孩子会懂,有的孩子仍然会不明白。毕竟刚进校的学生对书法或者写字不是那么专业,那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这部分学生后,可以用学生的小手指当笔,让他们的小手来感受这一抽象概念。具体做法是:握住学生右手的一根食指,在桌子上进行頓笔、行笔、收笔体验,感悟笔画的頓笔、行笔,收笔的具体书写做法,这也是我们平常说的“一波三折”。只有当我们熟练地掌握了写字中的“一波三折”这钟笔画,孩子们认真学起来也会更加认真,做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在练写“永字八法”时,让学生在书写时熟记八种笔画的写法要领:“横平竖直”、“撇捺不带钩”、“点不能过长”,“折有角弯有度”这些在语文书田字格里都有笔画示范的,学生将这一基础写好后,就等于造好了“零件”,然后教学生将这些笔画“组装”成字,你会发现学生的字变化很大。
四、诵读笔画儿歌,掌握写字要点
一二年级学习写字,孩子们的进步会很大。要写好汉字,八种基本笔画是基础,很多家长会直接给孩子买可以描红的练字本,在重复的练习后,孩子的字也会有所变化,但终究是不能举一反三。
很多教书法的老师会从“永字八法”( 侧、勒、弩、趯、策、掠、啄、磔)开始入手,我们不妨将古人的精华传承下来,融入现代的气息,用上朗朗上口的儿歌。
点在也被称着“侧”,有上下左右点,还有左上点、右上点、左下点、右下点,对于刚进校门的小学生在生字数空的时候可以教给他们,儿歌可以这样编:风吹雨滴左右点,雨滴轻细到重粗,行笔行程短且速,頓笔向上回锋出。(左点:小、农,右点:家、文,上下点:冬,相向点:前等)。
横是“永字八法”里的“勒”,它有横有平横、凹横、凸横、腰粗横、腰细横、左尖横、右尖横等,对于写铅笔字的孩子,我们只用教会他们长横和短横的方法即可,长横儿歌可以这样写:横画两端加拳头,起笔如点分藏露,顿后右转匀速走,扛肩頓笔回锋出。(大、上、下、土)左尖短横斜向上,状如鸟啄横着点。(三、王‘雪’)
竖分垂露竖和悬针竖,垂露竖是状如立骨两头粗,起笔如点分露藏,顿后下转匀速步,顿后向上回锋出;悬针竖是悬针头粗尾尖细,起笔如点分藏露,頓后下转匀速行,垂直轻快顺锋出。
每种笔画我们以儿歌的形式教给学生,或许刚开头的时候他们并不明白,假以时日这种潜移默化地学习会融入大脑。
四、趣味儿批改,促进写字
我们都知道“字无百日之功”,没有上百天的练习,字的改变不大,但要让学生坚持练下去,教师的批改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批改时,有许多老师都会圈出学生写的不对的地方,其实这很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我们一直在数落孩子这儿没写对,那儿又该怎么怎么写,刚开始涌起的那点趣味就给我评来没有了。几十年前,有的老师用红圈将学生写得好的毛笔字圈起来,这个方法很好,想想这样一个画面:学生站在老师面前,老师拿着学生的写字本,一边看,一边在写得好的字上面打着圈,一边评价到:“这字写得不错,横写直了的,竖写在中间....”等等,看到的都是学生的优点,淡化的都是不足的地方。这样的趣味儿批改,学生容易接受。如果在整篇字里确实找不出写得好的字,可以将学生的字改一下再打圈,然后告诉学生“这样写就对了。”保住了学生的兴趣,又指点了学生正确的书写,何乐而不为呢?
都说“教育有法,但无定法。”只有将多种策略结合起来使用, 学生的写字就能上一个新台阶,小学低段的孩子更是如此。
作者:魏俊
地址: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白马镇中心小学校
电话号码:1588487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