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名焱
(贵州省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556000)
【摘要】目的 研究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联合青光眼引流阀(AGV)植入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效果。 方法 将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治疗的99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进行研究,由于药物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9例实施康柏西普药物,研究组50例实施雷珠单抗,观察两组患者眼压、视力与手术成功率。 结果 治疗前两组眼压、视力差异无意义,研究组手术成功率100.00%与对照组97.96%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眼压、视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 对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可实施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治疗,可改善手术眼压与视力,手术成功率较高,值得应用。
【关键词】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康柏西普;青光眼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源于虹膜与前房角新生血管收缩牵拉,会使得房角进行性关闭,引起眼压升高,会出现不可逆性视功能下降,治疗较为困难[1]。主要是由于眼外、眼部异常因素所致的青光眼,早日诊治能够改善患者眼压,并保持良好的视力,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治疗主要对原发疾病、高眼压控制,并减少NV生成,随着近年来眼科技术不断发展,证实了一直视网膜缺氧时产生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能够阻止虹膜形成[2]。本文通过将玻璃体腔注射不同药物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99例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治疗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由于药物不同分为两组。纳入标准:①经过多项检查确诊;②术前检查前房角全部粘连关闭;③知情本文研究且愿意参加。排除标准:①近1年进行眼部手术;②眼部出现局部感染史;③存在治疗禁忌症者。其中对照组:男35例,女14例,年龄为22-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54±4.54)岁。研究组:男37例,女13例,年龄为22-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22±4.45)岁。上述患者基本资料之间,无差异,P>0.05,可进行研究。
1.2 方法
术前处理:对照组49例实施康柏西普,研究组实施雷珠单抗,均取仰卧位,常规碘伏消毒铺巾,使用盐酸奥布卡因表面麻醉3次·10min-1,生理盐水清洁结膜囊,距离角膜缘3.5mm处睫状体平坦部垂直进针,玻璃体腔注射0.5mg雷珠单抗或康柏西普,压迫30s,选择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眼。
AGV植入术:待虹膜NV消退后进行手术,对照组患者需要使用降眼压药物,必要时进行前房穿刺,眼压平稳后进行AGV植入术;使用0.75%布比卡因与2%利多卡因1:1混合液进行睫状神经阻滞麻醉,暴露巩膜。放入引流盘处放置浸有0.4g·L-1丝裂霉素C棉片3-5min后,使用300ml平衡盐溶液彻底冲洗。结扎AGV引流管,使用6-0丝线将引流盘缝在巩膜面上,距角膜缘8-10mm,修剪引流管,冲洗引流管确保通畅,做1/2巩膜厚度以角膜缘为基底巩膜瓣。使用23G针头虹膜瓣下在角膜缘后1.5mm穿刺,刺入前房,将引流管从穿刺口擦浑然,与虹膜平行,10-0线缝合虹膜瓣,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眼。
1.3 观察指标
术前、术后6个月对患者眼压与视力进行检查。
记录患者手术成功情况,其中成功:眼压6-21mmHg,眼压下降≥30%,失败:使用药物也无法控制眼压,需要进一步治疗[3]。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本文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眼压及视力
治疗前两组眼压、视力差异无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眼压、视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 讨论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发生率已经逐年出现上升,但关于该疾病的发生,认为主要是由于缺氧、炎症、白细胞介导等,诸多研究认为血管内皮生长因素是形成的关键,因此治疗重点在于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目前手术治疗方式较多,积极治疗原发病,优化视网膜血供,能够减低眼压,缓解患者眼部不适,改善其视力[4]。
本文通过将不同血管内皮生长因素药物纳入研究,配合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眼压、视力差异无意义,研究组手术成功率100.00%与对照组97.96%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眼压、视力优于对照组,P<0.05。能够看出研究组整体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但两种药物均取得良好的疗效,但其中雷珠单抗属于二代人源化的抗VEGF重组鼠单克隆抗体片段,视网膜穿透性较好,能够与活化形式的VEGF相同的亚型结合,有效抑制VEGF与受体之间的互相作用,降低了血管渗透性,玻璃体内的生物利用度较高[5]。AGV在前期仅有虹膜与房角产生NV,滤过功能眼压正常,部分患者经过局部药物治疗能够控制眼压。因此联合治疗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且手术成功率较高。
综上所述,对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可实施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治疗,可改善患者眼压与视力,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周林,周岚.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临床观察[J].海南医学,2016,27(4):591-593.
[2]刘喆.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对青光眼患者术后新生血管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8,27(6):51-53.
[3]李鹏,陈海艳,海鸥等.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联合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治疗NVG[J].国际眼科杂志,2019,19(7):1218-1221.
[4]刘修铎,徐惠娣,孙钰等.超全视网膜光凝联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J].国际眼科杂志,2017,17(1):140-142.
[5]吴秋菊,刘国华,尚荣辉等.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对NVG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及眼压控制的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6):778-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