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效果对比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月4期   作者:李茂云 朱学云 卢廷勇
[导读] 分析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效果。
李茂云 朱学云 卢廷勇
(景洪市人民医院;云南景洪666100)
 【摘要】目的:分析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在2018年4月~2019年6月期间就我院的5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了观察,分别对患者进行CT和核磁共振检查,对比两种方式的检出率和分期情况。结果:核磁共振下的检出率为100.00%(50例),较之CT检出率数据差异显著(P<0.05);核磁共振下检出I期患者11例,II期患者24例,III期及以上患者15例,占比分别为22.00%、48.00%、30.00%,数据较之CT检查差异显著(P<0.05)。结论:核磁共振用于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检查诊断准确率较高,且能够进行比较准确的临床分期,观察患者病变严重程度,值得使用。
【关键词】CT;核磁共振;股骨头坏死;检出率;临床分期
股骨头坏死在中老年群体中比较常见,该疾病可由多种因素导致,以股骨头组织供血不足引起的组织坏死为主要的病理表现[1]。股骨头坏死可引起疼痛、活动障碍等症状,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比较严重。由于在疾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因而诊出时往往以及发展到了中晚期[2]。为进一步提高股骨头坏死的诊出率,文章对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在2018年4月~2019年6月期间就我院的5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了观察,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在2018年4月~2019年6月期间就我院的5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了观察,分别对患者进行CT和核磁共振检查。所选取患者中女性和男性患者分别有21例、29例,患者年龄段在56~84岁之间,年龄均数是(65.8±1.5)岁,患者病程在1.2~3年之间,平均病程(1.7±0.4)年。所有患者均签署了关于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可以进行。
1.2 方法
CT检查使用16排螺旋CT扫描仪,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双臂向上举高,对双侧股骨头进行扫描,管电压设置为120KV,管电流为4DmA,检查过程中瞬时进行调节,层厚3mm,层间距3mm。核磁共振检查使用3.0T超导磁共振,患者取仰卧位,设置TI加权成像、T2脂肪抑制成像,针对病情比较复杂的患者,实施冠状面强化扫描。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种方式对下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统计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分期结果,判定标准如下:CT检查提示明显骨质疏松,股骨未见变形,核磁共振无异常为I期;CT检查古城哪哈骨小梁位置骨质硬化或变粗,组织星芒征,核磁共振可见新月征为II期;CT检查见骨质皮质断裂、骨头塌陷,有新月征,核磁共振可见明显变形为III期;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提示股骨头关节间隙变小,髋臼边缘骨质增生且硬化,骨小梁发生改变为IV期。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将PSS21.0作为统计学工具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采用X2和t值检验,P<0.05表示研究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分析
核磁共振下的检出率为100.00%(50例),较之CT检出率数据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股骨头坏死一般经手术治疗效果比较彻底,临床中一部分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可以达到治愈效果。而要提高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就必须依靠影像学检查结果提供准确的病灶数目、位置和范围等数据[3]。
CT检查是常用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方式,具有分辨率高、成像质量好等优势。能够对股骨头的多个层面进行检查扫描,操作简单方便,不受组织结构的影响,但CT检查对于比较细微的病变敏感度较低,尤其是在股骨头发病早期[4]。核磁共振则是利用电磁波对股骨头实施扫描判断,检查过程中不存在辐射问题,对患者影响较小。其次,核磁共振可以达到任意断面成像,以便于对病变程度进行判断。核磁共振获取的图像也比较丰富,可以诊出早期比较细微的病变[5]。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核磁共振下的检出率为100.00%(50例),较之CT检出率数据差异显著(P<0.05),同时,核磁共同对I期病变的诊出率也比较高。也就是说,核磁共振对股骨头坏死的整体检出率和早期检出率比较高,能够帮助患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提高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而CT虽然操作简单,但早期诊出率较低,而且存在辐射伤害,检查过程中需要进行碘造影,可能引起不良反应[6]。
    综上所述:核磁共振用于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检查诊断准确率较高,且能够进行比较准确的临床分期,观察患者病变严重程度,值得使用。
参考文献:
[1]汪生颜.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疗效观察[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7):135-136.
[2]张宇辉,常宇.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效果对比观察[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5):188-189.
[3]戴勇.股骨头坏死患者诊断中CT与核磁共振诊断的 临床应用观察[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24):216-217.  
[4]白雪松.对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采用CT与核磁共振诊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3):51-52.
[5]张建伟,梁艳艳.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对比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16,(10):27-28.
[6]焦健.CT与核磁共振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诊断学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22):95-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