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娟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江苏盐城224000)
摘要:目的:讨论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应用顺铂、贝伐珠单克隆抗体联合疗法开展临床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接受诊治处理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58例作为研究样本,应用数字随机表对患者进行分组,即参照组与观察组。参照组予以单一顺铂疗法,观察组采取顺铂、贝伐珠单克隆抗体联合疗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诊治有效性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超过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贫血、恶心呕吐、粒细胞减少、血小板下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应用顺铂、贝伐珠单克隆抗体联合疗法开展临床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有助于削减化疗过程中毒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系数较高。
关键词:恶性胸腔积液;肺癌;顺铂;贝伐珠单克隆抗体;临床疗效
肺癌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因为人们生活模式的转变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大,肺癌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1-2]。恶性胸腔积液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晚期肺癌并发症[3]。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表征主要为呼吸困难、心功能不全等症状,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及生活质量具有严重的不良影响,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4]。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接受诊治处理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58例作为研究样本,着重讨论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应用顺铂、贝伐珠单克隆抗体联合疗法开展临床治疗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接受诊治处理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58例作为研究样本,应用数字随机表对患者进行分组,即参照组与观察组。参照组:病例总计29例,其中男性病例16例,女性病例13例,年龄52-83岁,中位数为(66.28±3.29)岁,疾病类型:腺癌17例,鳞癌12例;观察组:病例总计29例,其中男性病例17例,女性病例12例,年龄52-85岁,中位数为(42.27±3.28)岁,疾病类型:腺癌18例,鳞癌11例。入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及实验室指标检测确诊为肺癌,且存在严重的胸腔积液症状,不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心脑血管疾病、肝肾等脏器器官功能障碍、免疫系统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情形。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已签署知情同意确认书。
1.2方法
首先依据患者的B超检查结果明确穿刺部位,将引流管置入患者胸腔从而进行闭式引流。穿刺第一天,引流量应维持在500-1000ml,随后依据患者病情的进展情况及治疗情况,对引流量进行适当调整,可增加至1500ml/天,尽量彻底清除胸腔积水[5]。随后依据患者病情的发展情况予以抑酸、止吐及保肝。在此基础上参照组予以单一顺铂疗法,给药方式为胸腔注入,给药剂量为40mg/m2,注射完成后需对引流管实施关闭处理,提醒患者家属每隔15分钟帮助患者变换一次体位,确保药物可完全覆盖患者的胸膜。每两周用药一次。观察组采取顺铂、贝伐珠单克隆抗体联合疗法,顺铂的给药方式、给药剂量与参照组一致。贝伐珠单抗注射液0.2 g+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每两周用药一次。治疗期间,每两周对患者实施一次肝功能检查、血常规检查及B超检查,以便及时了解患者胸腔内的实际情况。
1.3观察指标
(1)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诊治有效性。治疗结果:完全缓解:胸腔积液彻底消退,且一月内积液未再次出现;部分缓解:胸腔积液的消退幅度大于50%,且一个月内积液无再次增长迹象;病情稳定:胸腔积液的消退幅度为25%-50%,且一个月内积液的再次增长幅度不超过积液总量的25%;病情进展:胸腔积液的消退幅度不超过25%,或一个月内积液的再次增长幅度超过50%。
(2)观察、对比两组毒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毒副反应的评价标准为国际通用NCI-CTC3.0版标准。
(3)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生活质量评分标准为生活质量量表SF-36,包含生活满意度、社会评价、健康得分、情感指数等项目。各项目的分值区间均为0-100,生活质量的良好度与分值呈正相关关系。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软件选用 SPSS 20.0,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数据的表现形式为±s;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数据的表现形式为率。P0.05认定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的临床诊治有效性对照
参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诊治有效性分别为65.52%、86.21%。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治有效性进行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参照组,观察组的临床诊治有效性明显提高(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恶性胸腔积液是一种发生率相对较高的肺癌晚期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表征主要为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等症状,而且随着胸腔积液的不断增多,患者的临床症状也会逐渐加重。若患者未获得及时、有效的诊治处理,极易引发呼吸系统异常等不良症状,严重情况下将导致患者死亡。顺铂疗法是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常用方法之一,该疗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患者胸腔积液的吸收进程,消灭胸腔内膜及胸腔积液中的肿瘤细胞[6-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属于促血管形成因子,对内皮细胞的分裂进程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能够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加速细胞的增殖进程,从而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加快肿瘤细胞的增殖及转移。贝伐珠单克隆抗体是一种重组人类单克隆IgG1抗体,而IgG1抗体能够与VEGF发生结合反应,从而降低VEGF的生物活性,阻断内皮细胞的增殖进程以及新生血管的生成,进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转移的治疗目的。本次研究发现,参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诊治有效性分别为65.52%、86.21%,相较于参照组,观察组的临床诊治有效性明显提高;两组患者的生活满意度、健康得分、社会评价、情感指数等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与参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生活满意度、健康得分、社会评价、情感指数等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呈现明显的提升趋势,但两组患者的贫血、恶心呕吐、粒细胞减少、血小板下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无明显差异。这一结果再次表明,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应用顺铂、贝伐珠单克隆抗体联合疗法开展临床治疗,相较于单一顺铂疗法,诊治效果更加理想,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预后,而且不会加大严重毒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较高,提示顺铂、贝伐珠单克隆抗体联合疗法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安全、有效、可靠,具备理想的临床应用价值。相关研究指出[8],应用顺铂、贝伐珠单克隆抗体联合疗法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时,患者的临床治愈率为86.30%,应用顺铂进行治疗时,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治愈率为63.29%,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应用顺铂、贝伐珠单克隆抗体联合疗法开展临床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有助于削减化疗过程中毒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系数较高。
参考文献
[1]苗静,秦叔逵.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研究进展[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9,24(9):850-855.
[2]张勇,周勇锋,罗璐.自拟益气温阳利水方治疗肺腺癌晚期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33):3693-3696,3728.
[3]张娜,何文娴,杨雪梅, 等.贝伐单抗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肺腺癌恶性胸腔积液[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9,40(4):117-120.
[4]张厚云,张玖文,陈书凯, 等.洛铂胸腔恒温循环热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19,59(10):87-89.
[5]李勇.内皮抑素联合甘露聚糖肽胸腔灌注化疗对恶性胸腔积液中恶性分子表达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9,36(3):561-563.
[6]苗传龙,庞利民,王治宇, 等.胸腔镜下胸膜黏连松解术与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对比[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6):32-33.
[7]张会珍,吴凤英,李爱武.贝伐珠单抗胸腔内注射治疗肺癌相关恶性胸腔积液回顾性疗效分析[J].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2019,5(2):11-14.
[8]高先凤,贾勇圣.洛铂联合白细胞介素2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8,25(12):1506-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